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完善对检验科的各项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减少检验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方法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完善各种制度,加强对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管理意识,加强检验科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职业防护。结果提高了检验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加强了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的管理,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结论加强检验科的各种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医院感染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从疾病隔离系统角度探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根据疾病的各种隔离系统特点并结合国内外的调查结果,提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的技术措施,即医务人员应该执行标准预防和按病隔离相结合的隔离系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职业感染风险。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王雪芳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39-139
医院内感染(简称NI)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针对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检验科中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方法。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同时还要建立检验科医务人员的健康登记表。添置一批新的设备和检验仪器,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消毒。医务人员要及时对检验科的环境进行消毒和对报告单进行消毒处理,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结果: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相关的管理方法,使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大大地得到控制和减少,进而使得检验科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结论: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避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非常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规范基层医院对呼吸道传播疾病各环节的管理和预防控制。方法采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感染科的建设、重点人群监测和管理、规范消毒隔离措施、重视人员防护、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就诊过程中,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未发生院内的交叉感染,提高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结论基层医院采取各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对保障患者就诊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是衡量医院管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儿科是各种病原体高度集中的场所,尤其是最近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更加使儿科门诊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因此做好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尤为重要.方法 现对院内感染的管理进行了总结:(1)加强管理、定期培训考核;(2)建立完善的预分检制度,预防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3)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规范手卫生;(5)控制环境污染:(6)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正确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7)重视护士的身心健康.结果 要做好这项工作,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组织领导和知识培训是前提;做好医院感染的监控工作是重要手段;实行儿科单独挂号先行预分检制度,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加强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规范手卫生.控制环境污染,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则是关键.结论 控制好儿科科室感染才能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儿安全、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7.
牛泉颍 《当代医学》2009,15(22):22-22
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针对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防止检验过程中致病微生物对检验人员及环境的污染,加强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方法 ①组织保障、规章制度健全;②加强培训,加大医院感染教育力度,通过院感知识讲座、观看录像、岗前培训等方法 提高人员素质;③根据各实验室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及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流程;④检查落实,定期点评.结果 加强了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及手卫生依从性.结论 有效预防与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9.
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消毒隔离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对2006年各季度医疗质量检查中消毒隔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消毒隔离尚存在诸多不足,将从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强化管理等方面抓消毒隔离管理。结论:消毒隔离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重在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院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隔离工作是医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各种消毒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出台,医务人员对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尤其近几年基层医院不断规范各种消毒制度,消毒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离规范和标准仍有一定的差距,笔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医院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存在着诸多问题,规范医疗器械不安全行为,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和预防医务人员职业感染.方法 分析器械消毒与清洗主要危险因素,了解医院职业感染的高危人群和常见疾病,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完善医院消毒质量管理指标.结果 加强器械灭菌前后的质量控制与措施,完善器械灭菌前后程序;改善清洗方式;正确使用清洁剂;统一消毒剂;实施标准预防.结论 完善了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保证了医疗质量安全;规范了医疗器械操作程序,建立了锐器伤监测,医务人员无发生职业暴露,无传染病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强医院洁净手术部感染的预防与管理,抓好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建立组织,人员培训,完善制度,加强各种监测,找出不足,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和总结。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将各项监控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加深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了手术部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吴敏 《中外医疗》2012,31(6):141-141
通过多年来对手术室工作、管理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笔者认为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是医院内感染管理的重点,是提高患者手术安全,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关键。手术室每一位医务人员只要加强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消毒隔离知识,严格无菌观念,就能有效的减少甚至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李婕 《基层医学论坛》2011,(Z1):113-114
目的探讨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从发热门诊的建设布局;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消毒隔离管理等各方面综述发热门诊的管理现状。结果完善发热门诊的建设;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健全制度、流程、岗位职责;严格消毒隔离管理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结论发热门诊的设立和加强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是防控SAR S、禽流感、甲型H 1N 1流感疫情等烈性传染病,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手卫生,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急诊科对传染性疾病消毒隔离的管理。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本院急诊科传染病的种类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急诊就诊人数27851例确诊传染病共7种4002例。结论急诊科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各项制度措施要落实到人员,要加强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意识。要做好隔离病房的消毒隔离。做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本年度没有发生职业暴露及病人间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7.
李露 《当代医学》2009,15(30):27-27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照《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设计规范建筑布局及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强化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严把消毒灭菌质量关,严格落实灭菌效果检测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结果提高了全科室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结论规范的布局与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消毒供应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医院感染的对象不仅仅是患者,也包括医护人员、医技人员、后勤、行政人员及探视人员等,医院内感染直接危害工作人页的健康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消毒隔离意识,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成立并完善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避免引发医院内外交叉感染,确保病人就诊安全,控制传染病传播.方法 从发热门诊的建设;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消毒隔离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发热门诊的管理现状.结果 完善发热门诊的建设;对全员工作人员进行院感防控知识的培训;健全制度、流程、岗位职责;严格消毒隔离管理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结论 发热门诊的设立和加强发热门诊的医院感染管理是防控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烈性传染病,控制传染源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易引起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为了确保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控制结核病传播,本文对控制结核病传播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健全的结核感染预防控制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执行消毒隔离技术,合理布局,加强各类人员的管理和感染预防宣传教育,可有效避免结核病在院内的感染和扩散。只有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