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源  王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2):2732-2733,2736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在苏南和苏北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对4726份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苏北地区女性HPV感染率高于苏南地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北地区感染的高峰年龄为21~25、>30~35、>60~65岁;苏南地区感染的高峰年龄为40岁以上,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呈上升趋势。苏北地区感染HPV的患者高病毒载量比例明显高于苏南地区,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这部分差异主要集中在大于30~35岁的HPV感染人群中。结论高危型HPV在苏南与苏北的感染情况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包括感染率、感染的集中年龄阶段,病毒载量的情况等等,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重点关注感染高发年龄阶段人群,关注高HPV病毒载量的患者,加强高病毒载量患者的细胞学检查,根据不同地区的感染特点进行有侧重的HPV防治工作将会在宫颈癌的预防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1999年10月~2000年6月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并与30例未进行康复指导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两组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临床确诊。康复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0岁以下5例,51岁~60岁10例,60岁以上15例;其中脑出血11例,脑梗死18例,混合型脑卒中1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0岁以下6例,51岁~60岁9例,60岁以上15例;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20例。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入院时和出院前肢体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相比较无差异(P >0.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并选取同期体检人群70例纳入健康组。糖尿病组患者根据其HbA1c水平分为糖尿病A组(6%~8%,n=51)与糖尿病B组(8%~12%,n=50)。比较各组CA19-9、CA12-5及CY21-1等指标水平,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与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B组CA19-9、CY21-1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A组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A组与健康组CA19-9、CY21-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试者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Y21-1水平与HbA1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Y21-1水平与HbA...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生活质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9/3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0.636)。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为90.00%(27/30),对照组为86.67%(26/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0.236)。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为(75.5±4.5)分,对照组为(86.6±6.1)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8.415)。观察组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均可保证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存活率,但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也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结合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资料,探索登革热病毒检测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2 158例。分析登革热疫情的发病情况,包括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和发病患者职业等,采用免疫层析(ICT)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核酸检测PCR法检测登革热病毒,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 158例登革热患者中普通型登革热2 017例,占93.47%,重症登革热141例,占6.53%。登革热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8~11月,占99.54%,10月份发病例数最多,为1 226例,占56.81%。登革热病例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60岁,占74.70%,21~30岁发病例数最多,为530例,占24.56%。登革热病例主要集中在待业(26.18%)、离退休人员(6.35%)和商业服务(6.35%)人群,医务人员(0.42%)和餐饮食品业(0.42%)的患者较少。ELISA法和核酸检测PCR法的总阳性率较高,ICT法的阳性率较低,ELISA法和核酸检测PCR法的灵敏度较高,三者特异度相差不大。发病1~5d的血清,核酸检测PCR法的灵敏度最高,而发病6~7d的血清,ELISA法的灵敏度最高。结论登革热疫情的发病时间集中在8~11月,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60岁,职业主要是待业人员,ELISA和核酸检测PCR法的总阳性率和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了解近年来1237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情况,探讨与Hp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11—2011-12本院健管中心体检人员共1237例,男1140例,女97例;年龄18~90岁。血浆中Hp尿素酶抗体检测方法采用北京康美天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胶体金试剂(其敏感度为98.91%;特异度为98.29%;总体符合率为98.51%,符合普查要求)。统计学处理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37例Hp的总感染率为49%;不同性别的感染率显示男性为49%(556/1140),女性为48%(47/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血清Hp抗体感染率≤20岁为17%(1/6);21~30岁为29%(30/104);31~40岁为43%(118/276);41~50岁为49%(242/494);51~60岁为57%(138/243);≥61岁为65%(74/114);不同年龄组Hp感染率不同,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P<0.05)。结论 Hp感染率男性和女性无明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及早发现Hp的感染和正确治疗对预防胃癌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低值的年龄分布特点来反映各年龄段对PSA的影响。方法对74 156例体检者PSA值取其5%区间为PSA低值组。计算低值组的各年龄段分布比例与74 156例总体的年龄段分布比例作比较。结果低值组与总体组构成比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两组的21~30岁、31~4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1~50岁、>7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值人群的年龄分布在7~20岁的构成比相对于总体人群分布有明显升高,21~40岁的构成比也有升高趋势,在41~50岁的构成比有交叉,51~60岁有明显降低,61岁以上有降低趋势。结论低值组的年龄结构与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之前的人群低值中的比例明显高于总体人群;在50岁以后的人群,低值组表现出随年龄的增加而人群比例降低的趋势。<20岁和51~60岁这两个年龄阶段转变趋势表现明显,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25-羟维生素D3(25-OH-VD3)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07例以及健康体检者血清195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清中的TRAP5b、25-OHVD3水平进行检测,各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骨质疏松组中血清TRAP5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5-OH-VD3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骨质疏松组中,血清TRAP5b水平,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25-OH-VD3的水平,女性显著低于男性(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TRAP5b、25-OH-VD3水平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患者不同年龄组中,61~70岁组血清TRAP5b水平显著低于51~60、71~80和81~90(P<0.05);61~70岁组血清25-OH-VD3水平显著高于51~60、71~80和81~90岁组(P<0.05)。健康对照组,血清TRAP5b水平随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D3水平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TRAP5b与25-OH-VD3相关性分析,两指标呈负相关(r=-0.961,P<0.05)。结论血清TRAP5b与25-OH-VD3的联合检测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郑青  梁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8):2126-2127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睾酮(T)、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抽取71~8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82例,扫描骨密度(BMD),根据Tscore值,分为骨质疏松组(n=67)和骨量减少组(n=15);另选年龄40~55岁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同时,抽取该院健康男性体检人员346例,年龄31~80岁,以每10岁进行分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免疫放射法测定IGF-Ⅰ水平。结果老年男性患者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骨质疏松组又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NO、IGF-Ⅰ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骨质疏松组又明显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不同年龄组,受试者T水平30~39、40~49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上则逐渐下降(P<0.05,P<0.01);血清NO、IGF-Ⅰ水平,30~39、40~49、50~6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则逐渐下降(P<0.05,P<0.01)。血清T、NO、IGF-Ⅰ与年龄呈负相关(r=-0.614,r=-0.498,r=-0.431),与BMD呈正相关(r=0.512,r=0.603,r=0.549)。结论血清T、NO、IGF-Ⅰ不足或相对缺乏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T、NO、IGF-Ⅰ可作为更加准确而且易于检测的预测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慢性肾衰(脾肾气虚型)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肾衰(脾肾气虚型)疗效突出,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肾脏功能,安全性理想,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凉山州彝族肾活检人群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取凉山州彝族行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病理资料,对其病理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总共纳入437例,男女比为1∶1.47。病理分型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308例(70.48%)、继发性肾小球疾病129例(29.5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为膜性肾病(18.76%)、IgA肾病(17.39%)、肾小球微小病变(17.39%)、系膜增生性肾炎(11.45%),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为紫癜性肾炎(22.88%)。男性患者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低于女性,男性患者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比例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IgA肾病发生率低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在男性患者中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IgA肾病、肾小球微小病变和紫癜性肾炎高发年龄分别为31~60岁、31~50岁、21~50岁和≤20岁。2019—2022年,该地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检出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登革热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变化,探讨其早期预测登革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登革热患者146例(登革热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Sysmax XE2100全自动血球仪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比较两组血细胞的差异。结果登革热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相较健康体检者均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NE)和淋巴细胞计数(LY)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它细胞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细胞的分析在登革热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析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改善中老年肿瘤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中老年肿瘤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PD-1抑制剂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帕替尼单药治疗,对比观察组及对照组用药前后肿瘤标志物的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预后及死亡时间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用药后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等水平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方法 将105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51~60岁36例(观察1组);61~70岁38例(观察2组);71~80岁31例(观察3组).30~45岁健康体检女性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骨转换生化标志物血清骨钙素(BGP),Ⅰ型胶原C端肽(CTX),甲状旁腺素(PTH)和钙(Ca)、镁(Mg)、磷(Phos).结果 观察3组中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CTX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血清BGP、PTH、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Pho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g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血清BGP、PTH、CTX和Mg的联合监测可预示骨质疏松发生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治疗,观察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每3周作为1个治疗周期,4个周期后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CA125、SCC及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0%,与对照组的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NSCLC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疗效提升,有效调节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明显影响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肺癌患者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1 861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男性鳞癌构成比高于女性,腺癌、小细胞癌构成比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60岁及>60~70岁男性各组织病理类型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年龄>50~60岁女性腺癌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60~70岁女性小细胞癌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男性鳞癌多见,女性腺癌及小细胞癌多见,>50~70岁为肺癌高发年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观健康人群中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7月该院健康体检者40 03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3 393例,女16 638例,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白细胞减少者中年龄、性别、中性粒细胞(粒细胞)减少与缺乏的情况。结果表观健康人群中白细胞减少症的患病率为1.22%(490/40 031),男性为0.37%(151/40 031),女性为0.85%(339/40 031),女性发病率更高,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男性平均年龄较大,≥60岁与60岁的人群发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人群中男女性别间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者中中性粒细胞减少者有206例,占42.04%(206/490),而白细胞减少者中合并血小板减少有21例,占4.29%(21/490),合并血红蛋白减少者有71例,占14.49%(71/490)。结论白细胞减少症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22%,女性发病率更高,≥60岁与60岁的人群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减少人群中,女性比男性白细胞减少的严重程度要高,伴发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也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腰椎定量CT在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于丰台医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中老年体检者100例为观察对象,均接受普通X线、腰椎定量CT(QCT)筛查,对比两种筛查方法对骨质疏松症、低骨量的检出率,并分析腰椎QCT筛查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区间体检者的骨质疏松症、低骨量检出率。结果:腰椎QCT对骨质疏松症、低骨量的检出率[17.00%(17/100)、30.00%(30/100)]均高于X线[5.00%(5/100)、13.00%(1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QCT对女性体检者的骨质疏松症、低骨量检出率高于男性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QCT对60-69岁、≥70岁体检者的骨质疏松症、低骨量检出率均高于50-59岁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腰椎QCT对60-69岁体检者的骨质疏松症、低骨量检出率与≥70岁体检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腰椎QCT筛查获取的骨密度值,能为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症、低骨量提供精确依据,而性别、年龄为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60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中切除标本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骼血管损伤、膀胱阴道瘘、脓血样分泌物、皮下气肿);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切除标本重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DASS-21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巨大子宫肌瘤的切除范围及手术时间相差无几,但改良腹腔镜的切口较小,更利于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还能缓解患者术后负面情绪,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在不同年龄、性别间的水平差异,为糖尿病预防、早期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9 094例门诊及住院人群资料,按照不同年龄组分为≤30岁(464例),31~40岁(715例),41~50岁(1 939例),51~60岁(1 754例),61~70(2 290例),71~80岁(1 497例)和80岁(435例),分别对7组人群抽取静脉血检测并比对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糖化血红蛋白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的水平差异。结果全体受试人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30岁(5.42±0.841)%,31~40岁(5.61±1.088)%,41~50岁(5.93±1.264)%,51~60岁(6.18±1.298)%,61~70(6.21±1.232)%,71~80岁(6.29±1.270)%和80岁(6.35±1.314)%,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增高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3.81,P0.001);70岁以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男性高于女性,18~50岁三个年龄组HbA1c水平男性与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年龄、性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适合应用于体检筛查,尤其适合中老年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