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山 《家庭医学》2007,(19):18-18
吴老因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四处打听“双降”良方。一天,吴老早晨在公园锻炼时,见一老者用手在擦一侧的颈项部,便好奇地上前询问。那位老者告诉他,这叫按摩桥弓穴,可以降血压和降血脂等。吴老闻言,立竿见影学用起来。正当他两手猛烈按擦两侧的颈项部(桥弓穴)时,突然晕厥过去。要不是那位老者急打手机呼叫“120”,吴老可能就要到马克思那里去“报到”了。  相似文献   

2.
吴老年近古稀,去年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身高由年轻时的1.75米压缩为1.68米,少了7厘米。吴老每年都体检,一般情况下,他只注意体重是否“超标”,而对身高却不甚重视,经常随便报个数字填上。  相似文献   

3.
故事: 吴老自从被诊断为糖尿病足之后,就被医生告之,洗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给自己造成伤害。平时最喜欢用热水泡脚的吴老从此受到了老伴的看管,每天洗脚水都由老伴调试,在吴老感觉中,水温突突的,一点儿都不过瘾。  相似文献   

4.
故事:吴老自从被诊断为糖尿病足之后,就被医生告之,洗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给自己造成伤害。平时最喜欢用热水泡脚的吴老从此受到了老伴的看管,每天洗脚水都由老伴调试,在吴老感觉中,水温突突的,一点儿都不过瘾。吴老心里总是感觉不服气,这脚丫子看上去挺好的,怎么就不能用热水泡了呢?  相似文献   

5.
晓耀 《现代养生》2008,(3):39-39
四川省都江堰市大观镇大通村4组的吴玉辉老人,生于1906年2月26日,整整102岁了。在少年时,老人正处于“女是外人,读书无用”之时,所以吴老从未上过一天学,至今也不识字。14岁时,吴老与18岁的罗洪兴结了婚,一生共育有两女一儿。老人随儿子、儿媳生活至今。老人健康长寿活过百岁,是如何养生的呢?  相似文献   

6.
美术大师吴冠中不但是一位大师,更是一名"伯乐"。他育人无数,又以独到的艺术眼光相人几多。著名书画家翟德年就是被吴老看重的一个晚辈。他为吴老创作了七言联:"叛逆之中贵师承,点线之间意纵横。"也是吴老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7.
几次想去看望吴祖光先生,感觉总拿不出勇气来。并不是不想念吴老,只是因为我这些年来始终是与新凤霞老师交往的,凤霞老师去世后,几次与吴老相见,他的话题总离不开爱妻。一回忆那些难忘的往事,吴老总免不了伤心落泪。这便是我没勇气去看望吴老的缘故。 对于自己景仰的文坛前  相似文献   

8.
一次”大病”使91岁的耄耋老人吴英恺院士感到了健康的可贵。吴老的“百岁工程”堪作老年人身心保健的指南。对于人们的保健意识、医德医风。以及老百姓的看病.吴老也有很多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健康大视野》2009,(16):33-34
吴老精神矍铄、神清气爽,提到养生,他说,注意养神、调节七情、珍惜精气、节戒色欲,保护脾胃、饮食有节、重视运动、勿使过度,就是健康行动的细则。  相似文献   

10.
吴纪祖主任医师是吴门医派昆山郑氏妇科第二十九代传人,昆山市首届名老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吴老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四十余载,对各种妇科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见解,尤其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治疗吴老强调分期论治、审证求因,在继承先贤经验上发扬创新,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诊治规律和验方,运用于临床,效如桴鼓。笔者有幸跟师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吴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20日适逢本刊顾问、原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技术顾问吴振球主任医师的寿辰。吴老多年来为化工系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化工部及上海市政府先后授予先进称号,1979年叉评为市劳动模范。他一生勘奋努力,虽至耋耋之年,仍在发挥余热,令人敬仰。现正好有赵金垣教授来稿为吴老祝寿,特全文刊登,亦同表编辑部的祝贺。  相似文献   

12.
新春伊始,我们在一幢单元公寓里,拜会了天津市职防战线上知名的老专家一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中毒科主任医师吴学霖主任,他虽已64岁高龄、两鬓斑白,却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见到吴老这样健康,我们愉快地说:“您真是越来越年青了。”吴老深有感触心情激动地说:“新的一年又开始了,看到天津、这海河之滨上的一颗明珠,这也是我国建设事业发展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再忙也要健身 忙,被吴老视为十分正常的现象.而且他特别推崇“忙”。他的社会活动不少,又要主编刊物,还得写书、带研究生。他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一是躯体要动,二是脑子要动。人就怕体力不动停下来、脑子不动停下来.这样很快就会显出衰老迹象。  相似文献   

14.
医者仁心,感动中国 这是2012年的岁末,感谢我的同行、《科技日报》唐先武主任的引见,在上海,我见到了我国医学界泰斗级人物、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对这次见面期盼已久,所以,推开吴老办公室门的那一刻,心情很是激动.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吴老的颁奖词在心里已经重温了数遍: 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  相似文献   

15.
听说按摩桥弓穴可以降血压和降血脂,吴老立竿见影学用起来。正当他两手猛烈按擦两侧的颈项部(桥弓穴)时,突然晕厥过去……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月9日是吴孟超生命中一个辉煌的日子,这一天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大奖和500万元奖金。1月13日,刚从北京回到上海的第二天,吴孟超就又回到了他的手术台旁。吴孟超,84岁,中科院院士,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1922年生于福建,后来旅居马来西亚。18岁只身回国从医,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神奇的双手吴老有一双神奇的手,这双手的故事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如果病人肝脏有出血的症状,只要他的手伸进去就可以捏住血管止血。其实也并不神奇,只是因为吴老对解剖的熟悉程度非比寻常,因此能直接找到肝脏的大血管,并用手按压止血。由于长期为病人做手术,吴老的手有一个指头是向外歪的,而且非常明显,那个指头便是拿手术刀要用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吴文尧教授临床善于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脾胃病。吴老认为伤寒六经是对人体脏腑经络六大系统病理变化的概括。故现将其六经辨证思路作初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著名语言学家吴宗济今年已是101岁的高龄。如果你有机会进入他的书房,就能看到在他的书柜里放满了分类而藏的书籍,书桌上还放了一台液晶屏的电脑。这些摆设无言地向来访者表明:书房的主人还在辛勤地工作着。是的,吴老虽然已步入期颐之年,但行动依然矫健,且精神矍铄,浑身上下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9.
65岁的吴老再婚了。再婚伊始,吴老原已不断消退的性欲重获新生,他不顾自己身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生活次数较频,后来就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20.
吴老是一位退休教师,今年70岁了。晚间外出散步,因光线较暗,下台阶时踩空跌跤。当即感到左侧臀部疼痛,但仍能坚持拄着拐杖回家。吴老想看来问题不大,不过一般扭伤,不必惊动家人去医院,就到附近药店购来伤膏药外贴,跌打损伤丸口服。就这样治了半个月,疼痛症状仍不见好转,只得到医院来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