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57例患者中乳头溢血或溢液37例,表现单发肿物42例,表现多发肿物5例.37例乳头溢血或溢液者均行细胞学涂片检查,47例体检触及肿物者行乳腺彩超、钼靶检查,42例行导管造影检查,22例行乳腺MRI检查.术后病理示51例为良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为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恶性;45例行免疫组化(肌上皮标志物SMMHC、p63、CK5/6)检查.6例恶变患者中2例行患侧乳腺改良根治术,4例行患侧乳房全切术;余51例良性患者均采用乳晕弧形切口行病变导管/肿物+局部乳腺区段切除术.结论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最常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头溢液.可通过乳头溢血或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乳腺彩超、MIR、乳腺钼靶及导管造影等多种检查手段提高术前诊断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合理的手术是治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亮  吴志瑜  谢凯英  魏健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2):2354-2355
目的:分析病理性乳头溢液与良恶性乳腺疾病的关系。方法:术前乳头溢液涂片、乳腺B超、乳导管造影或乳腺组织活检,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据其良恶性行溢乳导管系统切除术或乳癌根治术。结果:血性乳头溢液中导管中乳头状癌27例,导管癌9例,导管扩张症3例,浆液性乳头溢液中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腺组织增生症并导管扩张症11例。结论:乳头溢液的性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龙敏  白希彬 《北方药学》2013,(10):118-11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特点及操作体会。结果:在收集的32例病例中,血性乳头溢液18例;淡黄色乳头溢液7例;脓性乳头溢液5例;透亮乳头溢液2例。追踪随访病理结果,病理符合26例,诊断符合率81.25%。结论:乳腺导管造影能够直接显示导管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对非哺乳期乳头溢液病例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乳头溢液疾病患者行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的临床资料,并与乳腺X线平片表现、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41例,乳导管扩张23例,乳腺增生10例,导管癌及乳头状瘤伴恶变4例。各种改变均有较明确的X线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一致。结论乳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彩超、乳腺导管镜检查在乳头溢液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导管镜检查和乳腺彩超结果,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本组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彩超检查的阳性率为75.0%;乳腺导管镜的阳性率为84.6%;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100%.结论 乳头溢液患者采取乳腺彩超或乳腺导管镜检查,均有一定的假阴性率,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达到满意的病因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有乳头溢液症状的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改良根治术30例,乳腺区段切除术139例,单纯性乳房切除术29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10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32例、乳腺癌3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34例。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腺癌阳性率46.7%;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82.1%;乳管镜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0%。随访1—5年,2例复发。结论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中,良性病变最为常见,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乳管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手术是治疗病理性乳头溢液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乳头溢液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其常提示乳腺导管内存在着某种病理改变 ,我院自 1993— 2 0 0 1年共收治乳头溢液病人 5 2例 ,术前行钼靶照像、选择性乳管造影等检查 ,根据各方面的情况 ,术中采用正确的定位方法 ,先行乳腺区段切除加部分总乳管切除 ,术中冰冻切片 ,根据病理结果 ,决定是否扩大手术。本组 5 2例中 4 5例为良性病变 ,施行了乳腺区段切除加部分总乳管切除。 3例因导管上皮增生活跃行乳房单纯切除。 4例为导管癌 ,行改良根治术 2例 ,行乳房单纯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 2例。本组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  相似文献   

8.
邙建波  麦沛成  罗民 《河北医药》2003,25(8):575-576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95例乳头溢液患者,其中经手术治疗53例,分别行病变导管切除、乳腺区段切除、乳腺切除手术,病理恶性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余42例门诊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53例手术患者中恶性1l例,其中乳管内乳头状癌3例,导管内癌3例,乳腺浸润性癌5例。另外乳管内乳头状瘤16例,导管扩张症7例,慢性化脓性乳腺炎2例,乳腺增生15例。余42例门诊随访均1年以上,其中12例乳头溢液症状消失,5例溢液症状明显减轻,其余患者病情无变化,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选择性乳管造影、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有较大价值,配合钼靶、B超、乳头溢液的CEA测定可以提高诊断率,发现导管内病变和早期乳腺癌。对于50岁以上、血性乳头溢液伴随乳腺肿物,乳管造影、乳头溢液涂片、钼靶、CEA测定及潜血检查异常者,应争取尽早手术,切除病变导管。明确诊断,同时应适当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不必要的乳腺活检手术。  相似文献   

9.
吴耀忠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91-192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以提高乳头溢液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126例行手术治疗的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126例乳头溢液病例中,血性溢液75例,非血性溢液51例;导管扩张症5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43例,乳腺导管炎性病变21例,乳腺癌12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区段切除术、单纯乳腺切除术或改良根治术。结论综合检查有助于提高乳头溢液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可做出病灶的定位诊断,术中冰冻片是定性诊断的唯一方法。病变区乳腺的区段切除是多数乳头溢液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乳头溢液原发病是防治早期乳腺癌以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乳头溢液45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妇女非哺乳期间发生的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症状。乳头溢液的常见原因有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构不良性囊肿、乳腺癌等。我院对收治的乳头溢液4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以乳头溢液为主要临床表现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5年我院乳腺专科就诊的89例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89例病人中导管内乳头状瘤(含乳头状瘤病3例)29例,占32.6%;乳腺囊性增生症病27例,占30.3%;乳腺癌13例,占14.6%;急慢性乳腺炎8例,占9%;乳腺导管扩张症6例,占6.7%;其它病变6例,占6.7%.结论乳头溢液的主要原发病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囊性增生症、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结合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助于乳头溢液疾病的定位和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血性乳头溢液诊断中应用乳腺导管造影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8月收入的200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均开展钼靶平片X线检查以及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分析临床诊断情况。结果经X线检查200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乳头边缘模糊且后方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占4.00%;不出现血性乳头溢液疾病相关征象占96.00%。经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计200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占44.00%,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占8.00%,导管扩张伴炎症患者占20.00%,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占8.00%,乳腺囊肿伴感染患者占4.00%,导管内癌患者占16.00%。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应用在临床诊断血性溢液性乳腺疾病中可对病因明确分析,为以后治疗提供准确方案。  相似文献   

13.
许兵  田婷  傅建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05-1306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头溢液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我院2002年1月~2008年6月行乳腺导管造影术的患者病例资料49例,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因各患者病灶大小、部位及性质等的不同,其乳腺导管造影的X线表现也不同.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头溢液病变的诊断价值高,结合乳腺钼靶片,可为临床对病变的确诊及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在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的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硬性乳腺导管内视镜对78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78例患者中,诊断为乳管扩张20例,乳管炎15例(其中8例同时伴有乳管扩张),乳管内占位性病变43例(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导管内癌7例,乳腺导管内神经一内分泌癌1例),与病理检验结果相符.结论 纤维乳腺导管镜的应用对伴有乳头溢液的病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与病理检验符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头湿疹样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乳头湿疹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进行检查与诊断,依据检查结果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病理诊断情况及5年生存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37例患者表现为乳腺皮肤出现湿疹样,18例患者伴乳头溢液特征,24例患者同时伴有乳腺肿块。9例患者行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其中1例患者被确诊为乳头湿疹样癌,3例患者被诊断为乳腺癌;8例患者行病灶皮肤表层组织刮片病理检查,2例患者被确诊为乳头湿疹样癌;7例患者行病灶皮肤表层组织切取活检均被确诊为乳头湿疹样癌;6例患者行穿刺细胞学检查或切除病理检查均诊断乳腺癌。28例患者行乳腺钼靶摄片,26例诊断或拟诊为乳腺癌,2例患者结合临床诊断为乳头湿疹样癌。病理诊断:40例乳头湿疹样癌患者中,9例患者为单纯的乳头及乳晕乳头湿疹样癌,其余31例患者为乳头湿疹样癌合并其他类型的乳腺癌,其中16例患者合并浸润性导管癌,11例患者合并导管内癌,3例患者合并髓样癌,1例患者合并鳞癌;23例患者合并乳腺肿块,其中13例患者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4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7.50%(35/40)。无乳腺肿块患者的5年生存率100.00%明显高于存在乳腺肿块患者的78.26%,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96.30%明显高于存在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69.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湿疹样癌具有较为特殊的表现,为降低误诊率,需要予以细胞学与病理学检查,并且依据不同类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纯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明确乳腺病变与乳头溢液性质的关系. 方法 对我院确诊的乳头溢液3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术后病理检查示乳腺导管炎占32.68%,乳腺导管扩张症占28.10%,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占16.67%,小叶囊性增生占15.03%,乳腺癌占3.27%,导管发育不良占2.94%,乳腺良性肿瘤占1.31%.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扩张症及导管发育不良中最常见的为黄色溢液分别占35.00%、29.07%和44.44%,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及乳腺癌中最常见的为血性溢液,分别占43.14%和90.00%,小叶囊性增生和乳腺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为浆液性溢液,分别占45.65%和75.00%.本组10例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例重度乳头状瘤病行全乳切除.306例均临床治愈,随访1~3年无复发. 结论 乳头溢液可因多种病引起,尤其可能与乳腺癌相关,对此类患者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溢液性状,采取恰当检查方法,制定相应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检查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头溢液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乳头溢液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中乳头溢液导管癌3例,乳头状瘤10例,慢性导管炎61例,导管扩张8例。结论导管内视镜可以对乳头溢液做出明确诊断和瘤体定位,是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镜检查在以乳头溢液为唯一表现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通过乳腺导管镜检查发现的12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乳腺导管镜下特点、病理检查结果以及术前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以乳头单孔血性溢液为首发症状,临床体检肿块不明显,术前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为阴性,细胞学检查均无恶性证据。12例患者乳腺导管镜下均见病灶,9例表现单发乳头状新生物,3例表现为多发乳头状新生物。4例新生物周围管壁僵硬,其余8例管壁均光滑。所有病灶均在乳腺导管镜定位下获得明确诊断。结论乳腺导管镜检查在以乳头溢液为唯一临床表现的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喻茜  王广珊  舒特标 《江西医药》2014,(12):1553-1554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对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癌变诊断和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2年5月的168例经乳导管切除术治疗的自发性单个导管乳头溢液患者的资料。评价乳腺X线、乳腺超声、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在预测癌变和高危病变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乳腺X线的敏感性为10%,特异性为94%,阴性预测值为88%,阳性预测值为18%。乳腺超声的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为68%,阴性预测值为89%,阳性预测值为14%。乳腺导管造影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49%,阴性预测值为93%,阳性预测值为18%。结论对于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传统的影像学研究并不能很准确的鉴别其癌变或高危病变。所有自发性单导管乳头溢液患者都应该实施导管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乳腺导管造影定位加选择性区段切除治疗乳头溢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刚 《淮海医药》2002,20(4):273-274
目的 通过应用乳腺导管造影定位加选择性区段切除治疗乳头溢液。方法 对15例患先行乳头内置管,再行乳腺导管造影。术前应用美兰注入导管中,此时行选择性区段切除。结果 本组15例患均痊愈,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本术式简单,成功率高,对于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