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对7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采取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74例患者中72例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97.3%。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配合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经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20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0例,18例抢救成功,2例由于伤势太重,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抢救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时,要做到一急、二救的原则,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及时抢救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丽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721-3722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0例,治愈率93.7%。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予以及时抢救、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规范抢救药品和用品并做到定位,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单位接受治疗的3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参照组1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15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对比30例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既往临床抢救时间长、成功率低等局限性,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5.
周涛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65-1466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情况。结果 89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以腹腔脏器损伤出血为共同特点,临床治愈86例,死亡3例。结论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临床较为常见,在抢救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争取及早止血、抗休克,快速扩充血容量,边抢救边做术前准备,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最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王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7):3591-3592
目的总结创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进一步提高急救护理水平。方法分析60例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观察急救护理效果。结果 60例患者通过紧急救治及后期治疗护理,58例获救,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达96.7%。结论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医师及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实施有效、及时的急救和护理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急救护理.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43例.对其43例早期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采用的分析方法.结果:通过早期护理,使43例早期休克患者康复的评价指标.结论:护士早期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患者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成群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1):2735-2736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39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积极的急救与全面护理。结果39例患者抢救成功34例,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重度失血性休克,3例死于多发伤所致多系统器官衰竭。抢救成功率为87.18%,病死率为12.82%。结论早期给予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迅速止血,快速、及时、足量地扩容,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合理地用药,严密观察病情及有预见性地针对并发症进行重点观察,并积极采取护理应对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何薇 《吉林医学》2014,(1):187-188
目的:研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疗效。方法:选取72例因为创伤而引发休克的患者,按照患者护理方式差异将患者分成分析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救护效果。结果:分析组患者救护效果以及病情改善情况都明显尤于对照组,患者死亡情况也比对照组患者少。并且分析组患者救护质量、患者投诉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给予精心、有效、及时的护理工作,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进行治疗或手术中出现失血性休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的护理方法包括五个方面:人院初期护理教育、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一般护理工作、心理护理和出院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经针对治疗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56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生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6例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抢救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时间,促进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急诊护理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急诊护理组患者实施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诊护理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很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抢救效果,通过加强患者的急诊护理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护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时的护理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中61例复苏成功;7例死亡,均为休克分级Ⅲ~Ⅳ级的中重度患者,其中2例多脏器严重损伤患者入院短时间内死亡,1例死于脑疝,1例术中死亡,3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准确评估休克程度,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及时给予液体复苏,尽快止血并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是成功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在临床急诊上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出该病的救治措施。方法:选取7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为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结果:对全部7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后,有61例患者抢救成功,所占比例为87.14%;有9例患者抢救失败,所占比例为12.86%。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属于一种病情严重且变化复杂的疾病,对该病症实施治疗时,积极止血和纠正休克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32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之间紧密配合采取有效、准确、迅速的急救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30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休克及时防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提高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抢救成功率.方法 分析32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之间紧密配合采取有效、准确、迅速的急救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30例患者治愈,2例死亡.结论 早期发现休克及时防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救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37例,采用专业、规范的措施进行急救,包括正确判断和评估伤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止痛、快速补充血容量、动态观察病情以及边急救边准备手术等。结果37例患者成功救治36例,1例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死亡。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采取专业规范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病死率,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及并发症预防措施.方法 于2014年5月—2015年6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急救护理+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有效时间为(44.72±18.3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63±21.47)min(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P<0.05).结论 给予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刘利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29-2130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将10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并发症预防护理,比较2组救治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休克好转39例,好转率78.0%;对照组好转30例,好转率60.0%,研究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并强化并发症预防干预,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8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急诊规范化护理和并发症预防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抢救时间、并发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组并发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规范化护理措施和并发症预防措施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