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8~12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1 000张以及2014年1~5月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1 000张,分别作为干预前和干预后数据,进行处方点评和分析。结果门急诊处方合格率从干预前的72.1%上升至干预后的81.1%;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的12.8%下降至干预后的10.1%;注射剂使用率由干预前的32.1%下降至干预后的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持续的处方点评和干预,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质量提高,但仍需加强对处方的管理、审核及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6月门急诊电子处方,了解本院门急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2013年1月至6月每月抽取一天的门急诊处方,随机抽取其中的100张,按照用药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金额等项目进行评价。结果抽取的600张处方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93种,注射剂使用率为25.9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5%,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2.09%,平均用药金额为225.54元,处方合格率为95.33%。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各项指标与国际和国家标准尚有一点差距,还需要加强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了解本院处方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6月与2013年1~6月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筛查统计不合理处方,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合理处方和用药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6月与2013年1~6月相比,各组数据如下:抗菌药物使用率从36.5%下降至18.17%;注射剂使用率从19.33%下降至7%;基本药物使用率为100%;处方合格率从68.00%上升至87.33%。2012年不合理处方共187张,占31%;2013年不合理处方共81张,占13.5%。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列出存在问题,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进行干预后,提高了本院的处方合格率。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制定必要的措施,加强药师与医师之间的交流,加强处方的监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1月~12月门诊处方点评结果,旨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处方合格率、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分类以及年龄等项目进行统计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处方合格率由76.67%上升到92.33%,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0.67%下降到26.67%,注射剂使用率由55.67%下降到26.33%,处方品种数也有所下降,但处方金额有上升趋势,国家基本药物使用也偏低。其中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我院不合理处方中老年人和儿童达51.03%。结论处方点评工作的持续开展提高了我院整体处方质量,但抗菌药物和注射剂的使用需严格控制,同时应加强对特殊人群用药的处方审核及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5.
曾文  罗翠兰  杜小娟 《北方药学》2015,(10):128-129
目的:分析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5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和2013年1月~2014年12月500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并分析护理前后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 结果: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从27.8%下降到18.8%.干预后门诊处方合格率、急诊处方合格率显著高于干预前,门诊联用处方占处方比例低于干预前,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中的超常处方显著高于干预前,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应用中无适应症用药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展开持续性的点评和干预可显著提高合格率,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本院2007~2009年门诊用药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7~2009年12 000张门诊处方,统计分析处方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品种数、平均处方金额等监控指标;对3 y处方点评(点评处方为20 2614张)中出现的1 517张不规范处方不合理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12 000张处方统计结果显示,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07年的27.5%下降到2009年23.5%,激素类药品使用率15.3%~20.5%,注射剂使用率22%~23.8%,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007年的25.4%下降到2009年的10.4%;3年处方点评结果显示,处方合格率从2007年的98.73%提高到2009年的99.64%;不规范处方占点评处方的百分率从2007年的2.02%下降到2009年的0.44%.3年来,不合理用药比例居前3位的均为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合理和有潜在药物相互作用,3项占点评处方的不合格率从2007年的0.89%下降到2009年的0.15%.结论 医院实施处方点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院门诊处方质量,有效地促进了门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马海英  高晓非  刘亚非 《中国药房》2011,(25):2388-2390
目的:提高医院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每月1d中的100张处方,填写处方点评工作表并按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金额等要求进行评价;且自2010年1月起每月抽查3d约2000张处方,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检查处方合格率及点评不合格处方。结果:抽取的2400张处方中,用药品种数为2.17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50%,注射剂使用率为36.46%,基本药物使用率为86.09%,处方金额为188.55元;2010年较2009年用药品种数下降0.04%,抗菌药物使用率上升了3.5%,注射剂使用率下降了1.25%,基本药物使用率降低了3.28%,每张处方金额下降了48.99元。2010年抽取的约24000张处方合格率由1月的86.55%上升至12月的94.9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品种数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基本药物使用率符合国家政策,处方合格率不断提高。处方点评工作应长期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11):1479-1481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对我院2011-2013年每月上旬的非节假日设置随机数,抽取随机数最大一天的门急诊全天处方进行点评,不包括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结果:共点评352 920张处方,2011年1月处方合格率为94.47%,至2013年12月处方合格率已升至99.79%。2013年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5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3.54%,注射剂使用率为13.07%,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5.86%,除基本药物使用率外,其余指标均较2011年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及医疗改革,处方合理性有很大改善,但仍存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配伍禁忌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本院2013年门急诊儿科处方,旨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每月随机抽取2013年本院门急诊儿科处方1000张,按照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所抽取的处方中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74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52%,注射剂使用率为22.90%,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53.11元。结论本院2013年门急诊儿科处方用药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仍需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加强门急诊处方管理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加强门急诊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4-9月门急诊处方6 934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处方点评并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2.19种,用药金额为174.59元,注射剂的使用率为38.51%,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65%,处方合格率为94.17%。结论门急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不合理用药仍然存在。应加强处方管理,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利用逸曜系统提取某院门诊儿科2012—10—01—2012—12—31的所有处方,从处方金额、抗菌药物使用和注射剂使用的处方数等进行统计分析,对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点评。结果某院2012年第4季度儿科门诊处方共计22116张,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3.58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66%,注射剂使用率为13.68%。结论儿科门诊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重复用药等。应加强儿科合理用药的规范管理,促进儿科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李国松 《北方药学》2014,(9):112-113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基本指标评价以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处方点评结果。结果:对我院的7314张处方进行统计,我院的注射器药物使用率占15.13%,平均每张处方用药为2.13种,对抗菌消炎类药物的使用率占到了25.34%,药品的通用名使用率占到了99.85%,对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占到了31.24%,每张处方的平均金额是139.12元。在这7314张处方当中含有不合理处方368张,占5.03%,含有合理处方6946张,占94.97%。在不合理的处方当中,用药不规范的处方占了很大一部分,而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和超常处方所占的比例较少。结论:我院的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国家的基本药物使用率以及处方的合格率依然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儿科门急诊用药情况和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从我院2012年门急诊处方中随机抽取每月两天的处方,分析基本用药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共抽取处方11 288张,平均每张处方药品品种数为2.81种,不合格处方率为6.18%,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30.86%,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73.45元。结论:该院儿科门急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需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4.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梁  刘莹  任淑萍 《药品评价》2012,9(5):44-46
目的:通过对我院门急诊2011年1月—6月抽查处方的点评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了解我院门急诊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门急诊抽查处方进行用药品种、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统计分析。结果:总共抽查处方1020张,门诊和急诊人均用药分别为2.14与2.49种,注射剂使用率分别为6.50%与34.83%,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19.67%与13.83%,国家医保药品使用率分别为98.81%与100%,通用名使用率均为100%,单张处方金额分别为271.02与170.61元,合理处方率分别为89.45%与85%。不合理处方中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占23.97%,临床诊断不规范的占15.70%,适应症不适宜的占13.22%。结论:应加强合理用药宣传,改进用药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评分制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的有效性,以建立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的长效机制。方法:创建评分制处方点评表格及点评模式,采用此点评模式,对2011-2013年1-6月门诊处方共13 160张、急诊处方共3 340张,住院病历共2 541份进行点评,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合理率、平均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从2012年实施评分制处方点评模式后,门诊、急诊处方和医嘱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33.3%,39.6%,61.1%降至18.3%,22.0%,39.7%;合理使用率分别从干预前79.2%,67.7%和55.0%提升到干预后的99.0%,96.1%和76.1%,使用强度从每百人天81 DDDs下降至37 DDDs,处方平均分逐渐提高,同时评分制处方点评模式具有科学、客观性,可操作性强。结论:评分制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促进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可作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门急诊用药基本情况,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急诊2012年1-12月处方72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规为依据,对抽取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结果整理分析。结果:我院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0.01%,其中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14%,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89%;不合理处方246张,以用药不适宜处方和不规范处方为主,不合理处方占处方总量的3.42%。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之处,需要医师和药师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处方质量,以促进门急诊合理用药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珊 《中国药业》2010,19(19):61-63
目的了解门诊合理用药状况,分析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随机抽查医院6个月门诊处方1 000张,并对1个月内60例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研。结果处方指标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86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10%,注射剂使用率为31.1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63.05%;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为5.20 min,平均调配时间为55 s,实际调配药品率为98.33%,药品标示完整率为80.00%,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法率为78.33%。结论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偏高,而基本药物使用率、患者关怀指标偏低,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医师、药师应加强对患者的交流、关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规范医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供对策参考。方法抽取合山市人民医院2013年1-6月门、急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统计分析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统计得出超说明书用药处方63张,该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主要包括: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用药、改变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超适用人群用药等4类。结论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患者用药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及早制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范,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梁华  李根  高羽  黄砚 《中国药业》2014,(4):62-63
目的 介绍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抽取2012年1至6月处方(每月600张门/急诊处方)以及处方点评工作开展并实施干预措施后的7~12月处方,根据点评内容填写处方指标点评表及不合理用药项目表,运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对干预前后处方的基本指标、不合理处方比例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医院门/急诊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不合理处方比例由干预前的72.8%降为9.3%,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由35.77%降为15.56%.结论 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方法可行,能有效干预不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门诊处方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解放军第474医院门诊处方2420张,进行处方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96种;处方平均金额为171.66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71%;注射剂使用率为12.61%;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3.57%;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82%。不合理处方共464张,占19.17%。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其质量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