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777-3778
目的探讨孕酮、β-HCG、CA125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单胎孕妇124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观察1组52例(先兆流产经治疗后继续妊娠)、观察2组17例(难免流产)和对照组55例(正常妊娠孕妇),采取化学放光法测量孕酮、β-HCG、CA125水平,观察三项指标对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2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观察1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CA125水平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观察1组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保胎后的结局为金标准,难免流产17例,继续妊娠52例,3个指标联合检测的各项诊断指标均较各指标单独检测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孕妇CA125水平明显升高,孕酮、β-HCG水平明显下降,而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准确性更高,值得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34-3736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8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先兆流产组86例和流产组42例,另选同期于我院行孕检的健康孕妇8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孕酮及β-HCG含量,分析血清孕酮及β-HCG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先兆流产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孕酮值及β-HCG含量显著高于流产组(P0.05),对照组血清孕酮值及β-HCG含量高于先兆流产组(P0.05);当血清孕酮含量≥12.2ng/ml,β-HCG≥5000m IU/ml时,患者继续妊娠的可能性更大,保胎成功率更高(P0.05);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灵敏度明显高于孕酮、β-HCG单独检测(P0.05),血清孕酮、β-HCG单独及联合检测方式的特异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对早期先兆流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及时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孕酮、β亚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对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7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经保胎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成功组82例和治疗失败组88例,对比两组停经12周时的血清孕酮、β-HCG水平。分析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β-HCG阳性率以及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于停经第12周时,治疗成功组的血清孕酮和β-HCG均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孕酮和β-HCG阳性是早期先兆流产保胎结局的保护因素。保胎治疗成功组的血清孕酮、β-HCG阳性率均高于治疗失败组(P0.05)。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在对妊娠结局预测中,其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33%、82.63%、88.24%,假阳性预测值和假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27%、17.37%。结论血清孕酮和β-HCG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保胎结局的重要指标,且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率均较高,进而对预测保胎治疗结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异常妊娠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妊娠失败组(45例)和继续妊娠组(75例)。选取该院健康体检孕妇60例为对照组。采用Beckma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FU、β-HCG和孕酮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失败组血清AFU、β-HCG和孕酮水平低于继续妊娠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诊断先兆流产的灵敏度(76.1%)、特异度(80.1%)和准确性(72.2%)均优于AFU和孕酮。联合检测血清AFU、β-HCG和孕酮的灵敏度(87.5%)、特异度(87.3%)和准确性(96.8%)均优于单一指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β-HCG和孕酮更有助于先兆流产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怀孕早期孕妇的血清孕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早期先兆流产中具有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方法 选取孕龄6-9周的孕早期孕妇221例,根据妊娠的结果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92例、最终流产组61例和健康对照组68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对血清中的孕酮P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孕6~9周继续妊娠组各孕周P及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最终流产组各孕周P及β-HCG水平均显著低于继续妊娠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酮水平变化同β-HC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孕6~9周时血清P和β-HCG水平检测是孕妇早期先兆流产判定的有效手段,两者联合应用对先兆流产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7):1627-1628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异位妊娠行保守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我院收治的60例正常妊娠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的β-HCG与孕酮水平进行测定及比较,对保守治疗前后β-HCG与孕酮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β-HCG与孕酮水平下降到正常值所需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β-HCG与孕酮水平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保守治疗成功与失败的孕酮水平下降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者β-HCG水平下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保守治疗成功的患者孕酮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短于β-HCG水平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两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孕酮和β-HCG水平的变化情况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疗效观察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于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66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继续妊娠组35例,难免流产组31例,同时选取同期5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β-HCG、P、CA125,分别比较三组上述指标水平。结果难免流产组血清β-HCG、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继续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的灵敏度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CG、P、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难免流产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预测先兆流产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血清β-HCG以及孕酮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共收治的3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于本院体检的34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β-HCG和孕酮联合检查,比较两组的血清β-HCG和孕酮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β-HCG(968.83±295.51)mIU/mL及孕酮的检测水平(4.91±2.12)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指标(1295.64±215.35)mIU/mL和(15.72±5.39)ng/mL(P<0.05)。结论血清β-HCG以及孕酮检测对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绒毛膜下血肿(SCH)联合血清孕酮、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预测早孕期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因先兆流产来我院检查的324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及血清孕酮、β-HCG检测,随访至孕14周,观察其妊娠结局,其中治疗后继续妊娠者为先兆流产组(n=254),发展为难免流产者为流产组(P < 070)。比较组间的孕酮、β-HCG水平以及SCH阳性率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酮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流产组患者SCH阳性率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孕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5~0.94),当cut-off值为18.5时,其预测流产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74.3%。血清β-HC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4~0.94),当cut-off值为6926时,其预测流产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8.6%和92.9%。血清孕酮、β-HCG及SCH阳性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8%、98.3%、97.1%和80.8%。结论超声SCH和血清孕酮、β-HCG水平对预测先兆流产患者早期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出现早期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和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每组各35例;另外选择35例健康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孕妇血清AFP及β-HCG水平,并对各组血清AFP及β-HC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的血清AFP、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和健康对照组〔AFP(μg/L):3.11±0.52比8.98±1.34、9.05±1.61,β-HCG(U/L):4 531.86±917.05比14230.82±4 188.88、15 240.89±4 202.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的血清AFP、β-HC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中血清AFP值≥4.79 μg/L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妊娠失败组〔85.71%(30/35)比40.00%(14/35)〕,血清β-HCG值≥5 000 U/L的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妊娠失败组〔97.14%(34/35)比48.57%(1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AFP和β-HCG水平检测可有效预测孕妇早期先兆流产结局,有助于诊断早期先兆流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期妊娠疑似先兆流产孕妇1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β-HCG、P、E2水平检测,并以超声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先兆流产和非先兆流产者β-HCG、P、E2水平。结果 本研究110例研究对象中,经B超检查诊断出先兆流产61例、非先兆流产49例。先兆流产者β-HCG、P、E2水平低于非先兆流产者(P<0.05)。结论 β-HCG、P、E2水平检测应用于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患者中,有利于先兆流产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的动态监测对早孕不良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于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12例早孕不良结局患者,根据不良结局类型分为先兆流产组(78例)、稽留流产组(65例)、异位妊娠组(69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初次就诊的血清β-HCG、孕酮水平,并于48h后复查,比较分析各组血清β-HCG水平与倍增时间,以及孕酮水平与分布情况。结果初次及48h后血清β-HCG水平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其中先兆流产组与稽留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倍增时间比较,从低到高依次为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其中异位妊娠组与先兆流产组和稽留流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水平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先兆流产组、稽留流产组、异位妊娠组,其中异位妊娠组初次孕酮水平与先兆流产组和稽留流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9.23%的先兆流产组患者初次孕酮水平高于79.25nmol/L,无一例低于15.85nmol/L者,而稽留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初次孕酮水平低于15.85nmol/L者分别占32.31%、44.93%。结论动态监测血清β-HCG与孕酮水平在预测和诊断早孕先兆流产、稽留流产及异位妊娠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β-HCG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7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与β-HCG进行检测,并与追踪到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联合检测β-HCG值及P值预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的敏感性(82.81%)高于孕酮单独检测(56.25%),二者水平都升高(P≥30 nmol/L且β-HCG≥50 mIU/ml)则妊娠继续,二者水平有任何1个偏低则继续妊娠的可能性小,联合检测优于孕酮单独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可以更好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罗密娥  毛小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16):2408-2411+2415
目的 探讨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联合检测对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有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孕妇142例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35例纳入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PAgT及血清FIB、D-D、孕酮、β-HCG水平。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和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将观察组孕早期自然流产者纳入发生组,否则纳入未发生组,比较两亚组上述指标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价PAgT、血清FIB、D-D、孕酮、β-HCG水平单独与联合检测对有自然流产危险因素的孕妇发生孕早期自然流产的预测效能。结果 观察组PAgT、血清FIB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孕酮和β-HC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为32.39%(46/142),高于对照组的2.22%(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PAgT、血清FIB和D-D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血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血清金属蛋白酶-12(ADAM-1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检测在早孕期孕妇先兆流产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早孕期先兆流产患者123例为先兆流产组,正常妊娠者123例为正常妊娠组。先兆流产组患者均给予保胎治疗,依据治疗结果分为妊娠失败组(57例)和继续妊娠组(66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ADAM12、HMGB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PSV)、血清ADAM12、HMGB1水平对先兆流产预后的判断价值;Kappa检验分析TVCDS单独及联合血清ADAM12、HMGB1预测先兆流产预后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正常妊娠组雌二醇、孕酮、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显著高于先兆流产组,且继续妊娠组雌二醇、孕酮、β-hCG水平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RI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组,且继续妊娠组RI显著低于妊娠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PSV显著高于先兆...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21-4123
目的探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血清孕激素监测对早孕先兆流产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有先兆流产症状的早孕患者87例为观察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观察A组(先兆流产妊娠持续,61例)和观察B组(先兆流产妊娠失败,26例),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4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及孕酮(Pro)水平。结果观察A组及观察B组卵黄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孕囊及卵黄囊大小形态异常、孕囊周边不规则暗区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及观察B组β-HCG、Pro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血清孕激素监测β-HCG、Pro水平的结果可对先兆流产妊娠的去留进行判断,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卵黄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有无,孕囊及卵黄囊大小形态是否异常,孕囊周边是否出现不规则暗区的情况相结合,可进一步判断是否有保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监测血生殖激素值观察早期先兆流产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媚 《临床医学》2008,28(2):82-83
目的 探讨血生殖激素水平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酶免疫测定法对52例早期先兆流产,50例正常早孕妇女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值进行测定.结果 先兆流产妊娠持续组β-HCG、P、E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血β-HCG、P、E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妊娠持续组(P<0.01).分别取β-HCG 180 IU/L,P 30 nmoL/L,E2 20.5 nmoL/L作为阈值,低于该阈值的β-HCG、P、E2预测先兆流产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80%、80%、100%,特异性为78%、74%、83%,总符合率为79%、77%、91%.结论 单次检测血β-HCG、P、E2对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妊娠结果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糖类抗原125及孕酮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6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组,其中保胎成功50例,难免流产36例;另选择同期产检正常孕产妇46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糖类抗原125及孕酮水平,分析各指标与先兆流产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糖类抗原125水平高于对照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保胎成功组糖类抗原125水平低于难免流产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水平高于难免流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与早期先兆流产不良结局呈明显负相关,糖类抗原125与早期先兆流产不良结局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糖类抗原125及孕酮水平与先兆流产结局均具有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先兆流产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孕酮及血HCG检测对预测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妊娠孕妇27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血清孕酮及血HCG检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妊娠结局良好组(良好组)60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不良组(不良组)60例、早期妊娠正常组150例(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血清孕酮及HCG水平,观察不良组以孕酮、HCG单独和联合预测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良好组和不良组血清孕酮及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血清孕酮及HCG水平明显低于不良组(P0.05)。不良组以孕酮+HCG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敏感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单独孕酮、HCG检测准确性、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明显高于孕酮单独检测(P0.05),高于单独HCG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妊娠结局孕妇的血清孕酮及血HCG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妊娠早期检测血清孕酮及血HCG水平对妊娠结局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凤 《临床医学》2011,31(8):93-94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孕酮联合检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79例正常宫内妊娠者和61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结果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宫内妊娠组(P〈0.01)。结论血清β-HCG和孕酮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