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MWA)组与手术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4例,根据患者意愿把患者分配为常规手术组及微波消融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长、住院时间。结果 40例59枚甲状腺MWA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14位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微波消融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手术组。结论微波消融组较手术组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大结节(结节最大径≥4 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良性甲状腺结节并经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热消融组和腔镜手术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治疗相关指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等。 结果 热消融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腔镜手术组少,腔镜手术组住院费用高、住院时间长,消融组手术瘢痕更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热消融可作为治疗甲状腺良性大结节(结节最大径≥4 cm)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直肠癌86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组(观察组)42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对照组)44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距下切缘距离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少(早)于对照组(P〈0.05,P〈0.01);手术时间非常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距下切缘距离,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直肠癌近期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三维建模数字化导航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确诊为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瘤患者,按照非处理因素随机分为建模导航组与传统手术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微波消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次数、消融点数、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控制情况。结果 建模导航组穿刺次数及消融点数分别为1.00(1.00,1.25)、2.00(1.00,2.00),少于传统手术组的2.00(1.00,3.00)、2.00(1.00,2.00);建模导航组完全消融率为90.0%,高于传统手术组的60.0%,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建模数字化导航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微波消融手术中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完全消融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月5751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施行经峡部径路甲状腺切除术的3288例为改良组,同期施行传统切除术式的2463例为对照组,比较手术方式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及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组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组明显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损伤率、术后气管局部不适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患者对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经峡部径路行甲状腺手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4年3月~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1例合并胸部脏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伤后72h内手术组(早期手术组)及72h后手术组(延期手术组)两组,收集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手术组52例,平均住院(13.6±3.4)d;延期手术组59例,平均住院日(20.3±4.3)d;早期手术组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延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并发肺炎3例(5.8%),延期手术组术后并发肺炎8例(13.6%),早期手术组肺炎发生率少于延期手术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评分)两组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行组内神经功能恢复分析,当ISS评分≥25分时早期手术组术后恢复优于延期手术组(P〈0.05)。各组在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合并胸部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且严重损伤(ISS≥25分)患者早期手术干预可能更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直径≤4 cm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涿州市中医医院2016—2018年收治的直径≤4 cm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DTC患者11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手术组(55例)和腔镜手术组(60例),评价2组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等指标。结果 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高于开放手术组(t=3.669、6.704,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t=19.719、7.477、13.910,P<0.05)。腔镜手术组切口美容满意度显著高于开放手术组(χ2=68.889,P<0.05)。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3 d时血清VEGF和Tg水平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t=7.709、4.328,P<0.05)。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χ2=4.142,P<0.05);2组术后随访1-2年,均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腔镜甲状腺癌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直径≤4 cm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DTC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PKRP)与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开放式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PKRP组64例,开放手术组64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PKRP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PKRP效果优于开放手术,安全性好,是治疗BPH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在腹部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腹部手术140例随机分为加速康复外科组(观察组)71例和常规手术组(对照组)69例。比较两组术后第2和第7天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恶心、腹胀、腹痛、吻合口漏等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第2天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7天CPR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显著提前(P〈0.05);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加快,住院时间缩短和住院费用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骶骨肿瘤术前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疗效。方法:将22例行术前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栓塞组)和16例未行化疗栓塞(对照组)骶骨肿瘤患者手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总费用、术后1年内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栓塞组平均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栓塞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骶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的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栓塞组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变性、液化、假包膜形成。结论:骶骨肿瘤术前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在不增加医疗费用的情况下有利于手术切除、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附件囊肿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附件囊肿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与阴式手术各50例,对3组手术指标、恢复效果、并发症及卵巢储备功能情况进行总结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和阴式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而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又明显少于阴式组(P<0.05)。开腹组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阴式组(P<0.05);腹腔镜组和阴式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FSH、LH水平较开腹组下降,而E2则较开腹组升高(均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阴式手术具有微创特点,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能明显促进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恢复,临床应根据患者适应证合理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外科手术与经肝动脉栓塞术(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关于外科手术对比TAE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6年11月。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作统计学分析。 结果:最终6篇文献纳入研究,总病例数521例,其中326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295例接受TAE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科手术组复发率低于TAE组(OR=0.02,95%CI:0~0.08,P<0.05);外科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TAE组(OR=1.25,95%CI:0.88~1.62,P<0.05);外科手术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TAE组(OR=1.94,95%CI:1.50~2.39,P<0.05);外科手术组恢复正常工作时间长于TAE组(OR=1.18,95%CI:0.44~1.91,P=0.002);外科手术组平均住院费用(OR=0.25,95%CI:-1.04~1.53,P=0.71)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3.42,95%CI:0.96~12.25,P=0.06)与TAE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外科手术和TAE均是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有效方式。外科手术治疗肝血管瘤复发率低,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工作时间较长,两种治疗方式的近期并发症与治疗费用无显著差别。因此治疗方案的选择要结合上述因素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标准通道与多通道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20-06至2022-06于武警安徽总队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100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标准组),50例行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多通道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长、碎石时长、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VAS)、结石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多通道组手术时长、碎石时长及术中出血量低于标准组(P<0.05);多通道组术后第1天VAS低于标准组[(4.41±1.14)分vs.(5.03±1.22)分],结石清除率高于标准组(96.0%vs. 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通道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低于标准组的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相比较,应用超声引导下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有助于节省手术时间,减轻手术损伤,提高结石清除效果,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复发性小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第1次手术后复发的小肝癌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手术组和射频消融组,比较两组术后3年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再次手术组18例,均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射频消融组17例,均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再次手术组3年无瘤存活率(66.1%,11/18)高于射频消融者(47.1%,8/17)(P<0.05),手术切除肿瘤局部复发率(22.2%,4/18)低于射频消融(35.6%,5/17)(P<0.05),直径<3cm的肿瘤,采用手术或射频消融治疗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cm肿瘤采用手术治疗者3年生存率高于射频消融治疗,复发率低于射频消融治疗(均P>0.05)。结论对复发性小肝癌瘤体小于3mm者应根据患者情况并充分考虑患者意愿进行治疗,对肿瘤为者则以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曲张的激光治疗术和传统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单侧)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行传统剥脱手术,另一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激光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较传统静脉剥脱组显著减少(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CEAP分级均比术前明显改善(术前为C4,术后为C1,P〈0.05)。两组大隐静脉闭塞率均为90%,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大隐静脉曲张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对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7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20例乳头状癌和50例甲状腺腺瘤)行外科手术时,分为纳米碳组和常规手术组。纳米碳组术中注射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剂,比较两组病人原位观察甲状旁腺数量、术后甲状旁腺误切率及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术中诊断乳头状癌的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淋巴结检出数量。结果纳米碳组患者中未发生甲状旁腺误切,常规手术组甲状腺误切率为8.57%(P〈0.05);纳米碳组术后低钙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乳头状癌患者中,纳米碳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量多于常规手术组(P〈0.01)。结论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可以对淋巴结染色示踪,显露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降低甲状旁腺的损伤率,增加手术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在较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海扶治疗中心收治的较大子宫肌瘤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处理.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水平及并发症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肌瘤体积变化,分析治疗后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疼痛等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肤烫伤、直肠损伤和神经异常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2组间腹胀、阴道异常出血和发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子宫肌瘤体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2组间肌瘤体积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可安全、有效减少较大子宫肌瘤体积,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聚焦超声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激光消融术(laser ablation,LA)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状腺旁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近期疗效和对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procollagen type I N-propeptide,TP1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难治性SHPT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LA组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LA组采用激光消融术,激光单点最低能量50 J,单点最高能量1000 J;PTX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评估。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全段iPTH、β-CTX、TP1NP、钙(Ca)及磷(P)浓度。同时,观察两组神经损伤、低钙血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PTX组术后1周和1个月,皮肤瘙痒、骨痛评分较LA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iPTH、TP1NP、β-CTX、Ca、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与术前相比,PTX组术后1 d、1周血清Ca、P、iPTH、TP1NP的下降幅度较LA组更明显(P<0.05)。L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少于PTX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LA治疗SHPT短期疗效与PTX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有关实验室指标,但LA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的差异。方法分析2009年2月~2015年7月行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A组(前路手术组)22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前后路联合手术组)32例,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C组(后路手术组)38例,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跟踪随访6~24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两周、3个月Cobb’ s角、ESR值变化情况,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的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得到缓解。三组患者术前后的Cobb ’ s角、ESR值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比A、B组低( P<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前路术式、前后路联合术式在治疗腰椎结核上均能取得目标疗效。但后路术式患者的住院天数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是更优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开放甲状腺手术和经全乳晕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收治的108例经全乳晕路径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腔镜组)和105例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开放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开放组比较,腔镜组手术时间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P<0.05),住院时间短(P<0.05);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乳晕腔镜手术治疗适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安全可靠、疼痛不明显。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