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存法,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存法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淋巴结清扫术对6例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进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宫颈癌患者保留了单侧正常卵巢。结果 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存法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204.38min,术中失血量362.45ml,术中无一例脏器损伤,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52.88h,停尿管时间平均5.75d,拔阴道引流管时间平均48h,术后平均住院11.75d,术后有二例宫颈癌Ⅱa期患者辅助放疗,6例坚持随访、复查B超,妇检盆腔未见转移灶。6例患者均健存,生活自理,性生活满意,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结论 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淋巴结清扫术(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存法)治疗Ⅰa-Ⅱa子宫恶性肿瘤是可靠、安全、优秀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宫颈癌Ⅱb期患者的治疗方式。方法 收集1998年5月~2000年6月Ⅱb期言颈癌88例,根据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38例,给予根治性放疗辅以3~6周期化疗IB组50例,术前局部放疗或辅以介入化疗,后行官颈癌根治术,其中术后高危(间质深层浸润、脉管癌栓、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残留癌)的20例病人(C组)辅以盆腔照射或化疗。结果 A组、B组、C组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1.1%、76.0%、40.0%,A、B两组的五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C两组的五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13.2%有放射性直肠炎,5.3%有放射性膀胱炎,无直肠及膀胱阴道瘘;B组6%有术中血管、神经损伤,80%有术后淋巴囊肿,4%下肢浮肿,16%膀胱功能障碍,4%感染,术后放疗25%发生放射性肠炎。结论 手术结合术前放疗及化疗治疗宫颈癌Ⅱb期患者的生存率与放化疗综合治疗相似,而手术的并发症多,术后放疗剂量不能增加,术后高危组生存率低,故Ⅱb期宫颈癌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宜采取放射治疗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确诊为宫颈癌0~Ⅱa期的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0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行电套圈宫颈切除术,0期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及Ⅰa期~Ⅱa期患者则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患者术后情况,对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83例中,接受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73例,发生不同种类并发症29例.并发症类型:尿潴留20例、淋巴囊肿5例,腹部切口感染及裂开、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瘘、下肢深静脉栓塞各1例.治疗后,尿潴留恢复时间为1~2周,淋巴囊肿为1个月,其他并发症恢复时间为1周.结论 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掌握手术范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巨块型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巨块型宫颈癌(Ⅰb~Ⅱa)术前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的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 巨块型宫颈癌(Ⅰb~Ⅱa)27例术前均行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1次。介入治疗后16~21d行宫颈癌根治术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观察并评定其近期疗效。结果 近期有效率96.3%,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病理证实,阴道切缘阳性1例,淋巴转移5例。结论 巨块型宫颈癌(Ⅰb~Ⅱa)术前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治疗能使病灶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宫颈癌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Ⅱb及Ⅲ期子宫颈癌行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手术切除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灌注化疗的33例宫颈癌患者,其中Ⅱb期21例,Ⅲ期12例。症状包括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加伴有恶臭,阴道排液,绝经后阴道出血,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外生型15例,内生型10例,溃疡型5例,颈管型3例。通过超超选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动脉进行灌注化疗栓塞术,再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化疗药物为氟尿嘧啶750~1000 mg,丝裂霉素10~20 mg,亚叶酸钙100 mg,顺铂90 mg,以500~710μm的聚乙烯醇微粒( PVA)栓塞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疗程1~2次,所有Ⅱb期患者均能接受根治性宫颈癌手术,Ⅲ期患者有11例可以接受根治性手术,1例行放射治疗。结论Ⅱb及Ⅲ期子宫颈癌行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灌注化疗栓塞术,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让广大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腔内放疗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10例患者均采用腔内后装放疗加体外照射的方法。先给予体外全盆照射,每次每照射野用2Gy,盆腔中心总剂量为20—26Gy,然后于全盆大野中问用铅档,面积4cm)〈14cm,4cm×15cm,每次照射野2Gy,4次/周,宫旁总剂量为20~26Gy;同时给予腔内后装治疗,1次/周,阴道与官腔的治疗分别进行,每次A点剂量5~6Gy,总剂量30~35Gy,对大的外生型肿瘤,给于肿瘤消失量5~10Gy。结果110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81.8%,其中Ⅱ期和Ⅲ期3年生存率分别82.1%、79.3%。本组36例(32.7%)表现持续性便血或伴有下坠感,或因便血而致贫血,其中,1例(0.9%)有直肠阴道瘘。膀胱阴道瘘2例(1.8%),其中1例(0.9%)与肿瘤相关,膀胱反应12例(10.9%)。结论腔内后装放疗对宫颈癌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好放疗方法及剂量,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凌静娴  姜允飞 《江苏医药》2003,29(5):387-387
子宫根治术 (即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及次根治术 (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摘除术 )作为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标准化手术方案已被广泛采用。作者于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期间采用子宫动脉输尿管支保留法共完成子宫根治术及次根治术 12例 ,术中均达到预期手术范围 ,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 4 0~ 6 7岁 ,平均年龄 5 8 1岁。术前诊断及分期 :子宫颈癌Ⅰa期 1例 ,Ⅰb期 8例 ,子宫内膜癌Ⅰ期 3例。手术名称及手术范围 :子宫颈癌Ⅰb期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应用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治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新沂市人民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9月收治的确诊为IIb2-IIIb期的局部宫颈癌患者33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17例)与对照组(16例),其中对照组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研究组先行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化疗结束后再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期别宫颈癌患者术前化疗后IIb有效率为70.0%,IIIa为75.0%,IIIb为60.0%。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研究组患者盆腔淋巴结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官旁浸润阳性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顺铂联合5一氟尿嘧啶治疗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07~2010-12对253例Ⅰa2~Ⅱb期的子宫颈癌,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下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并对其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5例中转开腹外(1例因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故障中转开腹,3例因髂血管损伤开腹修补,1例因缝针残留开腹寻找缝针断端),余24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155~276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量150~510 ml,平均321 ml。切除盆腔淋巴结10~21枚,平均15枚;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3 d,平均2.5 d;术后留置尿管时间9~20 d,平均15.5 d。术中并发症18例:髂血管损伤7例,膀胱损伤3例,闭孔神经损伤3例,大网膜损伤2例,肠道损伤2例,缝针遗留腹腔1例。术后近期并发症30例:其中,阴道残端感染8例,麻痹性肠梗阻3例,尿道阴道瘘5例,膀胱阴道瘘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6例,淋巴囊肿4例。术后远期并发症:膀胱功能障碍47例,直肠功能障碍48例。复发率7.5%,转移率7.0%;术后1年生存率为95.4%,术后3年生存率为85.8%。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宫颈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艳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14-1415
目的 探讨宫颈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 100例宫颈癌手术方式包括:Ⅰ类手术(筋膜外全宫手术)20例,Ⅱ类手术(次广泛子宫切除术)20例,Ⅲ类手术(次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20例,Ⅳ类手术(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40例.宫颈癌术前放疗68例,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术后泌尿道感染发生率26.0%(26/100),尿潴留发生率25.0%(25/100);术后尿瘘发生率3.0%(3/100);术后腹部伤口感染2%(2/100);肺部感染率1.0%(1/100);手术相关的死亡率1.0%(1/100);影响放疗前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为疼痛和抑郁,放疗中为恶心呕吐.结论 改进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术后泌尿道感染和尿瘘发生率;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治疗。方法采用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对67例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1~2个疗程,临床观察有效后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情况。结果 67例术前新辅助化疗肿块妇科检查完全消退14例,肿块缩小达3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5.7%。新辅助化疗后,癌灶周边及癌灶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肿瘤直径有明显的缩小,阴道浸润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均低于直接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化疗组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单纯手术组,其中3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对初治的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可增加手术机会,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减少复发与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8例有完整资料的、治疗方案相同的宫颈癌患者,Ⅰa期13例(16.67%),Ⅰb期42例(53.85%),Ⅱa期23例(29.49%)。结果2年生存率为84.62%,5年生存率为73.08%;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手术切缘是否有癌细胞残留、深肌层是否有癌细胞浸润、宫旁是否癌细胞浸润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较晚、癌细胞分化程度低、手术切缘有癌细胞残留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宫颈癌患者预后较差,应予高度重视,加强综合治疗,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时机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167例,所有患者均行“PiverⅢ型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进行化疗,根据患者术后至化疗时间,将分为早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和晚期化疗组(术后至化疗时间>3周),其中早期化疗组89例,晚期化疗组78例,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无进展生存期、复发率、病死率、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结果 与晚期化疗组相比,早期化疗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12.36%vs 24.36%,P<0.05);术后1年SF-36明显提高[(76.82±8.57)vs (70.75±9.12),P<0.05];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Ⅰ B2~ⅡA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早期化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放化疗+手术综合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8年4月本院收治的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放化疗+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放化疗,分析该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宫颈癌根治术后泌尿系并发症未增加,3年生存率为80.36%,5年生存率为66.04%。结论放化疗+手术综合治疗Ⅱb期宫颈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方法对比分析Ⅰa2~Ⅱa期宫颈癌术后采取小野放化疗与标准野放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某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Ⅰa2~Ⅱa期宫颈癌采取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盆腔标准野放化疗,观察组采取盆腔小野放化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2年临床复发率、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盆腔内外部复发率、阴道内复发率与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毒性反应、直肠反应和生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白血球减少和皮肤反应物明显差异(P>0.05)。结论:盆腔小野放化疗辅助宫颈癌腹腔镜术对Ⅰa2~Ⅱa宫颈癌术具有与标准野放化疗相似的辅助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对宫颈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先行NACT治疗,末次化疗结束后2~3周再行手术治疗.评估NACT近期疗效,NACT前后采用CT测量病灶直径,采集病理组织了解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数量,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及切缘阳性率;随访1年,记录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切缘阳性率、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NACT化疗近期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化疗后肿瘤直径、线粒体数量、粗面内质网数量明显小于化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NACT治疗可缩小肿瘤直径,改善超微结构,降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30例老年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其中肿瘤一期切除吻合9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21例,比较一期吻合和二期吻合的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全组无术中及围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一期吻合组切口感染率(44.4%)明显高于二期吻合组(4.8%)(P=0.033),吻合口瘘发生率、体温38.0℃以上持续时间以及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吻合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22.2%、11.1%;二期吻合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27.1%、10.8%,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0)。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中,一期切除肿瘤后作一期或二期肠吻合,不会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二期肠吻合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腹腔镜下对Ib~Ⅱb期宫颈癌施行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0例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开腹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所用时间、清除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O.01)。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可将手术视野放大6-8倍,利于操作,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且具有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鳞状细胞癌抗原与ⅠB1~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ⅠB1~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128例,进行SCCAg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血清SCCAg滴度升高与肿瘤直径大小、盆腔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显著相关(P<0.05);SCCAg滴度正常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与SCCAg滴度升高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比较,其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CAg滴度升高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