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该院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波动、血糖达标时间、p 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低血糖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血糖达标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p H值恢复时间(9.67±2.61)h和尿酮体转阴时间(22.31±7.37)h均显著性早于对照组患者(15.21±3.50)h和(32.60±12.22)h。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平均低血糖反应发生次数为(0.75±0.50)次,对照组患者平均低血糖反应发生次数为(1.48±0.84)次,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优于胰岛素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临床治疗首发症状为酮症酸中毒小儿糖尿病的价值以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首发症状为酮症酸中毒的小儿糖尿病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形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10)与实验组(n=10),将采取纠正酸中毒、扩充血容量、平衡水电解质等方式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将采取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经不同治疗后两组患儿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治疗后中实验组患儿胰空腹血糖(10.35±0.25)mmol/L、餐后2 h血糖(14.35±0.34)mmol/L、空腹胰岛素(6.34±0.33)μIV/mL、餐后2 h胰岛素(22.35±5.64)μIV/mL、治疗效果80.00%等显著优于参照组患儿胰空腹血糖(13.21±0.41)mmol/L、餐后2 h血糖(17.11±0.37)mmol/L、空腹胰岛素(2.68±0.64)μIV/mL、餐后2 h胰岛素(6.14±0.35)μIV/mL、治疗效果40.00%,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应用在小儿糖尿病中疗效显著,对于治疗首发症状为酮症酸中毒小儿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人胰岛素类似物(Insulin Aspart)与人普通胰岛素 (Novolin R)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Insulin Aspart组32例, Novolin R组36例, 对血糖达标、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目标值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 结果 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2 6, P>0.05); Insulin Aspart组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血pH值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Novolin R组(t=19.454 0, P<0.05);Insulin Aspart组胰岛素用量亦少于Novolin R组(t=2.007 0, P<0.05);Insulin Aspart组的血糖水平更平稳, 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ovolin R组(t=12.244 0, P<0.01). 结论 Insulin Aspart持续皮下注射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2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3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35例;并对7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5.57%(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在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5.70±1.05)mmol/L、餐后2 h血糖(6.75±1.35)mmol/L、血糖达标时间(4.20±1.60)d,对照组空腹血糖(6.89±1.45)mmol/L、餐后2 h血糖(8.60±1.55)mmol/L、血糖达标时间(9.25±3.25)d。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中实施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等优势,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该院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5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根据对患者使用胰岛素剂量不同,将患者分组。其中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餐前血糖(6.34±0.27)mmol/L、餐后2 h血糖(8.92±0.83)mmol/L与参照组餐前血糖(6.21±0.28)mmol/L、餐后2 h血糖(8.67±0.78)mmol/L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1、1.097,P0.05);研究组尿酮体转阴时间(18.92±6.82)h与参照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下降速度(5.95±1.02)mmol/(L·h)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6,P0.05)。研究组25例患儿,低血糖发生1例,占比4.00%;参照组25例患儿,低血糖发生8例,占比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钠是(142.85±6.32)mmol/L,血钾水平是(4.52±0.21)mmol/L;参照组血钠是(137.95±6.96)mmol/L,血钾水平是(5.12±0.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6、7.507,P0.05)。结论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可使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其中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可预防低血糖发生率,加快血糖下降速度,同时还可有效改善血钾、血钠水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2年1月—2018年4月将9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持续泵入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糖水平,促使血酮、尿酮及血糖尽早达标,还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效果。方法收取该院10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并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54例患儿实施常规胰岛素剂量治疗),观察组(54例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将2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治疗后的酮体转阴时间(18.15±8.20)h、血糖下降速度(5.15±2.7)mmol/h、餐后2 h血糖(8.01±1.05)mmol/L、空腹血糖(7.01±1.12)mmol/L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治疗后的症状完全消失时间(5.29±1.18)d、住院时间(15.23±1.27)d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中,显效患儿有50例、有效患儿有2例、无效患儿有2例、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实施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促进患儿较快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评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来该科就诊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2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分别为(13.43±3.28)h和(5.78±1.37)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9.02±2.01)mmol/L、餐后2 h血糖(10.11±2.51)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为(43.34±3.32)分和(48.38±3.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缩短尿酮体转阴时间和酸中毒纠正时间,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岛素在急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盱眙县人民医院进行相关治疗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进行随机等分处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予以胰岛素治疗。监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同时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并发症(昏迷、低血钾、低血糖)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和尿酮转阴时间均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期间,加入胰岛素治疗会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机体血糖状态,缩短血糖达标与尿酮转阴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保证患者治疗成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营养干预结合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该院于2006年—2015年收治的1型糖尿病儿童患者共计2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每组患儿13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基本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基本胰岛素注射治疗基础之上加行营养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13例患儿经治疗之前的血糖指标为:空腹状态下血糖值为(16.23±3.21)mmol/L,餐后2 h的血糖值为(23.25±1.53)mmol/L,在经过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方式之后,空腹血糖值为(13.56±2.05)mmol/L,餐后2 h的血糖值为(18.36±2.39)mmol/L;观察组13例患儿经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加营养干预治疗之后的血糖指标为:空腹状态下血糖值为(16.68±3.52)mmol/L,餐后2 h的血糖值为(22.96±2.17)mmol/L,在经过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加营养干预方式之后,空腹血糖值为(8.85±2.91)mmol/L,餐后2 h的血糖值为(11.99±2.43)mmol/L。经卡方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血糖变化指标,得出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1型糖尿病儿童的患者的治疗,行常规胰岛素注射具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在此基础上加行营养干预治疗则效果更为良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救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当中所发挥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7月来该院治疗的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120例)设为该文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方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急救前后的空腹血糖值、急救前后的血酮体值、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急救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 (1)急救后24 h,观察组的血糖、血酮和尿酮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急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救当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在提升急救有效率的同时也能降低低血糖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首次症状中毒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该次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住院部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10.36±1.25)mmol/L、餐后2 h血糖(14.31±2.32)mmol/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6.36±0.54)u IU/m L、餐后2 h胰岛素(22.30±5.62)μIU/m 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9.56±2.69)mmol/L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4.36±2.15)mg/L、血清Na+(124.12±5.36)mmol/L、CL-(90.12±4.51)mmol/L、pH(7.05±0.10)、血碳酸氢根(6.25±1.20)mmol/L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K+、Ca2+、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抢救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关键在于尽早诊断,从而及时对其进行补液、扩容等基础治疗,并合理应用胰岛素;除此之外,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诊综合急救治疗方法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2020年3月于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急救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种处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酮转阴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和血糖达标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开展综合急救处理更有利于提高救治有效率,可缩短患者的血酮和尿酮转阴时间,使血糖在短时间内达标,优势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胰岛素对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94例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用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给予大剂量胰岛素,研究组54例给予小剂量胰岛素,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酸中毒纠正和尿酮体转阴时间、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下降幅度(5.3±3.5)mmol/L比对照组(7.5±3.9)m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与大剂量胰岛素治疗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不大,但小剂量胰岛素更能稳定降低血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紧急评估与急救护理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于急救的基础上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紧急评估,并行急救综合护理,并将2组相应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平均血糖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其空腹血糖(FBG)为(6.25±1.36)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9.39±1.25)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为100.00%,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于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行紧急评估及急救护理措施,不仅可迅速平稳其机体内血糖水平,还可有效的改善酮症酸中毒体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小儿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治疗的40例糖尿病患儿进行病情回顾分析。在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医护人员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在分组护理期间,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整体护理。护理期结束后,将其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及家属护理满意评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空腹血糖值为(5.63±0.05)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8.13±1.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为(7.69±2.04)%,对照组患儿空腹血糖值为(9.81±2.26)mmol/L、餐后2 h血糖值为(11.34±2.67)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为(9.63±1.6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5、4.575、4.713,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t=2.564,P=0.019)。结论整体护理能够使糖尿病患儿各时段血糖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方法安全且疗效显著,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4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入的1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微量泵持续泵入静脉、胰岛素一次性静脉冲击+小剂量持续静注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分别对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低血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P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胰岛素总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四种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式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3.98±1.71)h、PH恢复时间(8.93±2.22)h、尿酮体转阴时间(20.12±4.21)h均最短,且胰岛素总用量(59.34±8.90)U也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低血糖发生率(0例,0%)最低(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可进行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采用不同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糖降低速度为(5.4±1.6)mmol/h,对照组为(7.9±2.5)mmol/h,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维持液配置次数为(2.1±0.6)次,住院时间为(7.5±1.8)d,低血糖发生次数为(0.12±0.04)次,与对照组的(3.8±0.9)次、(9.8±2.7)d及(0.46±0.17)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胰岛素在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疗效,但是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低血糖发生风险更低,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泉州市第一医院2020年5月—2022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用随机数表法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分别是急诊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护理前后患者血糖值的变化情况、康复时间指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3 d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小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血酮达标时间和尿酮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急诊护理干预运用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上优势显著,有临床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以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30例患者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为参照组;30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血糖改善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6.12±0.31)mmol/L,餐后2 h血糖(8.09±0.56)mmol/L;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是(6.76±0.29)mmol/L,餐后2 h血糖(9.18±0.6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有效率为96.67%,参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指标达标时间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缩短血糖控制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