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康复护理要点,总结分析了59例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经验。良好的康复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方法:对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60例在术后5。10天扶拐下地活动,平均8天;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本组病例中有40例得到随访,术后2~4.5个月(平均3月),恢复患肢术前的功能状态。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是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卧床并发症的较好治疗方法;术中外旋肌及关节囊的修复、人工关节松紧度的调整是恢复患者早期髋关节活动及防治术后脱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我院2001年1月-2010年8月年期间7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术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加强营养,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问题进行康复护理.术后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72例患者获随访,时间为12-72个月,基本恢复伤前功能.结论:生活自理,Harris平均88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不同关节置换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并对手术技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东莞市石碣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均能取得良好效果,治疗有效率均较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少,但手术时间长,故临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龄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其中3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术后2~5周恢复行走能力,随访半年发现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达9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随访时间2年以上并判断疗效。结果:术后96例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96分,优良率95%~98%,患者术后无需止痛药治疗,83%患者髋功能良好,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周围再骨折。结论: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靠方法,骨水泥固定技术的运用可能是骨质疏松患者术后髋痛发生率很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作为老年人常见的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缺血坏死日益增多,非手术治疗及各种内固定治疗均有较高的失败率。人工关节置换术已日臻成熟,对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有良好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得到迅速推广。我院自2000年9月以来,共行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3例,为总结经验现就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8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手术过程、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并对手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结果:83例患者资料完整,并均在术后接受长期随访,无一例遗漏。83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复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随访半年后,有67例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结论: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较好,患者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  相似文献   

9.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良好的护理[1]。系统的康复指导对缩短患者疗程,减少并发症,尽量恢复关节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现将康复护理体位报告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情况。方法纳入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1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把2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和随访3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97.14%比对照组8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优良率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浅析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方法:对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人工关节进行置换术,总结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在经过上述治疗后,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都比较少,术后患者健侧肩关节ASES评分系统60-80分,平均(71.5±4.8)分;患侧肩关节20-40分,平均(29.5±5.5)分.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肩关节功能评价随访结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濮阳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5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5.71%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简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取得较佳的近期效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较佳,安全性高,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术与AO加压空心螺钉术治疗老年人有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8例有移位的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病例分为A、B两组。A组为人工关节置换组,B组为AO加压空心螺钉治疗组。AO加压空心螺钉治疗组(内固定组)随访平均41.7个月,随访人工关节置换组平均40.3个月。结果:A组术后优良率为82.9%;B组内固定组优良率为57.1%。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为19.5%;B组为42.9%。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和AO加压空心螺钉均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办法,但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优于AO加压空心螺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体会。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并改善老年内科疾病,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优19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防止并发症,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5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8-42个月,平均30.2个月。结果:根据患者主诉、关节功能及X线所见评定疗效。内固定组优良率70%,全髋置换组86%。全髋置换组总体疗效好于内固定组。结论: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都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两者各有不同的适应症。在技术力量和患者经济状况及全身情况许可的条件下,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取得更优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其住院情况及术后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8月)随访,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优34例,良10例,可例,优良率91.7%.结论:髋关节置换术配合中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各3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观察指标(术中失血量、术中用时、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方案治疗各有利弊,全髋关节置换术虽然疗效显著但创伤较大、应激反应较强,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76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从术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结果:2组病人经过1—3.5年,平均2.5年的随访,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中远期的并发症多,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临床疗效好。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可以改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远期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期间选我院选我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所有的患者均给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随访一年后观察效果。结果:100例患者治疗效果评分:优良(≥80分)90例,占90.00%;尚可(70-79分)6例,占6.00%;差(〈70分)4例,占4.00%。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髋关节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