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脑梗死三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脑梗死的病例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 总结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儿均为学龄或学龄前期儿童,以呼吸道感染起病,出现急性偏瘫,伴或不伴抽搐发作.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测定阳性.肺部影像学提示大片炎性实变,有合并肺不张或胸腔积液,头颅影像学提示大脑中动脉栓塞及相应供血区脑梗死.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及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根据3例患儿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影像学改变,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成立,同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头颅影像学改变,诊断合并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肺炎支原体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能引起广泛的临床症状,包括呼吸道及其它各系统。肺炎支原体的实验诊断在发  相似文献   

3.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26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 ,其肺外疾病中常见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此种损害已引起临床上的高度关注。该文探讨肺炎支原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30 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0 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中 2 6例 (8.4 % )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肺炎支原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早期诊断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对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及年度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0月~1996年2月用微量颗粒凝集法检测肺炎患儿494例,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者148例,阳性率为30.0%。示婴幼儿MP感染比例有增高趋势,95年秋冬季沈阳地区有MP感染流行。婴幼儿和儿童期MP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同,年龄愈小,MP感染的临床表现愈不典型,因而易漏诊、误诊。儿童期MP肺炎表现较典型容易诊断,但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多,尤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并发症,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存在肺外并发症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中有31例同时累及两个系统(45.6%),22例同时累及3个系统(32.4%),5例同时累及4个系统(7.4%).具体为累及消化系统44例(64.7%),心血管系统35例(51.5%),血液系统28例(41.2%),泌尿系统14例(20.6%),神经系统18例(26.5%),皮肤损害32例(47.1%).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机体多系统器官损害,尤其是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部分患儿可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肺外并发症,甚至少数以肺外并发症为首发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应引起重视,做到及早诊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小儿肺炎衣原体感染及肺炎衣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 测定 5 18例肺炎患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 ;以直接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并做鼻咽吸出物细胞培养。对诊断为肺炎衣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 39例 (7 5 % ) ,<3岁组 3 2 % (9/ 2 78) ,≥ 3岁组12 5 % (30 / 2 4 0 ) ,(χ2 =15 9,P <0 0 0 5 )。肺炎衣原体与其他病原混合感染 2 0 5 % (8/ 39) ,其中支原体 4例 (10 3% ) ,细菌 2例 ,腺病毒 1例 ,三重感染 1例。仅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诊断肺炎衣原体肺炎 31例 ,入院时病程≥ 1个月 6例(2 0 % )。发热 2 6例 (83 8% ) ;阵咳或连咳 2 4例 (77 4 % ) ;肺部湿音 18例 (5 8 1% ) ,哮鸣音 7例 (2 2 6 % )。外周血白细胞、CRP增高各 4例 (12 9% ) ,X线支气管肺炎改变 11例 (35 5 % ) ,间质性肺炎改变 7例 (2 2 6 % ) ,节段性实变影 13例(4 1 9% ) ,胸膜炎 3例。 31例肺炎衣原体肺炎与 6 8例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体征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提示肺炎衣原体是 3岁以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结论 肺炎衣原体与支原体混合感染率较高 ,肺炎衣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患儿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8例有不规则发热、颈部淋巴结大、咽炎、肝脾大、肺内感染等症状,经ELISA检测MP-IgM( )、EBV-IgM( ),临床诊断为MP感染并传单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外并发症8例(44.4%),其中肝脏损害3例(16.6%),心肌损害1例(5.56%),心脏、肝脏同时受损2例(11.1%),泌尿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各1例(各5.56%)。并发症多于原发病后1周左右发生,无典型临床表现,仅1例脑炎以神经系统表现为首发症状,主要依靠辅助检查确诊。病例均予以大环内酯类治疗3周,更昔洛韦治疗5~7d,辅以并发症和支持治疗,均痊愈。结论MP感染并传单引起肺外并发症的发病率较单一感染高,多数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原发病症状掩盖。少数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误诊,早期诊断、规则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及年度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1995年10月~1996年2月用微量颗业凝集法检测肺炎患儿494例,肺炎支原体(MP)抗体阳性者148例,阳性率为30.0%,示婴幼儿MP感染比例有增高趋势,95年秋冬季沈阳地区有MP感染流行。婴幼儿和儿童期MP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同,年龄愈小,MP感染的临床表现愈不典型,因而易漏诊,误诊,儿童期MP肺炎表现较典型容易诊断,但病程长,肺外并发症多,尤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  相似文献   

9.
支原体感染血清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与临床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微粒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同时做冷凝集试验,比较二者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的相关性。结果:100例MP-IgM阳性的病儿冷凝集试验阳性32例,二者符合率为32%。100例MP-IgM阳性患儿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10例,支气管炎54例,肺炎36例,首诊考虑支原体感染者仅30例,占30%。结论: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对于确诊支原体感染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肺外损害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8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8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81例出现肺外损害的表现,发生率为21.15%.结论 MP感染后导致多脏器损害发生率较高,少数患儿以肺外损害为首发表现,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