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昕  韩春燕 《现代护理》2006,12(10):939-939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以富含磷脂的蛋白样物质沉积于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为特征,影响肺泡与血液间的氧转运.患者表现为运动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常因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肺心病而死亡.我科于2005年1月收治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先后实施2次全肺灌洗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于8周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斌  邱汉婴 《新医学》2011,42(11):765-767
肺泡蛋白沉着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少见.该文报道1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活动后胸闷、气促,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病理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着症,给予经纤维支气管镜分段灌洗后病情有所好转.肺泡蛋白沉着症应引起临床重视,诊断可依据临床表现、肺功能、影像学、病理学结果等综合判断,主要治疗方法为支气管肺泡灌洗.  相似文献   

3.
国内20年肺泡蛋白沉积症误诊原因汇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汇总分析20年来国内报道的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确诊方法、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为临床医师快速准确地诊断本病提供重要线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8年国内有关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文献资料,总结126例肺泡蛋白沉积症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患者误诊为肺炎19例,肺癌24例,支气管肺炎1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19例,肺结核15例,嗜酸性肺炎10例,结节病9例,真菌肺炎7例,上呼吸道感染5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影像学表现又呈多样性,临床易误诊,确诊有赖于肺泡灌洗液、肺活检以及病理学检查.结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导致误诊;全肺灌洗是肺泡蛋白沉积症最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以富含磷脂的蛋白样物质沉积于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为特征,影响肺泡与血液间的氧转运.患者表现为运动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常因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肺心病而死亡[1].我科于2005年1月收治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先后实施2次全肺灌洗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于8周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率为84.6%,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肺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少,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肺泡充填性疾病,其特点是肺泡内间歇性蓄积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富含磷脂的蛋白样物质,从而影响肺泡的气体交换,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灌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PAP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总结我院2003年2月以来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患者行单侧肺灌洗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PAP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PAP患者常见症状为咳嗽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体征无特异性.胸部CT特征性表现为"地图征"、"铺路石"或"碎石路样",肺泡灌洗治疗的14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PAP患者误诊误治普遍,宜重视影像学特征,早期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经支气管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和(或)肺活检是确诊PAP的重要方法,肺泡灌洗是治疗PAP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冀 《华西医学》2010,(3):579-581
目的 探讨全肺灌洗术在肺泡蛋白沉积症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全麻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全肺灌洗术。结果 两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各经5次全肺灌洗,疗后症状、血气、血乳酸脱氢酶及胸部CT均有好转。结论 全肺灌洗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鲍桂军 《天津护理》2007,15(5):297-298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病因不明的慢性肺泡填塞性疾病,主要以肺泡内大量沉积磷脂蛋白样物质为特点。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咳嗽、咯白色粘痰、呼吸困难。目前,临床上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国内外有采用全肺灌洗治疗PAP取得肯定疗效。我科2005年10月收治1例PAP患者,采用肺泡灌洗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全麻下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表现和全麻下全肺灌洗方法及疗效。方法: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例介绍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胸部CT检查和肺泡灌洗液PAS阳性有诊断意义。该例患者两肺灌洗15L生理盐水后,患者在不吸氧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从46mmHg上升至76mmHg,DLco实测值占预计值比例由26.8%增加到59.9%,胸部CT示病变明显改善。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全麻下全肺灌洗是目前肺泡蛋白沉积症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俞瑛 《上海护理》2007,7(5):73-74
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指原因未明的肺泡腔内弥漫性的蛋白沉着,首先由Rosen于1958年提出。迄今文献报告仅300余例,国内于1965年首次报道本病[1]。其特征是肺泡内间歇性蓄积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富含磷脂的蛋白样物质,从而影响肺泡的气体交换,导致呼吸困难、低氧血症[2]。在全身麻醉下行全肺泡灌洗术是治疗PAP最有效的治疗方法[2]。我科于2006年12月收治1例PAP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全肺泡灌洗术,经过术前、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患者在短期内恢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2006年11月因劳累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的护理经验.方法我们对3例PAP患者行BAL的护理过程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结果术前做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术中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SaO2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及时纠正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是PAP患者行BAL的关键性护理措施.结论恰当的护理是患者迅速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史玉凤  刘进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2):3555-3556
目的:通过分析病例,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并结合文献讨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症状,胸片和CT及肺功能改变可提示诊断,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和肺活检可确诊,单侧或全肺灌洗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虽然少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只要提高认识,诊断并不困难,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和肺活检多可获得诊断,治疗以灌洗治疗为首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英丽 《临床荟萃》2003,18(10):594-594
肺泡蛋白沉积症[1] 为一病因未明的肺部疾病 ,临床特点为进行性气短、咳嗽、胸部X线片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 ,病理可见肺泡内沉积无定形脂蛋白 ,此病少见 ,易误诊 ,治疗缺乏根治方法 ,采用肺灌洗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1997~ 2 0 0 1年我院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 3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 ,均为男性 ,年龄 2 3~6 5岁 ,平均 4 4岁。病程 1个月至 5年 ,其中 1例误诊为肺结核 ,抗结核治疗 2个月 ,2例怀疑肺部感染 ,抗炎治疗 1个月。1.2 主要症状及体征  3例患者临床均表现渐进性气短、咳嗽和发热 ,但以气…  相似文献   

15.
12例肺泡蛋白沉着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2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提高该病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住院全程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相关药物使用的护理、肺泡灌洗术的护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结果:12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肺部阴影显著减少,肺功能明显改善,TLC、DLCO、FEV1/FVC、VC均上升。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及病人的积极配合,可使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发病原因不明的一种少见呼吸系疾病,其最后确诊依靠肺活检或尸检材料。细胞学诊断尚未见文献报告。本院近年内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诊断肺泡蛋白沉积症4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详见附表) 2 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 本组肺泡灌洗回收液70-120ml不等,均为白色絮状混浊液体。新鲜标本离心后取沉渣均匀涂片,固定后常规HE染色、PAS染色及阿尔辛兰染色。HE染色进行常规细胞学分类、观察嗜酸蛋白颗粒及瘤细胞检查。 镜下检查:涂片背景中可较多红染蛋白物质,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收治PAP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诊治经验及分析误诊误治原因.结果:患者症状上无明显特异性,多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等,影像学相对特异,高分辨CT表现为"地图"状、"铺路石"或"碎石路样"改变,但常规CT误诊率较高.入院前72%患者存在误诊,多仅凭胸部CT等影像学改变误诊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肺部感染及肺结核等.仅少数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及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等检查(31%).确诊患者中87%是通过BAL及TBLB明确.90.5%患者在院外接受抗感染治疗.28.6%的患者曾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患者行肺泡灌洗,症状明显改善.结论:PAP患者误诊误治仍很普遍.多因仅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基层医院开展支气管镜检查非常必要.临床医生在高度怀疑PAP可能时应行高分辨胸部CT检查,确诊需要行支气管镜、BAL、TBLB等检查,必要时肺穿刺或胸腔镜等明确病理诊断,并尽早转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诊治,避免误诊误治.诊断不明确时慎用激素,避免盲目使用抗菌素,治疗主要依赖于肺泡灌洗.  相似文献   

18.
张立文 《临床医学》2013,33(10):40-42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麻醉状态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明确的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以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为观察对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20例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患者病情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改善,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是肺泡蛋白沉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桂芳  孔祥臣 《临床荟萃》2005,20(16):928-929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少见慢性肺部疾病,是以肺泡及终末细支气管腔内含有大量不可溶的富磷脂蛋白类物质为特点,致使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目前认为,全肺灌洗是治疗PAP最有效的方法。我院在2001年2月至2003年12月收治PAP患者3例,应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例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以富含磷脂的蛋白样物质沉积于肺泡及细支气管为特征,从而影响肺泡与血液间的氧转运.PAP是1种罕见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肺泡及细支气管腔内堆积过量的无定型、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的富磷脂蛋白样物质,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运动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常因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和肺心病而死亡[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