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对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的临床作用。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88例子宫受损致不孕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情况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且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动脉搏动指数以及S/D比值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试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88.64%),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仪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受损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是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损伤致不孕的一个良好选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益母草胶囊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在人工流产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需行人工流产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于门诊手术室行人工流产术,术后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实验组予以屈螺酮炔雌醇片+益母草胶囊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术后疗效指标(术后出血量、阴道出血维持及月经复潮时间、术后3周子宫内膜厚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阴道出血维持及月经复潮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3周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厚(均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8%(2/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P0.05);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4.63%(6/41),与对照组9.76%(4/41)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屈螺酮炔雌醇片、益母草胶囊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维持及月经复潮时间,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周郑郑 《妇幼护理》2024,4(2):274-276
目的 探究仿生物理电刺激治疗价值,并研究该措施在人工终止妊娠术后子宫内膜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百色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人工终止妊娠术后子宫内膜修复患者150例(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依据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仿生物理电刺激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子宫螺旋动脉指数(PI)、临床指标状况、血流阻力指数(RI)、子子宫内膜厚度、宫内残留率.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指标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得到有效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宋轶钦 《临床医学》2018,(5):110-112
目的分析复方玄驹胶囊与黄体酮胶囊治疗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失调的效果。方法选取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失调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服复方玄驹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月经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玄驹胶囊与黄体酮胶囊治疗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失调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促使其月经有效恢复至健康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刮匙刮除术与宫腔镜下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有检查指征的不孕不育患者473例行宫腔镜检查,镜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7例,用随机表法分为两组,A组31例行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B组36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随访1年妊娠例数和复发例数。结果不孕不育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为14.16%,原发不孕中发生率20.18%,继发不孕中发生率12.07%,反复流产中发生率13.89%,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发生率比较(P<0.05)。治疗前后比较:A组月经量治疗后半年内明显减少(P<0.05)、一年时无明显减少(P>0.05),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3个月明显减少(P<0.05)、半年后无明显减少(P>0.05),子宫内膜“三线征”例数3个月显著增加(P<0.05)、半年后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减少、子宫内膜“三线征”例数增加治疗后1年异差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比较: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后一年内均B组优于A组(P<0.05),子宫内膜“三线征”例数治疗后3个月A组优于B组(P<0.05),半年和一年B组优于A组(P<0.05)。妊娠例数半年内A组多于B组(P<0.05),一年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例数半年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时B组复发少于A组(P<0.05)。结论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组疗效主要见于治疗后半年内,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组在术后一年仍保持良好疗效。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治疗后1a的妊娠率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521-2522
研究分析无痛人工流产在疤痕子宫早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疤痕子宫早孕孕妇104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痛组与常规组各52例,无痛组采用无痛人工流产,常规组采用常规人工流产,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出宫颈次数,用X2检验对比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对比发现,无痛组孕妇的手术时间为(6.4±1.1)h,术中出血量为(8.6±4.4)ml,进出宫颈次数为(1.2±0.5)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人工流产在疤痕子宫早孕患者的治疗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预防高危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普通人工流产术后患者为普通人流对照组(A组),90例高危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高危人流对照组(B组)、西药对照组(C组)和中西药治疗组(D组),每组30例。4组均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C组术后给予补佳乐联合黄体酮人工周期药物治疗,D组在西药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4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月经复潮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4组术后第3个月的宫腔粘连情况。结果:C、D两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和B组,D组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少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月经来潮前B超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D组(P<0.05);A组、C组和D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B组,D组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显著缩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恢复月经周期,修复子宫创面,减少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近期盆底肌电生理特点及远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连续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前瞻性地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在术后1个月应用PHENIX U2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盆底肌电生理检测,术后1年评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状况。结果 60.6%~94.4%的患者术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存在异常。30例(43.5%)患者至少出现1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多见(33. 3%)。术后肌力异常者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肌力正常者。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早期存在明显的盆底肌电生理异常,术后远期有较高的PFD风险,术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筛选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联合雌激素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予以抗生素及益母草分散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透明质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炎评分变化及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子宫粘连、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联合雌激素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子宫内膜炎、子宫粘连及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发生率,改善子宫内膜炎症状。  相似文献   

10.
李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5):2315-231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疾病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较低(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电切术疗效更佳,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VEGF水平和PBAC评分,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7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彩荷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292-4293
目的:探讨异丙酚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患者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50例瘢痕子宫早孕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异丙酚配伍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术(实验组,75例)与单纯应用异丙酚人工流产术(对照组,75例),分析米索前列醇对瘢痕子宫患者无痛人流术的作用.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宫颈松弛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无痛人工流产,能充分改善宫颈松弛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付郁 《临床医学》2016,(10):108-110
目的观察单纯雌激素与避孕药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经期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68例人工流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行补佳乐(单纯雌激素)干预,观察组行复方口服避孕药优思明(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干预,观察两组阴道出血情况、平均阴道出血天数、首次月经转归时间、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尿妊娠试验转阴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阴道出血天数[(5.3±1.2)d]、首次月经转归时间[(27.1±1.3)d]短于对照组[(7.3±1.3)、(31.7±2.6)d],子宫内膜平均厚度[(6.2±1.3)mm]高于对照组[(4.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94%)与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20.59%、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避孕药优思明中雌激素联合孕激素能缩短阴道出血及首次月经转归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雌激素且能减少术后总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院64例人工流产手术术后月经过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试验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人工周期用药治疗方案,对照组运用戊酸雌二醇片+醋酸甲羟孕酮片人工周期用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加,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人工周期用药治疗方案对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联合戈舍瑞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戈舍瑞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90.7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FSH、E2、LH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LH、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血清BG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联合戈舍瑞林可有效改善腹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助于修复子宫内膜,恢复正常月经周期,避免骨质疏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干预配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全子宫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就诊并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8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干预配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期间,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肌力分级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基于行为研究法的快速康复干预配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可加快全子宫切除患者康复进程,促进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经球囊扩张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轻中度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人工流产手术后并发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宫腔粘连程度、子宫内膜血流指标[包括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0.65±0.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VI、FI、VFI分别为(6.12±0.28)mm、3.83±0.36、27.19±1.08、2.88±0.1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13±0.25)mm、2.92±0.35、21.38±1.05、1.72±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相比,经球囊扩张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轻中度宫腔粘连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减轻宫腔粘连程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液循环,利于子宫内膜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危人工流产后口服雌孕激素的疗效。方法将400例高危人工流产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0例,常规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处理;实验组20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戊酸雌二醇3 mg,1次/d,连服21 d,后半周期加服安宫黄体酮10 mg,1次/d,共10 d,序贯治疗3个周期;比较治疗3个月后月经量情况,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月经量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宫腔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高危妊娠术后口服雌孕激素可促进月经恢复及子宫内膜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度宫腔粘连并拟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的患者60例,其中术后宫内置入宫内节育器(IUD)18例(A组),人工周期治疗18例(B组),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24例(C组)。术后3个月检查宫腔形态和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比较三组术后子宫再粘连发生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A、B、C三组术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8.9%、27.8%、8.3%,C组宫腔再粘连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B组(4.2±0.7 mm)与A组(4.1±1.0 m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置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可有效防治宫腔再粘连形成,修复子宫内膜,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片对多次人工流产(≥2次)患者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6例多次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两组均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片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宫腔粘连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腔粘连总发生率10.34%低于对照组的25.86%(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片治疗多次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及月经复潮,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2016年12月义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息肉切除,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B组加服屈螺酮炔雌醇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用药不良反应、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及治疗前后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B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A组(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2.33%)低于A组(1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给予屈螺酮炔雌醇辅助治疗可有效促进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恢复,降低术后复发率,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