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96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中治愈9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明显缓解。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5例。结论急性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选择非手术治疗,待症状缓解后行延期手术治疗。对伴有胆管梗阻的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宜采用早期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7~2004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68例,均符合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其中保守治疗39例,手术治疗29例。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龄38,74岁。保守治疗组死亡4例,合并有糖尿病,慢支炎,高血压及心脏病。手术治疗组死亡5例,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1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死于感染。其中胆源性胰腺炎36例,饮酒17例,高脂饮食8例,高脂血症5例,其它2例。本病的治疗应根据病变的轻重加以选择,原则上轻型可用非手术疗法。对重型的胆源性胰腺炎及其继发病变,如胰腺脓肿、假性胰腺囊肿等需积极支持和手术处理。以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非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3%)先行非手术治疗,待急性炎症消退后2w内行胆囊切除术,均治愈;20例行急诊手术(为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其中以胰腺病变为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8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感染,2例死亡。以胆道梗阻为主的病人12例,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胰腺作包膜切开引流,术后全部治愈。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治疗上有非梗阻性和梗阻性之分,早期均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非梗阻性非手术治疗缓解后行择期手术,梗阻性需急诊手术;对于胰腺病变一般仅作包膜切开引流即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3例,治疗方案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原则草案》进行选择。其中胆源性胰腺炎375例,手术治疗182例,非手术治疗193例。非胆源性胰腺炎408例,手术治疗147例,非手术治疗261例。结果共治愈患者698例,治愈率89.1%。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愈357例,治愈率95.0%,其中手术治疗治愈17l例,治愈率94.0%,非手术治疗治愈。186例,治愈率96.4%;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愈341例,治愈率84.0%,其中手术治疗治愈110例,治愈率74.8%,非手术治疗治愈231例,治愈率88.5%。存活患者中有84%发生了脏器功能障碍,其中18.3%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患者中100%有脏器功能障碍,其中97.6%为MODS。呼吸功能障碍、神经系统障碍与休克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6.3%、11.7%和10.3%,死亡患者中呼吸、肾和心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94.1%、60.0%和60.0%。存活与死亡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9%与37.6%;消化道瘘发生率分别为0.9%和14.1%。结论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病因治疗和针对胰腺坏死感染的手术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因素;MODS是造成胰腺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呼吸、肾和心功能障碍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探讨35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救治的35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的临床资料,梗阻性12例,轻症9例,重症3例;非梗阻性23例,轻症17例,重症6例。不同分型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 9例轻症梗阻性患者,手术3例,6例非手术治疗治愈;3例重症梗阻型,手术2例,1例非手术治疗,患者死亡;17例轻症非梗阻型患者,均保守治疗,15例治愈,2例症状加重中转手术,6例重症非梗阻型,3例非手术治疗治愈,3例手术治愈。结论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梗阻类型和病情程度选择是否手术,非梗阻性患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通过控制饮食、液体复苏、控制感染等可以治愈。梗阻性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诊断方法与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21例急性梗阻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急性梗阻性胰腺炎患者术前与术后诊断相一致。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诊手术治疗6例,择期手术2例,1例死亡,本组治愈率87.5%。非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择期手术11例,2例保守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加重给予急诊手术,治愈率100%。结论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应选择高敏感度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不但可以提高诊断率,还可以减轻病人负担。梗阻性应近早解除胆道梗阻;非梗阻性宜先行保守治疗,待症状和体征缓解后再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的选择。方法对近10年我科2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218例(占85.2%)为急性间质水肿型胰腺炎,38例(占14.8%)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胆囊源性胰腺炎157例(占61.3%),急性胆管源性胰腺炎99例(占38.7%)。全组均先经药物保守治疗,其中201例(占82%)治愈后延期手术,18例(占7%)行早期手术,28例(占10.9%)行急症手术中死亡2例(占7.1%)。全组病死率为0.8%。结论在临床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可分为急性胆囊源性和急性胆管源性两种类型,在治疗上有非梗阻性和梗阻性之分。首先均应先予以药物保守治疗为宜,前者容易保守治愈后行择期手术,后者可能并发化脓性胆管炎和胰腺坏死,需急症手术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则需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确诊急性胰腺炎27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急性充血水肿性胰腺炎26例(96.3%),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3.7%)。急诊或早期手术治疗14例,非手术治疗13例,均无死亡,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3个月~4年。结论:B超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首选检查办法,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宜在24~48h内手术治疗。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以保守治疗为宜,病情稳定后1个月再行延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张殿臣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184-184,188
目的:探讨胆源性梗阻性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72例胆源性梗阻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轻症梗阻型56例,均非手术治疗1周,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治愈。重症梗阻型16例非手术治疗24~48h中转手术,死亡1例(高血压心肌梗死)。结论:胆源性梗阻性急性胰腺炎一般轻症在1周,重症在2周内保守治疗,待症状、体征缓解,辅助检查指标恢复正常,病情稳定后及时手术解除梗阻,在非手术治疗中如出现中转手术指标时应及时行中转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36例非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先行非手术治疗,2周后行延期胆道手术,除1例死于暴发性胰腺炎外,其余均治愈;82例梗阻性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亦先行非手术治疗,其中50例治愈后延期手术,19例行早期手术,13例行急诊手术中死亡2例.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均应先以药物保守治疗为宜,非梗阻性易保守治愈后行择期手术,梗阻性可能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和胰腺坏死,需急诊手术或保守治疗无效时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8例SAP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组64例,治愈61例,治愈率为95.31%,死亡3例,占4.69%,死亡主要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和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各1例。手术治疗组64例,治愈53例,治愈率为82.81%,死亡11例,占17.19%,死亡原因主要是MODS、胰腺坏死感染、腹腔脓肿和消化道瘘。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AP赶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高危急腹症,应视病情的轻重,正确把握SAP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可提高治愈率,并有效地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急腹症合并休克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团结 《安徽医药》2004,8(5):352-353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或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腹症合并休克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中感染性休克占56%(56/100),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出血性休克占44%(44/100),多为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抗休克治疗后,89例经手术治疗.治愈率为69.7%(62/89),非手术治疗11例,均死亡.治疗中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7例,总发生率27%(27/100),感染性休克占39.3%(22/56),出血性休克11.4%(5/44),多发生在病程的1~3 d.发生急性肾功能哀竭23例,发生率23%(23/100).本组100例病死率35%(35/100),死亡主要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占65.7%(23/35).结论外科急腹症合并休克时,应首先紧急抗休克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时手术是必要的,早期防治MODS可以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监测患者胸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及早给与机械通气。结果存活18例,死亡4例,死因为严重感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率81.81%(18/22)。结论控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介质吸收是防止其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环节,及早给与患者重症监护和呼吸功能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处理,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和诊治方法。方法对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型26例,型20例。各类并发症共105次。其中以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腹腔内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胃肠瘘、胰瘘常见,病死率34.8%。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主要的并发症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死亡原因。方法总结分析2家医院近10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其中,死亡21例,死亡率为26.92%。结果死亡原因主要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占42.86%)、感染性休克(占28.57%)、多器官功能衰竭(占23.81%)、消化道出血(占4.76%)。结论更进一步认识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原因,加强患者入院后的早期监护及综合性治疗;同时加强对伴有高血压等严重的合并症患者的监测和处理,对降低SAP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诊疗方法,分享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18例S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此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2例,治愈率为66.7%;好转3例,好转率为16.7%;死亡2例,死因均为多器官衰竭,死亡率为11.1%,另有1例合并呼吸衰竭转入省级医院治疗。结论对SAP的手术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掌握常用的手术方法,以做到尽可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7-01~1998-04收治的27例重症急性(?)腺炎所致的各类并发症66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胸腔积液(?)胰腺脓肿、假性褒肿、肠瘘、胰瘘、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常见。胰外损害的程度以及手术时机和术式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关。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一旦成立,并发症的防治即应开始,减轻胰外损害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雪  叶强  张景周  梁涛  刘珅 《淮海医药》2013,31(1):25-26
目的探讨以胸外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9例胸部创伤为主多发伤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59例患者,治愈55例,死亡4例。死于创伤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共2例,死于其他并发症2例。结论胸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特点为死亡、休克发生率高,早期胸部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合理的手术,正确使用呼吸机,积极治疗胸部以外的合并伤可明显降低ARDS和MODS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方法,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外科住院的患者32例老年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29例90.06%(29/32),皆痊愈;非手术治疗3例9.3%(3/32),皆死亡.结论 外科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首先应抗休克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时手术,控制感染,早期防治MODS,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以1993年前的22例SAP为早期手术治疗组 (A组 ) ,以1993~2001年的45例SAP为早期非手术治疗组 (B组 ) ,比较两组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 :B组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休克、肾衰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A组 (P<0 001) ,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MOSF)。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中需注意动态CT监测胰腺坏死范围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