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皮肤病症循证等级针灸病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针灸治疗皮肤病症的临床疗效,为皮肤病症循证等级针灸病谱的划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以PubMed、Ovid、Cochrance图书馆、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为检索源,全面收集针灸治疗皮肤病症临床试验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价效应量并根据证据等级划分针灸病谱等级.结果 获得针灸治疗皮肤病症临床试验中文文献1149篇、英文文献3篇,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献224篇,符合纳入标准随机对照试验56项,共涉及11种皮肤病症;依据效应量分析结果及文献质量情况,得到强证据4项、中证据10项、弱证据15项.结论 初步获得皮肤病症循证等级针灸病谱为,肯定有效病谱:痤疮(囊肿型)、慢性荨麻疹、神经性皮炎(局限性);很可能有效病谱:黄褐斑、鸡眼、皮肤瘙痒症;可能有效病谱:斑秃、湿疹、银屑病、白癜风、褥疮.  相似文献   

2.
"阿色穴"是一类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效穴,是以患者局部皮肤色泽明显改变处作为针灸治疗部位。通过检查患者相关体表经络穴位反映,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古籍中早有记载,但将局部体表皮肤色泽改变作为研究重点,并以此种反映点作为特殊腧穴进行针灸治疗的验案在现代针灸临床中鲜见。笔者从"阿色穴"的命名由来、取穴方法等方面对"阿色穴"进行探析,并以验案证之,为针灸临床诊治方法提供一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温针灸又称针柄灸,是艾灸和针刺结合的治疗方法。该疗法主要用于治疗腹痛、腹泻、痛风、胃脘痛、关节痛、骨质增生、腰腿痛等~([1-2])。但是,在温针灸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皮肤烫伤,影响治疗效果,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笔者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其发生皮肤烫伤的原因,并根据原因制订并实施相关护理对策,有效降低温针灸烫伤的发生率。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信宜市人民医  相似文献   

4.
针灸淬刺法治疗皮肤赘生物冷玉琴,武秀萍关键词皮肤赘生物,淬刺法淬刺是将针用火烧赤刺之,又称之为火针,可用以治疗60余种疾病。我们用针灸淬刺法治疗皮肤赘生物等方面的疾患149例,318个皮肤赘生物及色素痣。疗效显著,现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4...  相似文献   

5.
针灸美容     
针灸美容就是从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念出发,以针灸方法为手段,通过对局部皮肤及穴位的刺激,达到养护皮肤,美化容颜,延缓衰老,治疗面部皮肤病为目的的一种方法。具有简便易行,无毒无害,安全可靠,效果迅速,适应症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卡他一  岗卫娟 《针刺研究》2006,31(5):279-279
1引言日式针灸有什么特点?很多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但是很难给予答复,因为在日本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针灸临床和理论。如果试图概括日式针灸的特点,我认为必将是针灸治疗中触诊的重要性。在检查过程中,针灸师触摸病人的皮肤以感知其状况,并以此确定治疗穴位及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针灸师继续触摸病人皮肤以了解所有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水平来调整或结束治疗。我认为这种不间断的触诊过程是日式针灸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日本,触诊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不幸的是,这些触诊技术正在从西医学及中医学中消失。日本针灸师通过触诊病人皮肤、结缔组…  相似文献   

7.
采取体外刮拭皮肤药物渗透、针灸、药灸和内服补肾生骨药物,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刮拭体外皮肤进行中药的药物渗透[4],用来修复受到损伤的五脏六腑,再经过针灸、药灸和内服补肾生骨的中药,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隐形针灸治疗颈椎病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形针灸是应用康复芯片,依据中医针灸经络原理,通过皮肤表面刺激穴位,调节经络脏腑功能、气血阴阳,达到治疗保健作用的针灸方法.2007年4月以来,我们用隐形针灸治疗颈椎病2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灸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都支持针灸治疗有特异性的组织和细胞靶点。除了已知的神经和血管等固定组织外,笔者通过分析皮肤其他常驻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提出皮肤肥大细胞较符合针灸的移动靶点,并提出针刺的仿生原理假说,以解释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愈合系统对针刺反应的生物学原理。皮肤肥大细胞在人体分布呈"行于端,聚于窍"的特征,其密度与穴位密度及微针系统高度相关。这些证据都支持肥大细胞是针灸的移动靶细胞,可解释针灸的部分现象及原理,还可作为穴位组织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10.
带状疱疹、荨麻疹、痤疮、斑秃和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治疗多以中西药物外用、内服为主,针灸治疗者较少。笔者经临床观察,针灸治疗效果肯定且无任何副作用,临床值得推广宣传。本文搜集病例全部单纯使用针灸治疗,未使用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以下介绍针灸对这几种病的治疗。诊断标准以《皮肤性病学》第6版教材为依据,疗效标准自拟。  相似文献   

11.
温针灸又名针柄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疗法,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寒湿痹等痛证和虚寒性疾病的治疗,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但目前临床应用该疗法仍存在诸多不足:艾条燃烧时艾灰易散落灼伤、烫伤皮肤;艾条燃烧的温度不可控,皮肤有灼痛感;艾段过重,故较细、较短的毫针不能应用本疗法。此外,若针刺治疗的穴区不适宜深刺、穴区皮肤较为浅薄,或者平刺、斜刺亦无法直接运用温针灸。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俗称"蛇丹"、"蛇串疮"、"蜘蛛疮"、"缠腰火丹"等。是一种以皮肤出现成簇水疱、痛如火燎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确切、方法多样,文章将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各种方法做以总结,以期为临床选用方便、合理、有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欧阳群,原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针灸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治疗皮肤疑难疾病方面经验独到,疗效卓著.现总结其治疗皮肤黑变病、黄褐斑、体表感染、鸡眼、腋臭、扁平疣、溢脂性皮炎、斑秃等疾病的治疗经验,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7,(2):433-435
近年来,有关针灸作用于腧穴后对皮肤局部免疫影响的相关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机理也在不断的深入。针灸作为最具特色的传统中医疗法,施治的首要步骤就是与局部皮肤作用。文章拟通过分析中医皮部理论与皮肤免疫理论在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方面的相关性,探讨针灸对皮肤局部免疫细胞和分子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今后深入认识针灸通过皮肤免疫启动机体整体调节机制等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寅老师针灸治疗皮肤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王寅先生针灸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介绍,体现了梅花针、三棱针、耳针、火针在治疗皮肤病方面的灵活运用,总结了王寅先生运用不同的刺血方法泻实祛邪的针法特点,丰富了针灸治疗皮肤疾病的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拔罐治疗疱带状疹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局部针灸加拔罐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皮肤修复、结痂、疼痛消失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加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128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选取肩髑、肩醪、肩贞、阿是穴;配以天宗、臂脯、曲池、外关、合谷,选取1.5寸毫针垂直快速进入皮肤,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在肩祸、肩移、肩贞、阿是穴处行温针灸治疗,灸法的程度以穴位局部皮肤深度潮红而不起水泡为度。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穴位:肩髑、肩谬、肩贞、阿是穴;配以天宗、臂脯、曲池、外关、合谷选取1.5寸毫针垂直快速进入皮肤,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行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7%,对照组为80.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37.50%,对照组为59.38%,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可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肤疱疹和神经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疾患,隶属中医学"蛇串疮"范畴。针灸、罐法等外治法在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疗效。我们采用刺血、罐法、灸法、针刺组成四步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31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是一种以累及皮肤和关节为主的难治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药物。近年来,运用针灸方法治疗银屑病的国内外研究较多,针灸对疾病的某些症状及病理阶段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文分析和梳理了针灸疗法在银屑病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概括归纳针灸治疗银屑病的适应症、取穴原则、操作手法以及作用机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有其一定优势。笔者对72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梅花针刺破疱疹部位,再拔火罐至皮肤青紫,上涂高浓度高锰酸钾,最后用针灸加拔罐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