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患儿 :男 ,7岁。以“右环状韧带重建术后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2年”于 1999年 6月 2 0日入院。患儿 2年前玩耍时不慎摔伤右肘部 ,X线片示右桡骨小头脱位 ,伤后 1个月在外院行切开复位 ,碳素纤维重建环状韧带术 ,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恢复尚可 ,但前臂旋转功能严重受限。术后半年拍片示右桡骨颈处与尺骨骨性融合 ,桡骨颈变细 ,桡骨小头向外成角发育 ,肱桡关节脱位征象明显。入院后行右尺桡骨上端骨性连接分开术 ,桡骨上端截骨矫正术。患儿 :女 ,12岁。以左前臂孟氏骨折术后肘关节屈曲旋转受臂 3年”入院。患儿 3年前左前臂摔伤 ,诊为右尺骨上端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肘关节脱位并肘部骨折的损伤机制、形态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骨科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2例肘关节脱位并肘部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3.6~12.0岁,平均7.6岁;受伤时间6h~32d,平均3.5d。按肘关节脱位方向分为后侧脱位6例,后外侧脱位4例,前侧脱位2例;12例均为高能量损伤所致,伴前臂暴力旋转性损伤,其中5例为车祸伤,4例为高处坠落伤,2例为电动机皮带绞伤,1例为洗衣机绞伤。12例均行手术治疗,复位肘关节,骨折用克氏针或张力带钢丝固定,修复肘关节侧副韧带。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3个月,平均13.5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稳定性好,肘部骨折骨性愈合,无肘关节再脱位;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伸屈活动度为90°~145°,平均125°,旋转活动度为85°~155°,平均130°,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4例,优良率91.7%(11/12例)。结论儿童肘关节脱位多由高能量损伤及前臂暴力旋转性损伤所致,极易合并不同类型的肘部骨折和严重的肘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应积极手术治疗,恢复肘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重建肘关节的稳定性,恢复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3岁。半年前不慎从床上坠落,左手着地,约1小时后左肘部开始肿胀,伴左腕不能背伸。第2天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拍X线片检查未见骨折及脱位,未作处理,建议观察。左肘部肿胀于14天后逐渐自行消退。伤后半年左腕背伸一直未见恢复。因左肘部外伤后伸腕、伸指功能障碍6个月,于1998年2月5日入我院。体检:左肘关节未见畸形,左腕下垂、前臂旋前畸形,伸腕力弱并向桡侧偏斜,无伸拇、伸指活动,虎口区皮肤感觉正常。肌电图检查:左桡神经神经原性损伤。X线片示:肘关节解剖关系正常,未见骨折和脱位。入院诊断:外伤性桡…  相似文献   

4.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继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外髁骨折之后较多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在大年龄儿童中尤其多见,肱骨内上髁受到前臂屈肌的牵拉而撕脱,可伴肘关节脱位。其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的严重程度较肱骨外髁骨折及髁上骨折轻,因此肱骨内上髁骨折较少受到重视。本文对本院手术治疗的肱骨内上髁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肘部隐性骨折发生率,预测肘外伤后肘关节肿胀。方法有确切肘外伤史伴肿胀、且无明显X线骨折征象儿童46例。伤后均摄肘关节前后加屈肘90度位侧位片。观察肘尺桡侧软组织肿胀及前后脂肪垫征发生情况。病例均行肘部石膏固定。伤后平均22.2d,复查摄片评估骨膜反应或骨痂证实骨折的类型。结果有骨折迹象33例(71.7%)。46例中单X线征象与骨折关系:前脂肪垫征36例次(骨折发生26例),后脂肪垫征26例次(17例),肘尺侧软组织肿胀30例次(23例),肘桡侧软组织肿胀9例次(5例)。33例隐性骨折与肘部影像关系:前后脂肪垫征加肘尺侧软组织肿胀17例骨折,发生率82.3%;前后脂肪垫征加肘尺桡侧软组织肿胀3例,骨折发生率66.7%。前脂肪垫征加肘尺桡侧软组织肿胀4例,骨折发生率75%;前脂肪垫征加肘尺侧软组织肿胀6例,骨折发生率83.3%;余肘部影像13例次(骨折9例),骨折发生率69.2%。结论肘外伤患儿中,前后脂肪征可提示肘部隐性骨折;肘尺桡侧软组织肿胀,也是提示肘部隐性骨折的重要参考依据。肘关节肿胀愈明显,隐性骨折可能性愈大。  相似文献   

6.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上海  唐德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5):1036-1036,1040
患儿,男,12岁,3个月前不慎摔伤右手,当即感右肘部疼痛、迅速肿胀,活动受限,诊断为右肱骨骨折。行手法复位后,石膏夹板固定,1个月后自行拆夹板,约20 d后骨折处局部肿胀并渐加重,10 d前肘部开始疼痛并渐加重。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肱骨远端恶性肿瘤收住院。查体:体温36℃,脉搏7  相似文献   

7.
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35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应用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盂氏骨折的临床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采用Boycl切口,显露尺骨上段,肱骨头及脱位的桡骨头,将尺骨上段楔形截断,将桡骨头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并矫正尺骨成角及短缩畸形,用钢板固定。术后X线摄片随访。结果35例截骨部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元畸形愈合,随访9~24个月,桡骨小头与肱骨小头关系均已恢复,肘部功能全部改善。合并桡神经损伤者均恢复神经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术后3个月。结论应用尺骨截骨矫形术治疗儿童陈旧性盂氏骨折,能矫正前臂及肘部畸形,恢复肘关节功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儿童肘关节脱位合并肱动脉损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肘关节脱位少见,合并肱动脉损伤更为少见。本文报道2例:例1:男,13岁。弹花机绞伤右前臂14小时。检查:右肘及前臂畸形,肘前及前臂数处伤口,尺、桡动脉搏动消失。X线片:右肘后脱位,尺、桡骨近端双骨折。麻醉下行骨折髓内钉固定,关节复位。肱动脉于分支上方2cm处横断,行对端吻合。桡动脉于桡骨骨折处挫断,结扎。石膏固定10周。随访1年,伤肢循环及功能正常。例2:男,12岁。弱智,2m高处坠落。半小时后来院。检查:右肘及腕畸形,肘前内侧两处伤口,手掌桡侧感觉减退,桡动脉搏动消失。X线片示:右肘后脱位…  相似文献   

9.
儿童隐匿孟氏骨折致桡骨小头迟发性脱位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氏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骨折,但由于儿童骨骼及韧带的生理特点,隐匿性孟氏骨折致桡骨小头环状韧带损伤,临床诊治失误导致迟发性桡骨小头脱位.1985年4月至1995年6月,笔者诊治7例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儿:女,10岁。因左前臂短小伴左肘关节畸形8年就诊入院.既往无外伤史。1岁时,左肘关节后外方出现突起包块,质地较硬,3岁后畸形加重,在前臂出现弯曲,且较右前臂短小,影响生活。检查:左前臂较右前臂短小,左肘关节后外方有突出的包块,左腕关节轻度尺偏,左肘关节及腕关节无压痛,但被动活动受限。左手无畸形,左手屈指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肘部损伤后肘外翻畸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积极有效地治疗儿童肘部损伤后发生的肘外翻畸形,对肘外翻发生的原因、预防和治疗进行讨论。本组共26例,肘部损伤时年龄2~14岁(平均7.5岁)。儿童肘部损伤为肱骨外髁骨析14例,肱骨外髁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1例,肱骨髁上骨折8例,肱骨内髁骨折1例,桡骨小头脱位2例。肘关节提携角20~45(平均28)。合并创伤性尺神经炎19例,创伤性关节炎7例。19例合并创伤性尺神经炎作神经松解前移术,平均随访6.6年,优良率88.2%。5例肘外翻作肪骨髁上截骨术,平均随访9.4年,肘关节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延误诊治、复位固定不良是儿童肘部损伤后发生肘外翻的原因。早期诊断、及时准确复位和确切固定是减少肘外翻发生的重要措施,对有移位的骨折的反复手法复位可加重骨骺损伤。8岁以上严重肘外翻畸形可作肱骨髁上截骨术矫正,合并创伤性尺神经炎应早期作尺神经松解前移术。  相似文献   

12.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其发生率占肘部骨折的首位,肘内翻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上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尤其是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和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我院自1998年以来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58例,现结合临床对有关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儿童"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35例“不可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一种特殊的闭合整复方法。证明非手术方法可以治疗此种骨折。方法:35例“不可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平均年龄7.2岁,平均随诊2.7年。整复方法为屈肘30~50°位非牵引状态下有限制的轻柔抖动前臂,或控制上臂近端后仍在30~50°位沿前臂方向逐渐纵向牵引,使近骨折端脱出“纽孔样”束缚而获得复位。结果:34例患儿恢复正常的肘关节功能,5例遗留肘内翻(占14%),16例合并神经损伤均在短期内恢复。未发生Volkmann缺血挛缩。结论:应用此种保守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的复位,避免了手术对肘部造成的损伤,并可在较短时间内使肘关节恢复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孟氏骨折并肘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儿童新鲜闭合性骨折(3周以内)21例,按Bado分型:型11例,型7例,型3例,采用先整复肘关节的脱位,再行骨折端复位的整复原则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结果经6个月~4年,平均随访18个月,按功能评定:优16例,良5例。结论儿童新鲜闭合性孟氏骨折并肘关节脱位治疗首选手法复位,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儿童肱骨远端骨折后遗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上肢骨折中,肘部损伤最多见,而其中大部分是肱骨远端骨折或骺损伤,约占小儿全部骨折的5%~10%。由于儿童肘部解剖复杂,具有多个骨化中心,且出现时间早晚不一,损伤后常易漏诊和误诊,因此骨折并发症多见,常遗留肘关节畸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Monteggia Ⅳ型骨折 (Bado’分型 )的定义、损伤机制及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 1991~ 2 0 0 0年间收治的 9例儿童桡骨头脱位伴前臂双骨折或多节段骨折病例的相关资料。桡骨头均向外或前脱位 ,分别伴尺桡骨近 1/ 3骨折、中 1/ 3骨折、远 1/ 3骨折、尺桡骨远 1/ 3骨折和尺骨近 1/ 3骨折、桡骨远 1/ 3骨折和尺骨近 1/ 3骨折 ;均用手术复位 ,分别内固定桡骨、桡骨及肱桡关节、尺骨及肱桡关节、尺桡骨 ;随访 6个月以上 ,无筋膜间室综合征、感染、骨化性肌炎、神经损伤 ,无骨不连、生长障碍、骨性连接、肘内外翻 ,无上下尺桡关节不稳及再脱位或骨折 ,2例患儿残留旋转 5°~10°受限 ,屈伸约 15°受限。结果 按Morrey系统评定 ,好 7例 ,一般 2例 ,差 0例。 结论 儿童Mon teggia Ⅳ骨折 (Bado’分型 )的定义为桡骨头脱位伴前臂双骨折或多节段骨折 ;由肘过伸、前臂过度旋转受力所致 ;手术复位内固定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漂浮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受伤的机制及病理解剖的类型,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漂浮肘的疗效。方法 对1996年到2001年间的13例儿童漂浮肘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8例,女5例。平均年龄7岁。桡骨骨折13例,尺桡骨双骨折10例。桡骨骨折中9例为骨折断端完全分离,2例为Salter-HarrisⅡ型骨折,2例为青枝骨折。肱骨髁上骨折中8例为GartlanⅢ型,4例为Ⅰ型,1例为Ⅱ型。1例患儿有正中神经损伤。对Ⅱ、Ⅲ型的肱骨髁上骨折和移位的桡骨远程骨折,在直视下行手法复位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血循环。结果 按修订Flynn表对疗效作客观的评价。11例患儿前臂旋转和肘关节的功能正常,1例患儿有11°关节欠屈,8°前臂旋转受限。1例患儿有20°关节欠屈,15°前臂旋转受限。正中神经损伤的患儿,4个月后完全恢复正常。无肘内外翻畸形,无感染。本组患儿普遍有关节囊松弛。结论 在良好的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飘浮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院骨科自1988年1月~1992年12月在急(门)诊诊治儿童桡骨头半脱位159例。本文就损伤机制和诊断依据作一探讨。临床资料本组159例中,男81例,女78例。年龄10个月~6岁,脱位2次11例,脱位3次4例,其余均为脱位1次。左侧81例,右侧78例。复位方法术者面对患儿,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另一手握住患肢肘部,并将拇指按放在烧骨头处。轻轻屈肘,握住腕部的手将前臂旋后,按放在桡骨头的拇指可感到一种弹跳感,再将前臂旋前、旋后数次,感到旋转自如。患儿即停止哭吵,并始臂持物。治疗结果本组复位时出现弹跳感169例次;不出现弹跳感9例次。讨论…  相似文献   

19.
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2年7月-2003年12月,25例儿童肘部骨折应用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或棒固定,对其手术方法、骨折愈合、功能恢复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0-24个月)。所有骨折均于4周内达到临床愈合。1例肱骨髁上骨折因可吸收棒穿于皮下引起疼痛,妨碍关节活动,于术后6周拔除,恢复良好。1例肱骨内上髁骨折予可吸收螺钉固定,为保持骨折复位稳定,术后伸肘位石膏固定3周致关节僵硬,经CPM被动活动锻炼后肘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其余病例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关节活动良好,无畸形发生,也未见局部无菌性反应。结论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可靠有效,近期随访效果满意,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0.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并肘外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不愈合并肘外翻畸形 ,多为早期对肱骨外髁骨折处理不当所致。常因尺神经炎、远近尺桡关节不稳及肘关节退行性变而影响肘部功能。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及矫正外翻畸形 ;而恢复肘部正常解剖结构则是很困难的[1] 。现对我院收治13例的疗效和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组共 13例 ,男9例 ,女 4例。受伤年龄 4~ 11岁 ,平均5 .4岁。右肘 8例 ,左肘 5例 ,均由外伤所致。分类 :旋转和翻转移位型 (内翻型 ) 9例 ,侧方移位型 (外翻型 ) 4例。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 1、2年 ,最长 5年。肘关节畸形情况 :肘关节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