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此次调查了8人,其中2人重症,确认为亚硝酸盐中毒。结论建议有关部门对该镇益盐堂牌可疑食用盐暂停销售并迅速采样送检,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日常饮食中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总结,旨在加强餐饮业市场亚硝酸盐的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对误食中毒人员进行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中毒食物进行实验室检验。结果在7种可疑食品中,馍馍中亚硝酸盐含量为760mg/kg,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原因。中毒的病人经及时救治全部恢复健康。结论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检查,加大《食品卫生法》的宣传力度,加深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的鉴别,减少因误食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7月26日12:20~12:50,普兰店市某企业发生一起13人的食物中毒事件,经卫生部门深入调查核实,确认是一起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食物中毒发生2012年7月29日,普兰店市某企业休息,铸造车间13个工人正常上班,车间主任上市场买馒头和蔬菜,回厂后加工,12点开饭,12:20~12:50先后有13人发生口唇和指甲紫绀、双手麻木、恶心、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和体征,工作人员立即将患者送到普兰市中心医院救治。上级卫生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人员到现场开展相应调查。中毒  相似文献   

4.
20 0 2年 3月 2 4日下午 ,市卫生防疫站接到本市康庄镇薛家村张继梅电话举报 ,其娘家 4口人午饭后相继发病 ,现正在市人民医院急症科抢救 ,疑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3名卫生监督员赴该院进行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中毒经过2 0 0 2年 3月 2 4日中午 ,张继梅从邻村小卖部购 35 0克麻辣花生米 ,带回娘家午餐食用 ,饭菜还有自家制作的馒头、咸菜 ,同餐 4人 ,饭后 1h相继发病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及腹部不适 ,口唇指甲全身发紫 ,呼吸困难 ,其父出现昏迷 ,被邻居发现送市人民医院抢救。2 食物中毒事故的确定经对病人吃剩的麻辣花生米按 G…  相似文献   

5.
6.
2010年1月份,本区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认是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2010年1月3日17时,鼓楼区疾控中心接到区卫生监督所电话报告,辖区内某餐厅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接报后立即组成调查小组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经调查,当天中午,  相似文献   

7.
张峰  周生玉 《中国校医》2005,19(4):389-389
2003年11月20日,我区发生一起爆发性食物中毒,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该起食物中毒是由于误拿、误用亚硝酸盐而引起的,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 流行病学调查1998年 11月 15日下午 2时许 ,苏沟村村民常君生在诸葛镇诸葛街王建松宰杀房购买了二十余斤牛骨、牛肝、牛肺 ,带回自办的饭店里 ,下午进行了煮制 ,于 11月 16日早上 6 :30 - 7:30分出售煮制的牛肉汤 ,先后卖给本村村民和儿童 ,食用牛肉汤者 16人 ,食用量均为一碗 ,食用者均发病出现中毒症状 ,未食用者不发病。2 临床表现此起中毒事件共引起 16人发病 ,主要症状为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出现紫绀等组织缺氧表现 ,并有头晕、头痛、心率加速、呼吸急促、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16人中 ,年龄最大者 2 9岁 ,最小者 7岁。男性 5…  相似文献   

9.
1999年8月7日17时45分,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南元村城西组村民杨某家于下午1时办喜宴时,18人进餐,15人发生不适。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先后被送入城西联合医院就诊,疑为食物中毒。1 现场调查1.1 发病情况15名中毒患者均为杨某亲友,其中男性6人,女性9人。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7岁。潜伏期:最短不到0.5小时,最长2.5小时。所有患者主要症状为口唇、指头青紫,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发烧和腹泻。15名患者经采取催吐、洗胃、利尿、支持、对症治疗后陆续恢复,至8月8日下午全部痊愈出院。1.2 中毒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月16日,我县赵庙镇发生一起误食亚硝酸盐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 1月16日中午,赵庙镇个体屠宰户赵某一家5人在家同时用餐,饭后出现不同程度中毒,患者被立即送往当地医院抢救。后2人死亡,3人治愈出院。2 临床资料 本次中毒男性2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最大53岁,最小12岁。首发病例为赵某妻子。潜伏期10~40min。临床表现为头晕、无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面色青灰、口唇及指甲发紫等。赵某夫妻症状严重,先后因呼吸困难、昏迷、抽搐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17日,我区发生一起暴发性食物中毒,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食物中毒是误食被亚硝酸盐污染的食盐引起的。1中毒经过2006年4月15日某花园小区一建筑工地民工24人于就餐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个别出现口唇、指端发绀,至4月17日上午,因自觉症状加重,陆续到市人民医院就诊,临床诊断为食物中毒,经给予美蓝及对症治疗后,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至4月21日23名患者均治愈出院,另有1名中毒较轻病人在就近诊所治疗痊愈。2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4月15日中餐就餐人员有24人,发病最快的为进…  相似文献   

12.
1997年6月7日下午3时许,我市年中街居委会一家庭发生一起亚硝酸钠食物中毒事故,中毒6人,我站对中毒事故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中毒经过及临床表现7日中午1时许,市定中街一居民区左天成一家7人在家就餐后约半小时,有6人相继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面色青紫、嘴唇发乌、恶心、呕吐,有2人晕倒,约14:30送入市一医院抢救治疗。二、诊断及治疗市一医院值班医生接诊后,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当即对重症2人洗胃、催吐,6人均用美兰静脉注射,并以10%葡萄糖加维生素C静脉滴注,成人注射美兰5支100mg,…  相似文献   

13.
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22日,东海县某镇发生了一起由使用亚硝酸盐不当导致的食物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7年3月18日,滕州市发生了一起因建房集体就餐而导致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结果报告如下。1 事情经过 3月18日,本市南消河镇南池村张××因家中建房中午12h做了一锅黄豆芽炖猪肉,饭为热馒头。于13h一行7人就餐,1h后有人开始出现心悸、恶心感觉,17h结果就餐的7人均住进了医院。事后现场调查得知张××平时以卖猪头肉  相似文献   

15.
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江苏省常州市卫生局213003朱艳琴1995年2月21日,在常州市某国营工厂部分职工、家属、学生中因食用油条而发生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现将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如下:一、事故经过21日上午9时,厂幼儿园1名幼儿诉说腹部不适、胸闷,并伴哎吐...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2日,武汉市汉阳区发生一起因食用凉拌菜引发的食物中毒,共有23人发病,无死亡病例发生,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分析和实验室证实,为亚硝酸盐污染凉拌菜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2006年7月2日下午2时和7月4日上午9时,接到汉阳铁路中心医院和武汉市  相似文献   

17.
1.1 中毒发生经过 2003年7月18日,三家对份儿在一起吃火锅,为了把老母鸡炖烂,从邻居家借来火硝,放在锅里,同鸡肉一起炖。大约12点进餐,13点左右感到不适,13点半被送进了医院。7人就餐,7个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疼,口唇、指端青紫,面部发青等症状;到医院后,经亚甲蓝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所有患者第二天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正>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的结晶性的粉末,味道略微的发苦且带有一点咸味,其性状与食盐极为相似,极易因为误用、乱用而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对一起因误食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分析,为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提供帮助。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5月14日,某区疾控中心接到医疗机构报告的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报告病人21例,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头晕、口唇、手脚及脸部皮肤发绀,并有在"严记小吃"店共同进食史。  相似文献   

19.
黄松山  范壮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1025-1025
2004年10月12日14时10分,河南油田卫生防疫站分别接到河南油田涧河医院和总医院报告,有多个家庭午饭后相继出现中毒症状去医院就诊,怀疑为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医院和现场进行了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查明一起一家6人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对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6人共进午餐后均发病,对剩余"食盐"进行定性和定量检验,确认为"亚硝酸盐"工业用品。[结论]本次事故是误用亚硝酸盐作食盐引起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量导致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