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将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较开腹手术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优势.方法 分析36例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组)与51例开腹手术(开腹组)修补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冲洗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镇痛、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较开腹组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10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50例行开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肠蠕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发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对于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修补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18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修补手术,开腹组行开腹修补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相对于开腹手术来说,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2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开腹穿孔修补术)和观察组(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每组各21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排气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均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总结出诊疗经验。方法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本98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分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组58例和开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组40例(即A、B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的情况并且记录下来,将记录下来的观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基本相似,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术后恢复情况好,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推荐应用术式。  相似文献   

7.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胃十二脂肠急性穿孔的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胃十二脂肠溃汤穿孔157例中101例行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及术后抑酸、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单纯修补术组),56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大部切除术组)。结果所有157例患者术后3个月溃疡治愈率达100%,随访期内溃疡复发15例(9.6%)。开腹单纯修补术组明显缩短丫术程时间、住院天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同时不增加溃疡复发率。结论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及术后抑酸、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效果满意,是基层医院易掌握推广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72例应用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对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术后腹腔脓肿、术后胃瘘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完成70例,中转2例。术后出现胃瘘1例,行胃镜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月后治愈。1例考虑胃小弯胃癌中转行胃大切手术,1例十二指肠后壁溃疡,中转开腹修补。1例考虑胃癌腹腔广泛转移,仅行穿孔修补术。3例术后盆腔积液,经腹腔穿刺引流后好转。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手术切口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腹腔镜修补术及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61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例,其中非手术治疗开腹手术86例、腹腔镜修补术75例。采用spss13.0软件比较三组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修补术组患者与开腹手术比较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能明确穿孔性质及部位。结论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有明显优势,可作为上消化道穿孔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24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122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B组125例,行开腹胃大部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溃疡复发等情况.结果 ①与胃大部切除术相比,单纯穿孔修补术患者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溃疡的复发率和再次穿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复发病例中两组患者的Visick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首选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讨论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应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8月间,我院普外科共接诊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1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两组临床数据对比,实验组在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显示,实验组共发生5例并发症,对照组共发生11例并发症。结论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时采用开腹单纯穿孔修补术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加快胃肠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9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患者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修补术86例,胃大部切除6例,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加修补术3例。结论早期诊断、合理的术式选择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溃疡穿孔单纯修补简单安全,应作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比较.方法 将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开腹组50例,腹腔镜组58例,观察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手术中引流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体温异常、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观察内容比较P<...  相似文献   

14.
184例上消化道穿孔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溃疡穿孔156例,恶性肿瘤穿孔13例,其他15例,单纯穿孔修补119例。胃大部分切除53例,修补加胃空肠吻合4例,保守治疗8例,死亡3例。结论上消化道穿孔在尽快确诊的基础上积极手术,是有效治疗溃疡穿孔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在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术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38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先行胃镜检查,并局部取活检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然后对良性溃疡穿孔患者全部行腹腔镜手术修补术。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镜下直接缝合,必要时临近网膜加盖,右上腹部引流。结果18例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出现一过性漏出,经保持胃肠减压通畅痊愈。记录溃疡穿孔部位及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38例患者均经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对其中37例良性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修补术,手术顺利。无副损伤。手术时间33-62min,平均39min;术中出血6-14mL,平均8mL;术后排气时间28-49h,平均36h;住院时间5-10d,平均7.2d。术后无并发症。出院3个月后门诊胃镜复查36例,溃疡痊愈。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定位准确、疗效好、损伤小、出血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确切,值得椎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切口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和传统开腹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76例。术后口服雷尼替丁、甲硝唑1~2周,继续服用雷尼替丁等药物1~2个月,随访6个月~一年半。结果:术后3个月内溃疡愈合率为93%,术后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2.9%及5.2%。全组无因溃疡复发而再手术病例。传统开腹组与小切口组住院天数差异非常明显。结论:小切口单纯修补术作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术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6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患者治疗资料,并纳入60例同期行开腹修补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镇痛泵使用情况、下床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花费。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但住院总花费明显多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疗效确切,较传统开腹手术术后优势显著,但住院总花费较高,患者需酌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将6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8例。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行修补术治疗,开腹组予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腹腔镜组住院时间及肠蠕动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患者可在短期内康复,术后并发症较少,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在腹腔镜下进行穿孔修补术作为治疗组,把同时期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的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治疗方法疗效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明确穿孔的部位和性质。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成为了上消化道穿孔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探查手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4年4月至2010年4月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腹腔镜下探查及治疗效果。其中36例顺利单存穿孔修补术,2例癌性溃疡穿孔、1例较大溃疡穿孔及1例胃后壁溃疡穿孔中转开腹。结果单存穿孔修补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术后回访远期效果佳。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而且恶性穿孔可以做到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