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91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n=45)给予替普瑞酮,对照组采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0.4%,X2值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9.6%,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提高疗效,基本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马志强 《北方药学》2018,15(7):47-48
目的:研究对比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和替普瑞酮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我院收治的9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47)与对照组(n=48),对实验组实施奥美拉唑给药治疗,对对照组实施替普瑞酮给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08%)与实验组(93.62%)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83%)明显高于后者(6.38%).结论:将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应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均能获得一定疗效,相比替普瑞酮,奥美拉唑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行以替普瑞酮进行治疗所具备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老年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行以西咪替丁治疗,实验组行以替普瑞酮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0 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参照组为6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行以替普瑞酮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张勇 《中国实用医药》2014,(23):149-150
目的:探究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在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老年患者来说,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进行治疗,疗效较单一用药更加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湖北省宣恩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替普瑞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χ~2=4.935,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χ~2=8.935,P<0.05)。结论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晋  马勇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1921-1924
目的观察甘海胃康胶囊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接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饭后口服替普瑞酮胶囊,5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甘海胃康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修复和中医证候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和93.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修复和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评分降低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海胃康胶囊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9,(1):172-174
目的:评价替普瑞酮与奥美拉唑联用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12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普瑞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CD3、CD4和CD8)绝对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D3、CD4和CD8绝对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D3、CD4绝对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绝对值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绝对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绝对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普瑞酮与奥美拉唑联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方法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组)患者40例,采用奥美拉唑(对照组)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对其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且差异有显著性(P〈O.05)。治疗前后平均症状总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使用雷贝拉唑与替普瑞酮联合治疗对患者胃黏膜修复及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焦煤中央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入院后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均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使用替普瑞酮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胃黏膜修复效果、EGFR表达情况及治疗后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黏膜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EGFR表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占比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1年复发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效果确切,患者胃黏膜修复效果理想,EGFR表达提升,远期复发率低,且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有无Hp感染分为两组,Hp阳性组46例,Hp阴性组44例。均予替普瑞酮50mg,3次/d,饭后口服,疗程为8周。8周后复查症状、胃镜、病理和副作用。结果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治疗后替普瑞酮对临床症状缓解上腹饱胀总有效率为94%,对恶心为80%,嗳气为84%,烧心为84%,反酸为79%,上述症状总有效率为94%。而Hp阴性组总有效率90.8%,Hp阳性组总有效率93.2%,两组症状缓解无显著差异(P〉0.05)。8周后经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黏膜炎症明显改善,而不良反应轻微。Hp阳性组治疗后仍为阳性,对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不明显。结论替普瑞酮作为一种胃黏膜保护剂,是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量表(GIQL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GIQLI评分(102.32±9.35)分高于对照组的(91.35±9.65)分,中医证候积分(9.10±2.00)分低于对照组的(16.15±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0.05)。观察组Hp转阴率92.50%为(37/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3,P=0.005<0.05)。结论给予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巨大胃溃疡的效果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98例老年巨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TNF-α、IL-6、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AS评分(1.83±0.27)分低于对照组的(3.01±0.4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巨大胃溃疡疗效显著且安全,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腹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理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病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术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6.35±1.46)分,高于对照组的(4.01±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047,P=0.0000<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应用气管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根据编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胰岛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水平分别为(6.04±0.48)mmol/L、(7.12±0.49)mmol/L、(118.89±3.62)mm Hg(1 mm Hg=0.133 kPa)、(76.68±4.32)mm Hg、(8.87±0.65)mIU/L,均低于对照组的(8.98±0.85)mmol/L、(10.11±0.95)mmol/L、(129.31±4.50)mm Hg、(89.31±3.66)mm Hg、(12.37±0.94)m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常规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是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以明显地降血糖及血压,而且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大众群体。社区医疗应加大宣传,遵嘱社区老年人做定期体检,对认知不充分的老年人做好教育宣传工作,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体魄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94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剂量为20 mg,实验组应用剂量为40 mg。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HDL-C水平(1.64±0.03)mmol/L优于对照组的(1.13±0.0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可采取4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对血脂的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采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的疗效和药学特点。方法7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硝酸脂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SF-36评分(80.14±4.52)分高于对照组的(73.64±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能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和体征积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手足不温、纳呆便溏、乏力、嗳气反酸、胃胀、胃痛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手足不温、纳呆便溏、乏力、嗳气反酸、胃胀、胃痛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通过对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经确诊的1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片治疗,对照组应用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92%,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5%,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尼替丁联合庆大霉素口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好,副作用少,复发率低,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