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初孕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68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女,623例有人工流产史及329例无流产史的初孕妇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药物流产组胎盘粘连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先兆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率高于无流产组(P<0.05)。结论: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安全的避孕失败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初孕药物流产对再次怀孕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126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女及260例有人工流产史初孕妇女进行比较,随访足月分娩结局.结果 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药物流产组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流产组也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 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再次怀孕分娩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比人工流产后再次怀孕分娩者少,且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初孕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 268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女,623例有人工流产史及329例无流产史的初孕妇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药物流产组胎盘粘连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人工流产组(P<0.05),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先兆流产和早产的发生率高于无流产组(P<0.05)。结论 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安全的避孕失败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未产妇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对再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调查统计方法对130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及130例有人工流产史的初孕妇进行比较,随访妊娠分娩结局。结果 因胎盘因素引起的并发症,药物流产组明显低于人工流产组,(P<0.01),产后出血率、药物流产组亦明显低于人流产组(P<0.05)。结论 未产妇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比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者少,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初孕妇女药物流产与负压吸宫流产对再妊娠影响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初孕妇女人工流产对再妊娠的影响。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126例有药物流产史及260例有负压吸宫流产史的初孕妇女进行比较,随访其妊娠分娩结局。结果表明: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药物流产组明显低于负压吸宫流产组(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药物流产组亦明显低于负压吸宫流产组(P<0.05)。提示: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时因胎盘引起的并发症低于负压吸宫流产者,有较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0例流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产史方式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人工流产组(114例)和药物流产组(136例),另外选择我院无流产史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三组孕妇孕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人工流产组和药物流产组孕期前置胎盘、先兆流产及产期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组孕期前置胎盘、先兆流产及产期胎盘粘连、胎盘残留、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p<0.05).结论:早期妊娠采用药物流产安全性更高,会减少再次妊娠孕产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研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与人工流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1 026例,收集其住院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642例产妇有人工流产史,384例无人工流产史,将其据流产次数分成4组,(0、1、2、≥3)A组为流产0次,B组为流产1次,C组为流产2次,D组为流产3次或3次以上,对每组产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以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人工流产次数与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成正相关,流产次数增加,发生率明显的上升,流产次数由0~3次以上,其发生例数分别由2、16、0上升至9、36、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胎盘粘连的发生率较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的发生率都高,胎盘粘连、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发生后会引起产后出血,其中发生前置胎盘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与人工流产次数呈正相关,且发生前置胎盘的产妇更容易引起产后出血,加强健康避孕工作,减少意外妊娠导致的人工流产次数,能有效减少产妇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及胎盘植入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徐冬梅  党秋红  丛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5):3952-3953
目的:讨论人工流产对胎盘的影响,分析既往流产史对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对初孕有人工流产史300例(观察组)与初孕无人工流产史300例(对照组)人工流产与胎盘异常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胎盘异常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人工流产致胎盘异常发生率增高,应加强对初孕人工流产进行控制及指导。  相似文献   

9.
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爱群  方虹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35-3236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对再次妊娠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308例有药物流产史(A组)和267例有人工流产史(B组)及280例无流产史(C组)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其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及B组先兆流产、产后出血、胎盘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组(P<0.05~0.01),而此3项发生率B组高于A组。B组的胎盘残留、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及C组(P<0.01),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人工流产次数增多,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P<0.05~0.01);而药物流产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避孕失败后,药物流产是比人工流产更加安全的补救措施,但药物流产后再次妊娠可增加孕产期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药物流产的次数对孕产期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邓梅先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805-3806
目的:探讨不同流产方式和次数对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武汉市第五医院的1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孕妇有人工流产史,50例孕妇有药物流产史。比较两组孕妇再次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人工流产史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胎儿窒息及胎儿畸形发生率(26.00%、18.00%、30.00%、24.00%、26.00%及44.00%)均显著高于药物流产史组(12.00%、8.00%、12.00%、10.00%、8.00%及16.00%);两组流产≥2次孕妇胎盘异常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流产1次的孕妇(P<0.05)。结论:有人工流产史以及流产次数≥2次对再次妊娠结局及分娩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积极做好避孕工作并尽量减少计划外妊娠。  相似文献   

11.
周洁琼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447-3448
目的:探索初产前人工流产对再次妊娠时孕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降低人工流产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2 850例单胎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人工流产史将其分为人工流产组和无人工流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摘录围产保健手册的方法,对住院当天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人工流产组前置胎盘、胎膜早破、产前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人工流产组,且人工流产次数越多、末次人工流产距本次妊娠的时间越短,上述孕期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初产前人工流产对孕产妇的生殖健康及再次妊娠时的母婴健康有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降低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12.
杨章莉  孟荣琼  黄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690-4692
目的:探讨引起胎盘植入的相关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1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7例妊娠晚期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9.54‰。胎盘植入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前置胎盘、流产刮宫史≥2次、多产史、剖宫产史和年龄≥35岁(P<0.05)。117例中,前置胎盘55例(47.0%)、流产刮宫史≥2次65例(55.6%)、多产史8例(6.8%)、剖宫产史12例(10.3%)、年龄≥35岁19例(16.2%)。结论:妊娠晚期胎盘植入与合并前置胎盘、流产刮宫史≥2次、多产史、剖宫产史和年龄≥35岁相关;胎盘植入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人流)对其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本次妊娠前有、无人工流产史孕妇各400例,随诊其孕期及妊娠结局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人流组再次妊娠后孕早期出血、产时胎盘粘连、产后出血、胎盘位置异常及早产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2次流产组的早产发生率高于1次流产组;末次人流与本次妊娠间隔时间≤6个月组的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6个月组。结论人流对其后再次妊娠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对再妊娠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例有药物流产史的初孕妇女及200例无流产史的初孕妇进行比较,随访妊娠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妊娠病理发生情况(孕早期先兆流产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两组胎儿情况(胎儿体重、畸形率、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初孕妇女药物流产后对再次妊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曹敏 《上海预防医学》2003,15(3):141-141
人工流产 (包括药物流产 )是人工终止妊娠的一种方法 ,仅是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或是因优生而采取的一种医疗措施。人工流产时 ,子宫内膜因受到药物刺激、机械受损而发生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另外 ,人工流产后再次妊娠其产后出血、胎盘黏连等发生率也较一般高。本文对 43例 2次及以上人流史的产妇在本次妊娠时的情况作分析 ,旨在寻找对策 ,降低人工流产率 ,减少再次妊娠时的并发症 ,确保母婴安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查阅本院 2 0 0 0年的产科病史 ,属本区户口、以往有 2次及以上流产史的、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列入调查对象 ,计 43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69例完全性前置胎盘(CPP)孕妇、7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PPP)孕妇、232例边缘性前置胎盘(MPP)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妊娠结局。结果 13组研究对象年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组年龄显著高于PPP组、MPP组(P0.05),PPP组年龄显著高于MPP组(P0.05);3组研究对象孕周、孕次、产次、子宫畸形、流产史、剖宫产史、子宫肌瘤手术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研究对象产前出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P组产前出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PPP组、MPP组(P0.05),PPP组产前出血、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MPP组(P0.05),PPP组与MPP组胎盘植入、子宫切除、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研究对象阴道分娩、剖宫产、子宫切除、新生儿死亡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不同,临床针对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孕妇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并观察不同程度胎盘植入的超声影像表现。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胎盘植入孕妇150例为胎盘植入组,正常分娩的孕妇1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将胎盘植入组分为轻型组(粘连型)和重型组(植入型和穿透型)并比较超声影像表现。结果:胎盘植入组年龄、孕次、孕前体质指数、产次、人工流产史、既往剖宫产史、多胎妊娠、前置胎盘与对照组均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流产史、既往剖宫产史、前置胎盘、宫腔手术史是胎盘植入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重型胎盘植入组胎盘位置、胎盘厚度、胎盘后低回声带、膀胱线、胎盘内部回声和胎盘基底部血流信号与轻型胎盘植入组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工流产史、既往剖宫产史、前置胎盘和宫腔手术史,不同程度胎盘植入超声影像表现存在差异,临床可根据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及超声影像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8.
人工流产与其后再次妊娠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前瞻性病例一对照的调查方法,自1993年底始按产前初诊登记的顺序选出本次妊娠前有、无人工流产史孕妇各200例,调查人工流产的原因,随访妊娠结局。结果表明生育前人工流产62.0%因未婚妊娠所致;人工流产组再次妊娠后产时胎盘粘连、产后出血、胎盘位置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它们的发生与人工流产的次数及末次人工流产与本次妊娠的间隔时间关系不大;有人工流产组早产及产时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早产的发生率与人工流产的次数有关,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与末次人工流产与本次妊娠的间隔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9.
齐文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908-1909
目的:探讨影响药物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以门诊经妇科检查,验尿HCG及B超确定妊娠,且为停经≤49天的健康妇女,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无禁忌症健康妇女258例为观察对象,观察药流与本次孕龄、年龄、胎次、产次及人工流产史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药物流产效果与本次孕龄、年龄、胎次、产次及人工流产史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科医生指导药流时,并非越早效果越好,尤其对≤39d的孕妇。结论: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药流效果的影响,以减少药流并发症,保护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致妊娠晚期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并分析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围产结局。方法对124例前置胎盘孕妇和同期产检的100例健康孕妇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以及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围产结局。结果观察组中〉130岁孕妇比率高于对照组(x2=8.576,P〈0.05),观察组中孕妇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815、3.610、24.628、12.176,均P〈0.05)。不同类型前置胎盘问孕妇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3.415、16.690、5.027、27.505、126.350,均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较低置胎盘组升高(F值分别为4.258、7.654、4.366、9.784、22.567,均P〈0.05),部分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年龄和剖宫术次数较低置胎盘组升高(F值分别为3.879、11.363,均P〈0.05),边缘性前置胎盘组孕妇孕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较低置胎盘组升高(F值分别为5.478、9.212、8.854,均P〈0.05)。不同类型前置胎盘问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胎盘粘连、新生儿早产、新生儿体重(〈2.5kg)、新生儿5min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54.513、29.279、10.421、30.127、15.328、13.933,均P〈0.05),前置胎盘越严重,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越高。结论产科高危因素与前置胎盘形成及类型有关,减少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和剖宫术次数对降低前置胎盘发生率有重要意义。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较其他类型前置胎盘均严重,临床应重点监测及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