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衡宁  杜喜春  龙溪 《河北医药》2001,23(10):799-799
我们做肋骨腋中线骨折投照检查时 ,采用左或右前斜位 30~ 40度角摄片方法。经过多年实践以及对近百张胸片的临床观察、分析 ,我们认为本方法简单、易掌握 ,诊断符合率高 ,尤其对肋骨腋中线骨折病患者更为理想 ,报告如下。1 投照方法1 1 投照体位 患者直立位于摄片架前 ,先面向暗盒 ,前胸壁靠紧暗合后 ,左或右前斜 30~ 40度角。左或右肘弯曲 ,手背放于髋部背侧 ,左或右手抱头 ,尽量使肋骨腋中线的胸壁贴紧暗盒面。1 2 中心线 对准第 4、5胸椎与暗盒垂直。1 3 滤线设备 无需滤线栅 ,有则最好。2 讨论肋骨腋中线骨折病人 ,在临床上较…  相似文献   

2.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大多从前入路,而且需切除肋骨经胸腔手术,特别是上胸段,更需切除肋骨。自2000年以来,我科共收治脊柱骨折伴截瘫病人48例,均采用保留肋骨的胸膜外入路、脊髓前方减压、髂骨植骨华氏钢板内固定,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18~54岁。骨折部位:T61例,T101例,L116例。合并血胸9例,肋骨骨折6例。截瘫按FranKel分级:A级10例,C级6例,D  相似文献   

3.
曹永辉 《河北医药》2013,35(15):2331-233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频发的交通事故、暴力外伤以及工伤意外等因素所导致的胸部外创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以胸骨、肋骨骨折尤为多见,以往的肋骨X线平片能够发现很多明显的肋骨骨折,可明确诊断,但是对于轻微的肋骨骨折,外侧皮质以及单纯内侧的断裂或肋软骨的骨折,X线平片则较难发现,易造成漏诊。多层螺旋CT的后处理成像技术,具有无重叠投影、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影响、分辨率高等优点,可全方  相似文献   

4.
许辉  罗洁 《江西医药》2010,45(7):663-664
目的探讨掌骨钢板在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应用掌骨钢板治疗的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开放复位掌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患者伤口均达甲级愈合,胸廓塌陷畸形纠正,完整性良好,外观饱满,未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结论掌骨钢板是治疗闭合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3例胸骨骨折和连枷胸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连枷胸的手术治疗均采用巾钳重力牵引外固定术,胸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严重胸部骨折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方法,早期积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郑克俭  郭梅花 《江西医药》2014,(10):1022-1024
目的:研究TiNi环抱式接骨器+血府逐瘀在肋骨多发骨折并血气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接受抢救和TiNi环抱式接骨器手术,观察组50例患者经过抢救后接受TiNi环抱式接骨器手术+血府逐瘀汤,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胸带外固定时间、血胸和肺挫伤淤血吸收时间及肋骨骨折愈合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SaO2和PaO2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0、肺活量、MVV、FVC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活动能力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和活动能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iNi环抱式接骨器+血府逐瘀治疗肋骨多发骨折并血气胸临床疗效较为明显,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采用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的58例患者胸廓畸形得以显著改善,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疗效满意,可靠安全,操作简单,是较为实用、先进的一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可疑肋骨骨折的32例患者同时进行X线平片、DTS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成像,分析并比较其结果.[结果]DTS和MSCT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的评分(P<0.01).X线平片和DTS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72.8%和93.5%,DTS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 0.01).[结论]DTS的图像质量佳,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高,是诊断肋骨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最常见的形式,其中第4~7肋最常见;第1—3肋骨折常伴有大血管损伤的严重创伤,第11~12肋骨折多存在腹腔脏器损伤。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可因胸壁不稳定、连枷胸导致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创伤性不稳定胸壁者固定效果不理想。2003年10月至2007年8月,笔者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尤其对伴有连枷胸、血气胸予以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蒋青  林华 《江苏医药》1994,20(6):316-317
将距骨骨折分成周围型和中央型。周围型骨折合并身体其它部位损伤发生率低,但局部组织受伤严重,手术治疗效果佳。中央型骨折合并身体其它部位损伤发生率高,局部组织受伤相对轻,预后常不理想,容易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对已发生缺血性坏死的病例,关节融合术可以推迟坏死的发展或缓解部分症状。  相似文献   

11.
12.
肖光铭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414-3415
目的:分析骨折复位固定器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57例不同类型的胫腓骨骨折的情况.结果:骨折愈合平均时间79 d,无软组织坏死、骨外露、骨不连、骨髓炎、骨缺损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方法作为手术和保守治疗的补充,对治疗胫腓骨各类型骨折,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操作技术,处理细致认真,合理的抗生素预防感染,不失为一种安全、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48例股骨颈骨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年使用骨折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为解剖对位,20例患者为近解剖对位,剩下2例患者为轴线较好者。结论骨折复位固定架是治疗胫腓骨骨折复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苏攀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07-108
目的探讨Pilon骨折并发腓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腓骨外侧手术切口长0.5~0.7cm;术中出血2~4ml;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2~3个月患者症状基本缓解并下床活动;腓骨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时间4~10个月。本组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的病例,未出现骨不连、骨折愈合延迟病例。按照Johner-Wruhs评价标准,本组25例中,优13例,良10例,中2例。结论应用TEN弹性髓内钉治疗Pi-lon骨折并发腓骨骨折手术安全可靠,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2~ 10年,50例股骨干骨折术后17 ~33周愈合;2例19个月仍未愈合,再行内固定植骨后6个月愈合.5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13~ 30周愈合;2例1年未愈合则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治疗方案应根据股骨干骨折部位与股骨颈骨折位移程度判断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7.
杨召  刘伟 《云南医药》1999,20(4):274-274
肱骨小头骨折是临床上少见的肘部骨折,传统的分类并未将联合大部份滑车骨折的肱骨小头骨折这一类型包括在内。我科1993年7月至1998年9月共收治此型骨折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男2例,女4例;左右侧各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35岁,平均168岁。伤后入院时间最短2天,最长187天。受伤原因多为摔伤。所有病例伤后均有不同程度肘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肘关节肿胀及压痛以肘前外侧为明显。2例关节内有异常活动及活动阻力感。3例陈旧性骨折者,关节活动受限明显,其中1例活动度仅屈伸30°。1例患者因在院外行石膏外固定过紧,并发皮肤张力性水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踝关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60例各种踝关节骨折及脱位的手术治疗。结果60例中随访46例,术后疗效为优33例、良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4.8%。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对骨折类型的准确判断及正确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维骨折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三维骨折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的 71例患者 ,男 6 0例 ,女 1 1例。平均年龄 4 4 .3岁 ,切开复位 6 5例 ,闭合复位 6例。均在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下 ,采用三维骨折外固定架 ,根据患者年龄、骨骼直径选择合适骨针固定。结果  71例平均随访 1 3.2个月 ,针孔感染 1例 ;针道渗液 1例 ;固定针松动 1例 ;骨不连 1例 ;骨延迟愈合 1例。结论 三维骨科外固定架是治疗胫腓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Pilon骨折、胫骨远端平台骨折或胫骨远端爆裂骨折,这些名词均用来描述胫骨远端的关节内骨折,从低能量的旋转暴力到由车祸或高处坠落产生的高能量均可引起,治疗困难、并发症多,愈后欠佳。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人民医院自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pilon骨折28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