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及对患者胰岛功能影响。方法入组该院2018年8月—2020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1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使用胰岛素的用量、出现低血糖次数、血糖波动幅度、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OMA-β、HOMA-IR、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使用胰岛素的用量、出现低血糖次数、血糖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OMA-β、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均降低,HOMA-β均显著升高,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OMA-β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低血糖反应,对照组出现9例低血糖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0,P=0.026<0.05)。结论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治疗对血糖波动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更好控制血糖和减少胰岛素的用药量,促进患者胰岛功能的改善,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和瑞格列奈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和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组(对照组),治疗3月。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胰岛功能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和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胰岛功能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同时胰岛素使用剂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3.
选择2017年1-12月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A_(1c)(糖化血红蛋白)、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和探讨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甘精胰岛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均为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但甘精胰岛素的降糖效果更好,血糖达标时间较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5例,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正规胰岛素0.1 U·kg-1·h-1+0.9%氯化钠溶液持续静脉滴注,缓慢降血糖;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格列美脲口服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心功能改善率及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有利于肺源性心脏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增强其服药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糖代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0例观察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结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甘精胰岛素使用总量、发生低血糖情况等指标以及治疗后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比对照组患者少(P0.05),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两组患者比较接近(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对照组患者低,其中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指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出现6例,低血糖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例与31.7%的发生率(P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糖代谢效果,减少胰岛素用量以提高安全性,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血糖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三餐前或餐后即刻皮下注射诺和锐强;22: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性皮下输注诺和锐。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血糖、血脂、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HOMA-β、IRI、空腹血糖(FPG)、餐后1h血糖(1hPG)、2h血糖(2hPG)、3h血糖(3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水平,促进血糖早期达标,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将精神分裂症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注射甘精胰岛素及服用吡咯列酮;对照组22例,每日单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12周后评价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餐后2h血浆胰岛素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浆胰岛素、餐后2h血浆胰岛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胰岛素用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用量较小。吡咯列酮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且胰岛素剂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的联合应用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34例患者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实验组34例患者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口服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给药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各项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7.1%vs 85.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甘精胰岛素与瑞格列奈可有效改善个体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单纯那格列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HOMA-β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联合组HOMA-IR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可获得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时有效促进患者胰岛分泌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选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甘舒霖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OMA-IR、HOMA-β、IL-6以及TNF-α的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花费。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HOMA-IR、HOMA-β、IL-6以及TNF-α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治疗后HOMA-IR、HOMA-β、IL-6以及TNF-α均获得了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减少初发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水平,促使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缩短,降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花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门诊收治的9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观察组口服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BMI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HOMA-I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接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依据患者研究需求,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延缓患者疾病进一步发展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单纯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改善明显,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很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平行对照法分为观察组(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与参考组(甘精胰岛素)各为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缩短患者病程,使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进一步评价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该次入选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92例,纳入时间跨度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按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那格列奈进行医治,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在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3项指标水平,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两项指标水平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4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治疗后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两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后无反复,同时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其临床效果优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餐后2 h血糖值、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在降低血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