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从而总结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光山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4例新生儿为ABO溶血病患儿,有6例新生儿属于Rh溶血病。结果:40例溶血病患儿中有38例均痊愈出院,有2例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结论:对于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溶血病的预后及降低溶血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查诊断的观察,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结论 光疗、换血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主动免疫治疗刺激机体产生的免疫性抗体对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丈夫淋巴细胞方法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分析免疫治疗及孕产妇血清HLA抗体对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患儿溶血程度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孕妇HLA抗体阳性率为21.2%,治疗组为53.3%;对照组新生儿发生重症新生儿溶血病11例(33.3%);治疗组1例(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主动免疫治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HLA抗体,可有效降低血型不合所致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概率.HLA抗体参与了HDN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孕期动态监测HLA抗体对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轻重程度有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系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溶血反应,以ABO溶血症居多,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我科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该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溶血病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简称HDN.在我国,因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较为常见,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次之.新生儿溶血病严重时,可出现核黄疽,导致智力发育不全、脑瘫等后遗症.新生儿溶血病是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观察以及阐述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体会,旨在为儿科护理工作人员提供关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于2008.03-2010.03入住我院的64名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护理,护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首先了解其黄疸的程度,对其病情进行仔细地观察,以及尽量避免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等.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治疗以及护理,治愈63名患儿,死亡1例.治愈率为98.43%.结论 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科学、全面地观察与护理,非常利于溶血病新生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36例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给于一般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儿病情、蓝光照射的护理、换血疗法的护理等.结果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35例,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治疗过程没有出现副反应,效果满意,1例因病情过于严重死亡.结论 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孕妇早期干预治疗及宫内输红细胞治疗严重胎儿溶血病使胎儿存活增加,强力光照治疗、换血、输血和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能有效的防治新生儿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和贫血,这明显降低了围产期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病死率;新生儿溶血病的筛查与诊断已取得一定进展,尤其是在产前母体针对胎儿的免疫性抗体检测、母体血液循环中胎儿红细胞的检测以及用分子生物学或免疫学方法检测胎儿血型在预测HDN发生方面。  相似文献   

9.
曹雅婵 《吉林医学》2012,33(23):5134-5135
目的:总结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与护理经验。方法:采用蓝光治疗26例新生儿溶血病,同时再配合用药护理、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2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通过光照疗法配合药物治疗以及精心护理,均痊愈或好转出院,无一例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新生儿溶血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丹  苏瑞蕊  陈燕  李小飞 《北京医学》2021,43(4):347-349
目的 探讨孕产妇抗体筛查对产前备血及新生儿溶血病预防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孕妇产前检查的8 347例孕产妇,均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鉴定,抗体效价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检测.根据抗体鉴定结果并选择其对应抗原阴性的血交叉配血,对有抗体的新生儿留脐血并进行溶血3项试验,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结果 抗体筛查阳性32例(0.38%);鉴定血型抗体为抗-E、抗-c和抗-M等,及罕见的抗-Fya抗体1例,分别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给予备血;新生儿溶血3项试验阳性15例,根据新生儿溶血病严重程度给予换血或输血治疗.结论 孕期抗体筛查并鉴定抗体,对产前备血及预测新生儿溶血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伟  谢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21-1422
目的:调查黄疸患儿中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原因。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177份黄疸患儿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共确认新生儿溶血病54例(30.5%),其中ABO血型系统45例,Rh血型系统9例。结论:血清学检测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及时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心肌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丹凤 《海南医学》2011,22(2):42-43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中总胆红素水平与心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相关性,并比较新生儿溶血病致黄疸与其他原因黄疸患儿血清中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变化,研究新生儿溶血病中心肌细胞损害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 分别测定17例新生儿溶血病与19例生理性黄疸血清中C...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方法.方法 对比分析这院10年来7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以光疗为主和同时加用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治疗患儿的住院天数,探讨本病经济适宜的治疗方法,减少过度治疗及减轻家属经济负担.结果 新生儿溶血病引起的轻中度黄疸可单独应用光疗,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静脉应用血制品,对重度黄痘,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小胎龄早产儿可考虑应用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等血液制品,舫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在筛查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115例产前检测O型母亲的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血清学检查,胆红素和溶血实验检测 ,综合评价产前检查孕妇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孕妇的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溶血病有显著相关性(r=0.385).血型抗体滴度愈高发生溶血病的机会愈大( P<0.01),ABO血型不合HDN的发病率随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而上升.结论 HDN的发生率与抗体效价呈正比 ,孕妇血型抗体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有明确监测作用,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溶血病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遗留永久性后遗症。积极有效干预新生儿溶血,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6年来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36例治疗经过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两年多来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16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刺、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作了讨论;推荐对ABO溶血病进行孕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子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严重时可直接威胁婴儿生命或造成神经后遗症.用换血疗法治疗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症是最有效的方法.最近我科成功地对一名Rh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施行了换血疗法.现报告如下:是换血成功不可缺少的保证,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术后病房的消毒隔离,给以适当的抗生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作用。方法确诊ABO溶血病新生儿早期运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800~1 000mg/(kg.d),疗程1~3d。结果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减少新生儿溶血。结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减轻溶血,防止贫血进行性加重,减少输血、换血病例的发生,降低换血、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诊断 ,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妊娠 4mon以上和曾有不明原因流产 ,死胎或可疑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孕妇 ,产前进行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 ,早期发现其新生儿可能患ABO溶血病的孕妇。结果 :共检出有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者 2 5 6例 ,对其中血清免疫抗体效价高于或等于 1∶32者给予治疗。结论 :通过对孕妇产前进行ABO系统血清免疫抗体检测 ,可做到早期发现其新生儿可能患ABO溶血病的孕妇 ,给予有效的治疗 ,可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母婴ABO血犁不和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严重病例可出现胆红素脑病,重度贫血甚至死亡.本院自2005年1月~2007年5月,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32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并与该病常规治疗36例相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