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丙酚为速效、短效静脉麻醉药,且具有抗吐作用,可反复间断或连续给药而无药物蓄积作用,芬太尼为短效、强效镇痛药,二药合用可使两药的镇静、镇痛作用增强,用药量相对减少,麻醉效果更进一步完善,使芬太尼所致的恶心、呕吐率明显减少,使诱导迅速、维持平稳、苏醒快、可控性好,对小儿下肢非肌松要求手术麻醉满意,现将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翟孟林  张娟 《医药世界》2009,11(7):357-358
氯胺酮是经典的小儿麻醉用药,以其强力的深部镇痛及镇静作用和灵活多样的给药方式而广泛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但它也以刺激腺体分泌和拟交感作用及致幻等不良反应而著称。丙泊酚是20世纪末以来静脉麻醉药领域的新宠。因其强效镇静、代谢快、苏醒快等突出优点而备受推崇。但它也有循环抑制,无镇痛作用等不足而使用受限。小儿手术的麻醉有其独到之处。大多的普通小儿手术一般历时较短,无须气管插管全麻,但要求镇痛完善、患儿安静。本文将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泵注用于50例小儿手术麻醉,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七氟烷是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具有镇静、镇痛作用,对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其起效迅速,无刺激性等优点被国内外广泛地应用于儿科麻醉,但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高于成人.该文概括了七氟烷麻醉在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可能机制,重点论述了小儿在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与治疗,以便为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瑞芬太尼具有强效镇痛作用,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且不依赖于肝肾功能、无蓄积作用,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中推广应用。自2005-05-08以来我们将其用于36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的麻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利多卡因-氯胺酮混合液对2-12岁小儿施行硬膜外麻醉,为小儿硬膜外麻醉镇静和镇痛寻求更佳方法。方法:用生理盐水配成含1%-1.5%浓度的利多卡因液,再按2-3mg/kg氯胺酮加入配好的利多卡因溶液中备用。结果:患儿呼吸、循环状态改变;90%血压平稳,仅10%升高;57.14%心率平稳,40%增快,2.86%减慢;SPO2保持在97%-99%之间;无排尿困难、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论:本方法经131例临床观察,不但可增加术中镇痛效果,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减少其它辅助药用量,而且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作用,是小儿硬膜外麻醉可供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氯胺酮是一种全身麻醉药,具有镇痛作用强、起效快、给药方便、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丙泊酚为非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其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无蓄积作用,可控性强,我院配合使用于小儿麻醉,效果满意,现将麻醉配合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小儿椎管的解剖生理特性,骶管麻醉具有操作方法简单、麻醉效果确切等特点。但小儿通常不合作,常需要镇静、镇痛。氯胺酮与咪唑安定配伍应用能加强相互的麻醉诱导作用,镇痛镇静效果更完善[1]。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是一种速效短效、镇静确实、苏醒迅速且完全的静脉麻醉药,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本文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观察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麻醉效果,评价其实用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ASAⅠ~Ⅱ级小儿手术106例,均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小儿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情况,苏醒时间及术后的不良反应。结论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小儿手术能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应,对小儿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切,而且苏醒快,术后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单次硬膜外麻醉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们在单次硬膜外麻醉下完成870例小儿腹部、下肢或会阴部手术。体会到单次硬膜外麻醉适合于小儿外科手术的麻醉应用,具有操作简单、镇痛完善、肌松良好,对小儿生理影响小等优点,且降低小儿麻醉的危险性,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870例,男562例,...  相似文献   

11.
在合理应用基础麻醉或辅助药的情况下,应用硬膜外隙麻醉方法进行小儿腹部及下肢手术,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镇痛完全,术中呼吸、循环功能较易维持的优点。现将我院2003年2至10月进行15例小儿硬膜外隙麻醉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氯胺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非巴比妥类快速作用的静脉麻醉药。具有用法简便,镇痛作用强,诱导迅速,苏醒快等特点,故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然而由于其注射太快时易产生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加之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及对麻醉反应与成人的差异较大,故麻醉全过程的护理配合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小儿的安全,使小儿安全渡过麻醉和手术,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护理。  相似文献   

13.
<正>氯胺酮和芬太尼是临床麻醉的常用药物,均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丙泊酚有镇静及催眠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体内无蓄积、毒性小、恢复迅速的优点,但镇痛作用弱,众所周知,氯胺酮麻醉的主要缺点之一是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精神症状而芬太尼恰有心血管抑制作用。我院自2008年起,应用小剂量氯胺酮或芬太尼伍用丙泊酚在小儿全凭  相似文献   

14.
氯胺酮麻醉因具有镇痛作用强,诱导迅速,对循环呼吸无明显抑制,安全系数较高等优点,目前被广泛用于小儿四肢手术中的麻醉。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及麻醉反应程度与成人不同,故需要术中的护理人员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与麻醉医师密切配合,共同协助,以保证手术顺利,麻醉安全。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78年~1992年共行氯胺酮麻醉2500余例,其中男1132例,女1368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42天。四肢骨折1732例,隐睾62例,疝气212例,阑尾炎218  相似文献   

15.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人麻醉药,具有无刺激性气味,对呼吸循环抑制轻以及诱导快、苏醒快而完全等特点,在门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氯胺酮是一种镇痛作用很强的静脉麻醉药,常用作小儿基础麻醉。我们在骨科患儿的短小手术中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儿烧伤是临床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据有关报道,在所有儿童意外伤害中,烧烫伤比例最高占34%[1].氯胺酮是临床上唯一具有镇静、镇痛和麻醉作用的静脉麻醉药,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体表小手术及小儿麻醉[2].小儿在多系统、多器官上发育不成熟,具有其特殊性,在麻醉期间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配合.现将我科40例小儿烧伤手术应用氯胺酮麻醉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平衡镇痛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择期手术的患儿按年龄分为三组:婴儿组(<1岁,n=30);学龄前组(1~5岁,n=35);学龄组(>5岁,n=35)。均给予平衡镇痛麻醉方法,比较各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穿刺均获成功,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无躁动、谵妄及明显呼吸抑制,术后清醒快,未见恶心、呕吐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平衡镇痛麻醉用于小儿外科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小儿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阑尾切除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但术中氯胺酮使用剂量大,易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且镇痛不全,无肌肉松弛作用,术后苏醒时间长,患儿常有不自主肢动和苏醒期躁动、梦幻等,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高。骶管阻滞操作简便、镇痛、肌松效果确切,对小儿生理干扰小,血压稳定,且术后苏醒快,镇痛时间长。我院近年来将氯胺酮复合骶  相似文献   

19.
余红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7):1208-1209
氯胺酮因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使用方便和麻醉效果可靠,迄今仍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特别适用于浅表部位,无需肌松的中小手术。但因其麻醉后呕吐、苏醒缓慢和惊厥及精神症状发生率高,术中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给临床使用带来较多问题。我们采用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咽喉部手术主要是扁桃体摘除术和腺样体摘除术,此类手术要求麻醉诱导迅速,术中镇痛充分,术毕清醒快速,无躁动和呼吸抑制并保留保护性反射。安阳地区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2月将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运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57例,旨在观察两种药物在小儿咽喉部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术后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