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影像学方法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分型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普通X线片、二维CT、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分型的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移位骨折 4 6例 ,使用 3组不同的影像学方法 ,A组 :普通X线片4 6例 ,B组 :普通X线片结合二维CT横切面图像 18例 ;C组 :螺旋CT表面阴影成像 (SSD)、多平面重建术 (MPR)和原始二维横切面图像 10例。根据Neer分型法对骨折进行分型 ,比较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分型的正确例数 ,并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A组 4 6例肱骨近端移位骨折中 ,Neer 2部分骨折 2 6例 ,Neer 3部分骨折 13例 ,Neer 4部分骨折 7例 ,普通X线片对Neer 2部分骨折正确分型为 2 2例 ,对Neer 3、4部分骨折正确分型为 8例 ,两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B组 18例肱骨近端移位骨折中 ,Neer 2部分骨折 3例 ,Neer3部分骨折 9例 ,Neer 4部分骨折 6例 ,普通X线片结合二维CT图像对Neer 3、4部分骨折正确分型为 7例。C组 10例肱骨近端骨折中 ,Neer 2部分骨折 1例 ,Neer 3部分骨折 5例 ,Neer 4部分骨折 4例 ,螺旋CTSSD、MPR结合二维CT横切面图像对Neer 3、4部分骨折正确分型为 8例。就Neer 3、4部分骨折正确分型而言 ,3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对骨折正确分型结果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  相似文献   

2.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后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冠状突骨折)的治疗体会及分析探讨。方法回顾了6例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头和冠状突骨折("恐怖三联征")病人的治疗结果。手术方法包括:传统方法(3例);新方法(3例):固定或置换桡骨头,尽可能的固定冠状突骨折,修复相关的关节囊和外侧韧带损伤,必要时修复内侧副韧带和辅助外固定。随访中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和临床检查两项评估。结果术后平均随诊32周,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平均99±31,°M ayo肘关节评分平均得分72分(45~95分之间),其中1例优秀,3例良好,1例差。结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损伤机制的充分认识,并重建其稳定性可以获得更好的术后功能。  相似文献   

3.
芦中庆  刘咏  李金保 《人民军医》2007,50(11):701-701
2005年10月~2006年7月,我们共收治尺骨冠状突骨折15例,分别行X线摄片、CT扫描和三维重建(MPR、SSD),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5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跌倒8例,外力打击5例,交通事故2例。均为单侧损伤,其中左侧5例,右侧10例。1.2检查方法(1)本组病例均先行X线正、侧位检查,其中明确尺骨冠状突骨折4例,可疑骨折6例,正、侧位片未发现尺骨冠状突骨折征象5例。(2)采用德国SIEMENS Emition Duo型螺旋CT机,扫描层厚1mm,螺距1.5mm,重建间隔0.5mm。取俯卧位,患肢前伸,掌面朝上,头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骶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临床诊断为骶骨骨折的骨盆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在工作站上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再现(VR)后处理重组,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后处理图像进行观察,并与X线平片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2例骶骨骨折,按Denis分型:Ⅰ型17例,Ⅱ型10例,Ⅲ型5例,X线平片确诊19例(59%),漏诊或可疑13例;多层螺旋CT结合各种后处理技术均明确诊断并对骨折作出正确的分型.结论 多层螺旋CT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对骶骨骨折作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对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肘关节内损伤的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肘关节内损伤的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并对不同重组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46例肘关节损伤患者全部行薄层螺旋CT横断面扫描,扫描完成后分别行SSD、VR、MPR(包括曲面重组)三维重组.分析比较几种重组图像对肘关节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效果.结果:46例(66处)肘关节创伤包括除肱骨内髁骨折外的所有部位的骨折.其中9处X线平片阴性.SSD和VR重组图像立体、直观地显示肘关节损伤程度,VR在显示关节面的损伤形态和关节内游离体的位置上意义更大,而图像质量、图像的立体效果均优于SSD.MPR又进一步多角度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及关节面受累程度.曲面重组技术则排除了肘被动屈曲的影响,直观显示肘关节的损伤情况.2 例裂纹骨折的诊断提示了超薄层CT横断图像的应用价值.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肘关节骨折、脱位诊断清楚,特别是复杂骨折的显示,为临床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而直观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Adams冠突分型,探究肘关节损伤三联征尺骨冠突骨折块形态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1例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CT三维数据,其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18~88岁[(44.7±12.0)岁]。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建立尺骨冠突骨折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在腕舟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早期腕舟骨骨折患者经腕关节常规X线检查后,采用SCT进行腕关节的螺旋扫描,并在工作站上作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显示(SSD)影像后处理。60例舟骨骨折病例均按Herbert分型,并对X线平片与螺旋CT影像进行比较及综合分析。结果 60例舟骨骨折病例中,A1型4例(6.6%),A2型5例(8.3%),B1型2例(3.3%),B2型29例(48.3%),B3型15例(25%),B4型5例(8.3%),X线平片漏诊12例,此12例X线平片漏诊的骨折均经螺旋CT确诊。结论螺旋CT能够明确腕舟骨骨折的诊断,多能清晰显示X线平片难以诊断的腕舟骨隐匿性骨折;SSD和MPR成像技术能立体直观观察腕舟骨的骨折线走行及移位情况,能对腕舟骨骨折作出准确的分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1例均经MSCT横断面扫描后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及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髁突骨折仅有骨折线,未发生移位19例,髁突骨折移位32例。轴位CT可明确显示骨折情况并可清楚显示细小骨折及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情况。MPR冠状及矢状重建可显示髁突移位方向。VR可提供下颌骨髁突三维立体改变,SSD可显示骨折全程走行,骨折位置。髁突矢状骨折9例,轴位CT表现为髁突由一间隙分为内外2部分,冠状位或斜冠状位MPR表现为髁突分叉。结论髁突骨折可在横轴位CT扫描基础上,根据伤情及目的不同,选择重建组合,能较全面的评价髁突骨折。  相似文献   

9.
解答:1996年,Hotchkiss首次提出了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概念,后被逐步定义完善,即:肱尺关节后脱位伴有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小头骨折及外侧副韧带损伤,此外还可能存在内侧副韧带、伸肌腱起点、前臂屈肌、旋前圆肌起点损伤或肱骨小头、滑车切迹等骨、软骨损伤。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多见于交通事故伤和坠落伤,最常见的损伤机制为高处坠落时肘关节在伸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研究50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计算机X线摄影(CR)平片、CT冠状面和轴面体位扫描影像。设计确定桡骨头骨折CT扫描的常规体位。方法 选用50例临床拟诊桡骨头骨折的患者,分别摄取桡骨头部位CR平片、冠状面和轴面CT扫描影像。按临床采用的Mason分型,对全部桡骨头骨折影像进行Ⅰ-Ⅳ分型。结果 50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CT扫描诊断阳性率为96%(48例);CR平片诊断阳性率为78%(39例)。经CT冠状面体位设计扫描,确定分型者占94%(47例)。经CT轴面体位设计扫描,确定分型者占82%(41例)。结论 CT扫描体位设计对于桡骨头骨折分型意义明确。采用冠状面扫描体位可以满足常规临床影像诊断分型的需要,对于Ⅲ和Ⅳ型骨折应加扫轴面和进行三维重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断、治疗策略以及术后康复。方法我科2010年3月~2013年9月,共收治这类损伤13例,均采取手术内外固定治疗。其中桡骨头骨折按Mason和Hotchkiss分类法:Ⅰ型7例,Ⅱ型4例,Ⅲ型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按Regan和Morry分类法:Ⅰ型4例,Ⅱ型6例,Ⅲ型3例。本组病例中均合并有肘内外侧副韧带的损伤。13例均采取了手术内外固定治疗,以2.0、2.7、3.0mm螺钉分别固定冠状突骨折和桡骨头骨折,其中2例因桡骨头粉碎骨折无法修复,行桡骨小头置换术,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均采用带线锚钉固定,13例病例均使用带铰链的外支架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固定,术后即在外固定支架保护下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4周后拆除外固定支架主动行肘关节屈伸和旋转功能锻炼。结果经3个月~3年随访,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疼痛,肘关节屈伸幅度平均120°,前臂旋转幅度平均110°。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显示,优10例,良2例,差1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不仅有桡骨头及冠状突骨折,同时伴有肘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肘关节稳定性差。只有通过对骨及韧带稳定结构的重建,配合及早正规的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腕骨脱位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表现,并对两者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以提高对腕骨脱位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资料与方法对2006年8月-2009年11月共21例腕骨脱位病人的X线平片、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容积再现(VR)三维重组和多平面重组(MPR)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9~45岁,平均(31±7)岁.腕骨脱位位于左侧14例,右侧7例.结果 月骨脱位8例;月骨周围型脱位13例,其中,单纯月骨周围型脱位3例,经舟状骨月骨周围脱位4例,经舟状骨、三角骨月骨周围脱位1例,经三角骨月骨周围脱位3例,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性脱位2例.在伴有其他腕骨骨折的病例中,桡骨茎突及舟骨骨折于X线平片均得到确诊,而3例合并三角骨骨折的病例在X线平片上或不能显示骨折,或显示骨折片但不能确定具体部位.运用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组后均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 X线平片对于腕骨脱位大多可以做出正确诊断,但当合并腕骨骨折,特别是细微骨折时,漏诊率较高,多层螺旋CT的MPR、VR技术可全面、准确地显示腕骨脱位及合并骨折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胫骨平台骨折48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平片,CT扫描、MPR、SSD检查,对骨折进行分型,并评估骨折劈裂和塌陷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各例经MPR重建重均能清晰地显示各种骨折,包括无移位的骨折和骨折移位的情况。MPR冠状面上可以直接测量骨折劈裂和塌陷的大小。SSD能准确评估骨折劈裂的方向和塌陷的面积。32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入路根据SSD来确定,手术结果证实了SSD和MPR显示的骨折情况,结论:螺旋CT的SSD和MPR重建有助于胫骨平台骨折碎片的立体定位和正确分型,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脊柱骨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及螺旋CT表现.结果螺旋CT诊断98例110个椎骨骨折,X线平片诊断94例106个椎骨骨折.螺旋CT横轴位、MPR和3D分别显示椎体骨折105,107,96个和椎弓根骨折19,23,加个以及椎板骨折32,35,31个和骨折片突人椎管61,66,66个;X线平片显示骨折线分别为56处(52.3%)、11处(47.8%)、10处(28.6%)和22处(33.3%).脊柱爆裂型骨折55例中,X线平片诊断为单纯性压缩性骨折12例(21.8%).3D重建显示椎体高度压缩、椎体旋转及椎体脱位比X线平片更直观.结论综合应用螺旋CT横轴位、MPR和3D图像能清楚显示脊柱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判断脊髓损伤的情况,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和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R与CT对尺骨冠突骨折诊断价值及Negan‐Morrey分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含尺骨冠突骨折的肘关节CR及CT图像,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作为比对,分析CR与CT对肘关节任何部位骨折诊断准确率、肘关节骨折检出率、尺骨冠突骨折检出率及“Negan‐Morrey分型法”诊断灵敏度。结果55例肘关节骨折首诊C R准确诊断骨折33例,诊断不符22例,C R诊断准确率60%;C T 准确诊断54例,诊断不符1例,诊断准确率98.2%, CT对肘关节骨折诊断准确率优于MRCR(礸2=24.24,P <0.05)。以“肘关节骨折中至少检出一处”为标准,CR检出41例,漏诊14例,检出率为74.55%,C T全部检出(100%)。MRC T对肘关节骨折检出率优于C R (礸2=16.04, P <0.05)。仅对尺骨冠突骨折分析,C R检出37例,阴性18例,检出率67.27%,M RC T 全部检出(100%)。M RC T 对尺骨冠突骨折检出率优于C R (礸2=21.52, P <0.05)。尺骨冠突骨折C R分型:I型19例,Ⅱ型12例,Ⅲ型6例,未分型18例;M RC T分型:I型26例,Ⅱ型14例,Ⅲ型14例,未分型1例。与临床分型比较,4例M RC T诊断为II型,而临床诊断为Ⅲ型,2例MRCT诊断为Ⅱ型,临床诊断为I型。尺骨冠突骨折MRCT分型敏感性高于CR( P <0.05)。结论 CR对肘关节骨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诊断准确性不高,对尺骨冠突骨折检出率及骨折分型敏感性低于MRCT ;对CR诊断肘关节骨折尤其怀疑尺骨冠突骨折病例应行M RC T检查,对减少漏诊及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三维重建SSD和多平面重建MPR对成人茎突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对成人茎突测量中各种参数、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 3 6例临床疑为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 ,并进行三维SSD和MPR等图像后处理 ,然后对图像进行测量 ,测得茎突的长度和偏斜角 ,并与X线平片和常规冠状位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 3 6例中 ,MPR图像测得茎突长度超过 3 0mm者 3 3例 ( 91.6% ) ;SSD图像测得茎突向内偏斜角 >2 5°者 2 9例 ( 85 .5 % ) ,向前偏斜角 >2 5°者 2 6例( 72 .2 % )。结论 螺旋CT三维SSD图像测量成人茎突偏斜角非常方便 ,但SSD图像不能测量茎突长度 ,而MPR重建图像测量茎突长度却很容易 ,两者互补 ,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X线平片显示为齿状突骨折或X线平片正常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分别行矢状位、冠状位多平面重组和VR三维重建。结果根据多平面重组及三维重建结果,排除诊断骨折者2例,明确诊断骨折者4例,修正齿状突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者10例;14例骨折病例中,II型骨折(Anderson和D’Alonzo分类)10例,III型骨折4例;齿状突向后移位者8例,无移位者4例,向前移位者2例。结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对明确齿状突骨折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三维成像对髋臼骨折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髋臼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 6例髋臼骨折患者的X线、CT三维成像资料的诊断及分型等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X线平片确诊4 1例(89 13% ) ,漏诊5例;4 6例CT三维成像均明确诊断(10 0 % )。对骨折分型,X线平片正确分型有31例(6 7 39% ) ,CT三维成像正确分型的有4 4例(95 6 5 % ) ,X线平片与CT三维成像分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的意义(χ2 =6 10 ,P <0 0 5 )。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有利于髋臼骨折的正确分型、估计骨折的稳定性与治疗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0T MRI在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TFCC损伤的MRI及X线平片、CT表现。结果 26例X线检查13例阴性,5例茎突骨折,2例桡骨远端骨折,2例月骨坏死,6例尺骨径突阳性征。5例多层螺旋CT扫描,发现骨折或/和骨坏死2例。26例MRI检查中,21例诊断TFCC损伤,其中包括TFCC撕裂或穿孔8例,主要表现为在MRI脂肪抑制序列(STIR)、2D MERGE及T2WI上点状、条片状高信号,在T1WI序列上呈等信号;9例腕部骨折(包括尺骨茎突5例,桡骨2例,腕骨2例);3例三角骨或月骨坏死;8例尺桡骨或腕骨挫伤;10例腕关节腔积液。结论 TFCC形态细小而不规则,损伤时X线平片和CT检查价值有限,MRI多序列多方位薄层图像对显示其损伤及邻近骨质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多模式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与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价值.方法 收集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螺旋CT影像资料,对照术中所见,分析、比较螺旋CT的优势.结果 X线平片2例无法明确诊断,分型错误8例,螺旋CT三维重建组诊断及分型均正确.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能提供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更全面精确的信息,对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