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1995年的十年间,贵州省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汉、苗、布依、侗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两次大型调查研究。1991年进行了一次小型中间监测。1991年和1995年本省加测了水族学生。本文所论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主要是指汉、苗、布依、侗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十年间的变化。110年间学生身体变化1.1身高、体重的发育明显增长:与1985年相比,汉、苗、布依、侗四个民族学生的身高、体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身高平均增长258cm,体重(除布依族女生外)平均增长1.78kg。其中苗族学生增长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不同民族学生贫血状况10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坤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45-246
为了解贵州省不同民族学生贫血状况,进一步探讨学生贫血防治措施,笔者于1991年、1995年和200lD年分别对贵州省汉、苗、布依、侗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rrjk》2017,(8)
目的:了解都匀城区汉、布依、苗、水族单纯肥胖人群血脂水平,比较四个民族间血脂水平有无差异。方法:采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都匀城区汉族、布依、苗、水族单纯肥胖人群各100名的血脂水平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女性TG分别与本组男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依族组、苗族组和水族组合计TG、TC和LDL-C值分别与汉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族组合计TG、TC、HDL-C和LDL-C值分别与苗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都匀城区汉、布依、苗、水族不同民族血脂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且不同民族血脂升高的类型不同,同一民族不同性别间部分脂类水平差异也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苗、侗两民族主要聚集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全州380万人口中两民族约占85%。本文就1995年两民族学生健康监测视力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以父母均为同一民族的7~18岁苗、侗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年龄组100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贵州省198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中父母双方均属汉、苗、布依、侗等同一民族的41408名大、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分析。1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和学段增长而上升。城市学生视力低下较乡村严重,女生高于男生。这与国内文献报到是一致的。2 汉族男女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明显高于苗、布依及侗三个少数民族,按年龄构成比标准化  相似文献   

6.
黎平县是贵州省侗族之乡。为了解侗族儿童少年的体格发育情况,我们于1981年9~10月,对我县侗族聚居的水口、龙头、茅贡、尚重、中潮、孟彦、德风七个区十个公社,以侗族学生为主的17所中、小学校6410名7~17岁学生进行了体格调查,被调查学生的父母均系侗族,其中男生3214人,女生1396人,约占全县侗族学生的13.2%。被调查学生中83.5%为  相似文献   

7.
湖南侗族青少年身高坐高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和广西3省(区)交界地区,共有人口200多万。第5次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湖南省侗族共84.21万人,居全省少数民族第3位,主要居住于湖南怀化的通道、新晃、靖州等县。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南侗族的文化与体育发展较慢,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调查数据缺乏,笔者分析侗族青少年的身高坐高发育状况,不仅可以丰富侗族人类学研究成果,而且对侗族青少年的营养指导、学生体育训练和体育选才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湖南省通道、靖州两县采用随机分层整体抽样方法,抽取7~17周岁的外观发育正常且世居侗乡、3代直亲均为侗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贵州省不同民族的学生贫血状况,于1991年和1995年分别对汉、苗、布依、侗、水族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1991年和1995年分别随机抽取7、9、12、14、17岁中小学生6000人和6780人,其中1991男生3000人、女生3000人;1995年男生3400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七个少数民族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获得少数民族0-14岁儿童的体格发育资料。方法 在朝鲜族、蒙古族、黎族、苗族、布衣族、侗族和藏族的聚集村分层随机抽样调查41350人。结果 比较身高和体重为主的体格发育指标水平,朝鲜族及蒙古族儿童较高,藏族及苗族儿童为中等,布衣族及侗族儿童较差。而黎族儿童的身高属中等、体重属下等。7个民族儿童的营养指数与按身高的体重值比较,蒙古族儿童营养评价最高,即体型偏粗壮;而黎族儿童评价最差,体型偏瘦弱。结论 7个民族体格发育水平的差异有非常显性,在分析民族间差异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其中包括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掌握汉族与苗、侗和布依族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为监测民族地区学生体质、实施体育卫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体抽样对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黔北和黔西的乡村汉族学生和苗族、侗族和布依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出4个民族学生身高和体重,并计算出相应的BMI均值,然后对3个少数民族的BMI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贵州乡村汉族学生与苗族、侗族、布依族学生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苗族、侗族、布依族男生9~16岁年龄组与乡村汉族学生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乡村汉族男生BMI值大于其他3个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民族的女生之间只有少数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除16~18岁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民族之间BMI分布存在差异和不均衡状态,对贵州中小学生身体健康问题的关注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汉、壮族女生性发育水平和速度,比较两民族女生性发育规律和特点,为开展女生青春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半纵向调查研究法,分别抽取汉、壮族女生7、10、13岁3个年龄组各60人,于2013年起每年一次进行性发育水平检测,连续3年。以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乳房、阴毛开始发育和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结果汉、壮族女生乳房开始发育年龄分别为10.31岁和9.43岁,阴毛开始发育年龄为11.96岁和11.07岁,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45和11.89岁,各项的民族间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女生性发育起始年龄早于汉族,两民族女生性发育顺序相同,均为乳房→阴毛→月经初潮。  相似文献   

12.
一、对象与方法1995年,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贵州省汉、苗、布依、侗、水5个民族7、9、12、14、17岁中小学生进行蛔虫感染、贫血、生长发育等项目的抽样调查,每个民族、每年龄组男女各抽查200名,5个民族共抽查10000名学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贵州某医高专学生ABO血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玻片凝集法检测3434名医学生的ABO血型,对6个专业学生和人数大于50的民族的ABO血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汉、布依、侗、苗、土家、彝和仡佬族等7个民族和6个专业学生的ABO血型分布特点为O﹥A﹥B﹥AB,基因频率分布特点是r﹥p﹥q。均具有较高的O型频率。[结论]结果提示:(1)该校学生ABO血型具有南方人的血型分布特征;(2)可能与他们的性格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3  
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组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21个民族(汉、朝鲜、壮、瑶、黎、羌、布依、侗、苗、哈尼、纳西、傈僳、佤、藏、东乡、土、撒拉、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  相似文献   

15.
贵州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是苗族、布依及土家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贫困省份 ,少数民族在农村人口中占的比例大 ,为了解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 ,我们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 :选择贵州 4个县 (市 )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汉、苗、布依及土家族学龄前儿童共 14 2 5名为调查对象 ,进行体格发育、膳食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调查员经统一培训考核合格 ,仪器检定合格并用标准样品进行血红蛋白质控。2 .结果 :(1)不同民族学龄前儿童体格健康状况比较 (表 1) :Z评分是国际通用的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方法 ,以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和按身高的体重的…  相似文献   

16.
广西少数民族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挤压法,对广西壮、汉、苗、瑶、侗5个民族1005人检查结果,蠕形螨总感染率在36.22%,其中壮族感染率为35.56%;汉族为47.37%;苗族、瑶族和侗族分别为为50.0%,29.41%及29.85%。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民族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西壮、瑶、侗、汉族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点。方法对不同民族高中学生3378人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壮、瑶族男生各分量表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壮族男生躯体化、焦虑、疑心、脱离实际分高于汉族,低于侗族。壮、侗族女生各分量表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壮、侗族女生躯体化、焦虑、疑心、脱离实际分高于瑶、汉族女生。男生T分〉60的检出率壮、瑶、侗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汉族;T分〉70的男生中,壮、瑶、侗族高于汉族,侗族高于壮、瑶族。女生T分〉60的检出率壮族高于瑶、汉族。T分〉70的女生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壮、瑶、侗族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生因民族不同有各自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18.
5116名不同民族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了解汉、土家、苗、侗、瑶族等不同民族大学生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情况及其差异性。 方法 对吉首大学 2 0 0 1、2 0 0 2年入学的 5 1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乙肝 5项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HBsAg总阳性率为 7.81% ;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学生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 8.73%、4 .91%、4 .4 2 %、4 .6 5 %、5 .6 8% ,土家族、苗族学生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汉族 ,男性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 ;来源于农村的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城市。 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大学生之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甘肃是一个有十多个民族聚居的省份,其中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更是在全国属独有。为了探讨不同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制定其相应的发育评价标准,以便科学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于一九八三年3~9月份,对我省汉、回、藏、裕固四民族7~17岁学生,进行了一次身体发育调查。这次调查共获得有效卡片10470张,其中汉族学生5,095张(兰州市3,537名城市学生,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558名汉族农村学生),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临夏县选点测试回族学生3190人,在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5个民族学生体质动态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云南省汉族、纳西放、傈僳族、侗族和哈尼族5个民族自70年代以来学生体质变化趋势。方法:对云南省5个民族中小学生1985年、1991年和1995年体质调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年五个民放学生与1991年相比,发育水平没有明显变化,而1995年与1985年相比发育水平有显著提高,机能发育从1985年来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汉族学生不明显,而少数民族学生非常明显;运动能力除汉放学生和纳西族学生的部分年龄组耐力下降外,其余指标均有提高。民族间发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根据主要综合评价及运动能力位次变化,学生的发育水平呈提前趋势,而机能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