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15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2组。研究组79例,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对照组80例,行常规介入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研究组瘤体缩小近期有效率为72.2%(57/79),较对照组51.3%(41/80)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甲胎蛋白下降幅度分别为73.3%(33/45),较对照组43.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较高的疗效,毒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15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2组.研究组79例,行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对照组80例,行常规介入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研究组瘤体缩小近期有效率为72.2%(57/79),较对照组51.3%(41/80)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甲胎蛋白下降幅度分别为73.3%(33/45),较对照组43.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 含奥沙利铂方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较高的疗效,毒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取9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研究组采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的化学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学治疗方案,所有患者至少行化学治疗2个周期,化学治疗2~6个周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客观反应率(ORR)分别为53%和49%,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9%和74%,2组在ORR、DCR、中位生存期以及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以及血液学毒性,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外周神经毒性,均可耐受,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以脂质体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取得了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且患者对毒副作用均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春瑞宾分别联合顺铂、卡铂、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毒副反应。方法:全部156例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年龄在35~79岁,Karnofsky评分为≥70分;给予盖诺25mg/m^2静脉推注,第1、8天,顺铂75mg~80mg/m^2,分为第1、2、3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2周期后评价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15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67例,稳定(SD)41例,进展(PD)43例;总有效率为46.1%。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有效率为48.4%。部分缓解率为45.2%;长春瑞宾联合卡铂组有效率为47.2%,部分缓解率43.3%;长春瑞滨联合奥沙利铂组有效率为41.5%。部分缓解率为39%,各组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神经毒性。结论:长春瑞宾分别联合顺铂/卡铂/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9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观察2组近期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1%,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腹泻、口腔黏膜炎、外周神经炎、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紫杉醇分别联合奈达铂(NDP)及顺铂(DDP)方案对中晚期卵巢癌治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中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紫杉醇+奈达铂;对照组:紫杉醇+顺铂。分析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4.55%和4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55.00%)和对照组(6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36.40%)高于对照组(25.00%),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8.20%)低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紫杉醇为中晚期卵巢癌的有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FOLFOX4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对中晚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应用奥沙利铂85~100mg/m^2,静脉滴注2h,1d,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1~2d,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600mg/m^2,静脉滴注持续22h,1.2d,每2周重复;对照组33例,应用亚叶酸钙0.1g/m^2,静脉滴注1~5d,5-氟尿嘧啶500mg/m^2 1~5d,顺铂20mg静脉滴注1~5d,每3周重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9%,对照组有效率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FOLFOX4方案是中晚期胃癌治疗的较好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研究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8.72%(37/47)较对照组59.57%(28/47)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AST、TBil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CEA、AF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肝肾毒性0.00%、胃肠道反应6.38%较对照组的14.89%、23.40%低(P<0.05)。结论:XELOX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确切,可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改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C)方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恪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收治的9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PC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结合同步放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抗原(SCCAg)、糖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为37.50%(18/48)、总有效率为81.25Voo(39/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53%(12/47)、65.96%(31/47),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EA、SCCAg、CA125、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疹、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3个月(P〈0.05)。【结论】PC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较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奥沙利铂加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腹腔积液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成华  陈俊  王笑秋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1):1040-1041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加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56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奥沙利铂加白细胞介素-2组和奥沙利铂组各28例。奥沙利铂加白细胞介素-2组给予奥沙利铂100mg于5%葡萄糖250ml、白细胞介素-240万u于100ml生理盐水腹腔滴入。奥沙利铂组单纯使用奥沙利铂治疗。结果奥沙利铂加白细胞介素.2组完全缓解12例(42.9%)、部分缓解13例(46.4%)、稳定2例(7.1%)、无效1例(3.6%);奥沙利铂组完全缓解5例(17.9%)、部分缓解12例(42.9%)、稳定6例(21.4%)、无效5例(17.9%);2组有效率分别为89.3%和60.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沙利铂加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疗效好、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试验组),同时选取3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仅行TACE;于1-2个治疗周期后比较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卡氏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获益率分别为83.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质量卡氏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6.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患者临床获益率及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MVA)对中晚期肝癌细胞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资料,其中55例行TACE联合MVA治疗(联合组),41例行单纯TACE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和生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术后3种免疫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而联合组术后CD4+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逐渐上升,CD8+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其中治疗后1个月3种免疫指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1月CD4+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间为5.5~43.6个月。联合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6%、52.7%、9.1%;对照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0.7%、14.6%、0。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较单纯TACE治疗,TACE联合MVA治疗可以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仑伐替尼与TACE单独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4家医院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TACE联合仑伐替尼组52例和TACE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穿刺导管选择性门静脉化疗栓塞(SPV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133例中晚期PHC随机分成2组,对照单纯的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TACE加SPVCE的治疗效果。结果:TACE组和TACE加SPVCE总有效率[缓解和部分缓解(CR+PR)]分别为38%和5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0.5、1、2年生存率TACE组分别为93.1%、65.4%、36.1%,TACE加SPVCE组分别为100%、95.1%、59.8%。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TACE加SPVCE治疗中晚期PHC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效果优于单纯的TACE。  相似文献   

15.
孙玉梅  张隆群  王济明  杜成友 《现代护理》2007,13(12):1085-1086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供体等待期间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3例肝癌患者在供体等待期经股动脉插管肝动脉内灌注奥沙利铂、表阿霉素、氟尿嘧啶,2~3次后评价其疗效。并从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详细观察和处理。结果23例中完全有效(CR)1例(4.3%),部分有效(PR)13例(56.5%),稳定(SD)7例(30.4%),进展(PD)2例(8.7%),总有效率(CR PR)为60.9%(14/23)。甲胎蛋白下降幅度为64.7%(11/17)。介入治疗术后药物毒副作用轻,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在肝癌肝移植供体等待期,TACE可抑制肿瘤进展,加强该治疗的护理是肝癌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胃左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贲门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疗法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方法晚期贲门癌患者67例,随机分为单放组和综合组,综合组30例,放疗前1周行胃左动脉化疗栓塞,然后给予靶区剂量(DT)60~65Gy,6~7周照射;单放组37例,常规放疗DT70Gy/7周,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像学改善情况,随访4~28月。结果综合组和单放组梗阻症状改善率分别为100%(30/30)及70.3%(26/3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好转率分别为86.6%(26/30)及70.3%(26/37)(P>0.05);综合组和单放组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80%(24/30)及56.8(21/37)(P<0.05),40%(12/30)及29.7(11/37)(P>0.05)。结论动脉化疗栓塞结合放疗是一种治疗晚期贲门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碘^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55例(TACE联合碘^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和TACE组(单纯使用TACE治疗)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IL)、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为65.45%,高于TACE组的46.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A FP、NGAL、MMP9水平均低于TACE组(P<0.05);联合组的恶心、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的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TAC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4.0个月)长于对照组(9.0个月)(P<0.05)。【结论】TACE联合破^125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较单纯的TACE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但是可能会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中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自建库至2019年11月发表的有关LAM联合TACE治疗HBV相关性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共752例患者,均具有一定的偏倚风险。试验组的1、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试验组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的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年,试验组的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瘤体大小变化、HBV再激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LAM联合TACE治疗HBV相关性中晚期肝癌有效率更高,患者生存期更长,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9.
TACE+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PEI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FP下降率为88.2%和42.5%,肿瘤体积缩小有效率为83.5%和45%。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8.04%、53.65%和73.17%、52.22%、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结合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