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方法对10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措施。结果并发心肌损害59例患儿不仅具有传单临床特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ECG)、心肌酶等异常表现,经及时治疗和适当的护理均治愈。结论针对传单并发心肌损害,病情发展快,症状隐匿,小儿自述症状的能力差等特点,细致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及相关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收治48例合并肝损害IM与120例无肝损害IM的患儿年龄、性别、主要症状和体征、系统损害、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肝损害IM患儿血小板减少、异形淋巴细胞增加、丙氨酸氨基转换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血清酶学异常、持续发热、中重度肝脾肿大,以及多系统损害发生率较高;而咽峡炎、皮疹和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较低;IM合并肝损害与发病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r=0.127,0.075,P<0.05)。结论 IM合并肝损害表现为持续发热、肝脾肿大、肝酶异常、血小板减少、异形淋巴细胞增加较常见。及时作肝功能等辅助检查,及早发现和干预IM肝损害,有助于减少重症IM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总结2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心肌损害患儿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心肌损害的表现,及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同时做好用药护理、基础护理,重视出院指导,促进患儿康复。经治疗及护理,20例患儿均治愈,平均住院14.5 d。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诊治的儿童传单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传单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外,肝肿大(82%),鼻塞(49%)和双眼睑水肿(29%)较多见;传单肝功改变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各年龄组传单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早期检测EBV-IgM总体阳性率为86%,发生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并发肝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漯河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0例IM并发肝损害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前来我院就诊的IM未并发肝损害患儿9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人口学特点(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特点[症状(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病情]、实验室检验指标[EB病毒(EBV)DNA、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重度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发热持续时间、热峰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EBV DNA、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患儿并发肝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发热、病情严重程度、EBV DNA及白细胞计数等。 相似文献
7.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血常规、生化、免疫和细菌学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率大于10%有25例(54.3%),白细胞计数超过10.0×109/L有20例(43.5%),淋巴细胞比率超过50%有32例(69.6%),红细胞沉降率大于25mm/h有22例(47.8%),异型淋巴细胞比率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有24例(5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有21例(45.7%),胆汁酸异常有20例(43.5%)、γ-谷胺酰转移酶异常有18例(39.1%),患儿组4项肝功能检测指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异常有17例(37.0%)、IgA异常有2例(4.3%)、IgM异常有21例(45.7%)、补体C3异常有18例(39.1%)、总补体活性50异常有10例(21.7%),患儿组IgG和补体C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有25例(45.7%),咽拭子培养细菌感染有6例(13.0%)。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易发生免疫功能紊乱,出现肝脏功能受损,早期联合治疗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47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中入院即诊断为该病者仅33例(70.2%),具有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三联征"的仅28例(59.6%),初诊误诊率达29.8%,予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出院时痊愈42例,好转5例,平均住院天数9d。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症状、体征多样化,不典型病例在临床逐渐增多,早诊断早治疗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诊治的168例IM惠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IM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66例(98.8%)、咽峡炎150例(89.3%)、颈淋巴结肿大142例(84.5%)、肝肿大126例(75.0%)、脾肿大87例(51.8%)、双眼睑水肿82例(48.8%)、严重鼻塞及张口呼吸56例(33.3%)、皮疹39例(23.2%);168例IM患儿白细胞总数均升高,其中112例10×109/L~20×109/L,淋巴细胞及变异淋巴细胞数升高;IM肝功能变化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占86.3%(145/168);139例痊愈,28例好转,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 IM是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对于急性起病、进展快、肝功损害重、多系统损害者,应注意EB病毒(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分期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85例IM患儿按我国现行儿童年龄分期分为婴儿期组l例、幼儿期组20例、学龄前期组44例、学龄期组18例和青春期组2例,但由于婴儿期组和青春期组样本数少,故着重对其他3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5例男女比1.93∶1,中位年龄4.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颈淋巴结增大、咽峡炎、扁桃体渗出物、鼻塞、打鼾、眼睑水肿、肝脾增大.学龄前期组与学龄期组扁桃体渗出物发生率较幼儿期组明显升高(P均<0.05).46例(54.12%)白细胞增多,49例(57.65%)淋巴细胞>0.50,36例(42.35%)异型淋巴细胞>0.10,24例(28.24%)血红蛋白降低,46例(54.12%)C反应蛋白(CRP)升高,23例(27.06%)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8例(32.94%)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幼儿期组、学龄前期组CRP升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学龄期组(P均<0.05).并发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10例,年龄均<4岁.结论 儿童IM的某些临床特征与发病年龄有关,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白细胞VCS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Coulter LH 750血液分析仪对40例儿童IM患者(EBV-IgM阳性)和4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分析,获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VCS(mean channels of cell volume,conductivity and scatter)参数.结果 儿童IM组的中性粒细胞体积的平均检测值(MNV)和单核细胞体积的平均检测值(MM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7.42±9.24/142.54±3.86;190.91±10.10/168.54±3.32),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而单核细胞光散射的平均检测值(MMS)和淋巴细胞光散射的平均检测值(MLS)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81.19±5.06/90.42±2.25;50.05±4.57/71.13±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析,儿童IM组的诊断中,当MLS的cutoff=63.25时,它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 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中,白细胞VCS参数的MLS是一种快速诊断的最佳指标,能使临床医师对患者及时地予以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总结2006年~2009年收治的6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绝对卧床休息、发热护理、饮食护理、输液护理和防止交叉感染.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情复杂,患儿易发生多脏器功能受损而危及生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 ei 指数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合并心肌损害儿童左心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 检测并比较 IM 合并心肌损害患儿96例(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40例(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及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E/A )比值、左心室等容收缩时间(ICT)、等容舒张时间(IRT)、射血时间(ET),计算Tei指数。结果 观察组EF、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左室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大(0.48±0.09vs0.39±0.08,P <0.05),且Tei指数与EF、E/A无显著相关( P >0.05)。结论 IM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存在心脏整体功能异常,Tei指数能简便、敏感检测其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器官损害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有利于减少临床漏诊与误诊。【方法】对本院儿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岁发病53.1%,临床以发热(90.8%)、颈淋巴结炎(91.8%)、咽峡炎(87.8%)、肝脏肿大(68.4%)、脾脏肿大(60.2%)为主要表现。肝功能损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病程中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程度和EB病毒VCA-IgM阳性与否与疾病的病情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关系;发病年龄是重要的高危因素,发病年龄越大,血小板计数降低,肝功能损害和心肌酶异常更明显。【结论】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多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但并发症常见且多样,可累及多种器官,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