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程小丽  王兴春 《内科》2009,4(5):753-754
毒蜂蜇伤是我市每年7至10月临床常见急诊之一,毒蜂蜂种均为大黄蜂(俗称葫芦蜂或马蜂)。曾有报道对蜂蜇伤者用血液透析治疗。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共治重症蜂蜇伤患者52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野蜂蜇伤可引起局部疼痛、肿胀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我科于2002年7月~2005年7月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主要模式为CVVH)治疗7例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群蜂蜇伤后其蜂毒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病人死亡。我科自2000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10例群蜂蜇伤患者,现将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蜂蜇伤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选取年龄≥60岁、刺伤针数≥10针的蜂蛰伤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分为AKI组(40例)和非AKI组(38例),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老年蜂蛰伤致AKI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蜂蜇伤患者AKI发生率为51.28%。AKI组患者较非AKI组更容易发生溶血、血尿、肉眼血尿、蛋白尿、呕吐、双下肢水肿(P<0.05,P<0.01)。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入院后血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EA)、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ALT、肉眼血尿为老年患者蜂蛰伤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01)。血清白蛋白>35 g/L为老年蜂蛰伤患者发生AKI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LT升高和肉眼血尿可能促进老年患者蜂蜇伤后AKI的发生,相反血清白蛋白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毒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年来收治的118例毒蜂蜇伤的临床资料,观察对症支持治疗配合不同血液净化治疗对毒蜂蜇伤的疗效。结果:入院后6h内,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62例行血液透析,28例行血液透析滤过,28例行血液灌流/透析(HP+HD)联合治疗;单用HD治疗组总治愈好转率为95.2%,治愈率79.1%,病死率为4.8%;HDF治疗组总治愈好转率为96.4%,治愈率85.7%,病死率为3.6%;HP+HD联合治疗组的总治愈好转率为100%,治愈率96.4%。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均可有效治疗毒蜂蜇伤所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毒蜂蜇伤同时伴有心、肝、血液、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损伤,应尽早行血液净化。  相似文献   

6.
蜂蜇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蜂毒成分较为复杂,蜂蛰伤可导致人体多脏器功能损害,表现为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肝脏损害、心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和DIC等,其中以肾脏损害最常见,心脏和肝脏次之。蜂蜇伤的发病机制与蜂毒素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及机体的过敏反应有关。蜂蜇伤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死亡率较高。肾上腺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血液净化等综合措施有一定疗效,免疫治疗对蜂毒过敏的患者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和掌握老年人马蜂蜇伤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以有效提高急性马蜂蜇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竹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马蜂蜇伤病例共221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年龄≥60岁)56例,非老年组(年龄<60岁)165例,对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转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马蜂蜇伤,老年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依次为:肝脏55.36%,心血管32.14%,非老年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依次为:肝脏56.97%,心血管36.97%;老年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共有35例,发生率62.50%,非老年组共有94例,发生率5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老年组2例,病死率5.71%,非老年组2例,病死率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急性马蜂蜇伤中毒致器官功能障碍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均以肝脏和心血管最多见;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后病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严重蜂蜇伤12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蜂蜇伤对人体可能造成致命的损害,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障碍,尤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最为常见。本研究对12例伴有急性肾衰的严重蜂蜇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期望能找出主要的危险因素。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以1994年6月至2003年9月收治的蜂蜇伤合并肾衰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持续低效血液透析滤过(SLEDF)对老年蜂蜇伤后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40例蜂蜇伤后AKI患者分为非老年血液透析(HD)组,老年HD组和老年SLEDF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老年HD组相比,老年HD组痊愈率降低,进入多尿期的时间和血肌酐(Scr)恢复正常的时间延长,血液净化时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P均<0.05);而与老年HD组相比,老年SLEDF组痊愈率没有差异,进入多尿期的时间和Scr恢复正常的时间缩短,血液净化时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P<0.01)。结论与HD相比,SLEDF促进老年蜂蜇伤后AKI患者肾功能恢复,降低血液净化时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蒙洁英 《内科》2009,4(3):502-503
蜂螫伤多发于山区,秋季较为常见。毒蜂尤其黄蜂螫伤可并发过敏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危及患者生命。蜂,属节肢体动物门,种类很多,有黄蜂、大黄蜂、胡蜂、土蜂、狮蜂、竹蜂、马蜂、蜜蜂等。蜂毒中主要含有蚁酸,神经毒,组织胺,激肽,5-羟色胺,透明质酸A、B,胆碱酯酶等。被蜂螫伤后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其中毒程度与蜂刺针数及个体差异和螯伤部位有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治疗。本文通过对我科2006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1例蜂螫伤患者的治疗回顾.  相似文献   

11.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ICU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1,2].老年患者一旦发生MODS,则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不良,病死率极高.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是近年来血液净化领域的重要进展[3,4],我院近三年来应用CBP治疗老年MODS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符合MODS诊断标准并接受CBP治疗的老年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61~ 84岁,平均(65.7±10.2)岁.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总结重症胡蜂蜇伤的成功救治经验,探索蜂毒中毒新的救治方法。 方法 分析我院被同一宗胡蜂蜇伤的2例重症患者,其中一例被蜇伤252针,另一例被蜇伤246针,入院时,均已出现溶血、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过杂合式血液净化,局部外敷季德胜蛇药片及蜂蜇草,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患者溶血得到有效控制,脏器功能逐渐恢复。 结果 一例患者逐渐好转,住院16日后出院;另一患者迅速好转,两日后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均已痊愈。 结论 杂合式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体内蜂毒,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促进受损器官恢复;季德胜蛇药片与蜂蜇草可能有一定的解毒功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在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好发于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我科于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类型及预防护理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心脏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1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兴奋型7,抑郁型4例,混合型2例。经综合治疗与护理后,全部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预防术后护理有助于降低和治疗术后老年患者认知障碍,有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中药复方制剂)在群蜂蜇伤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群蜂蜇伤所致MODS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血必净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包括局部处理、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脏器功能保护、血液净化治疗;血必净组则在上述治疗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血必净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9% vs 58.6%,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 vs 31.0%,均P<0.05),血必净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1.2±3.4)d vs (13.6±4.6)d,P<0.05].结论:群蜂蜇伤致MODS患者在传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在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蜂蜇伤后可致局部皮肤红肿痒痛,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但引起迟缓相I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的报道甚少,现将我院2例蜂蜇伤致迟缓型I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资料显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占老年住院患者的14.78%,亚临床甲减占老年住院患者的2.17%[1].本文对老年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测,进一步探讨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及与各种急慢性疾病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老年患者190例,其中男86例,女104例,年龄63 ~ 88[平均(74.3±3.7)]岁.其中多脏器病变患者6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31例,恶性肿瘤患者14例,低蛋白血症患者22例,感染患者58例.排除有垂体疾病史或试验期间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病例.  相似文献   

18.
吕卫兵  王小玲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641-1641
老年胸腔积液病因复杂,正确的病因诊断是对患者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良好的关键.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资料齐全的老年胸腔积液32例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常有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的并存,治疗上更为棘手.重组人促红素( r-HuEPO)作为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肾性贫血等疾病的治疗[1,2],近来,笔者应用r-HuEPO治疗老年CRF患者,观察其对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48例老年CRF患者,诊断参照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61~85岁;原发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11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原因不明3例;CRF临床分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5例(血肌酐178~445 μmol/L),尿毒症期13例(>445 μmol/L).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股骨远端骨折虽不如髋部、桡骨远端及肱骨近端骨折常见,但随着交通车祸等高能量创伤日益增加,老年股骨远端骨折在骨科临床工作中亦不少见,且往往骨折呈粉碎性,波及髁间、髁上及关节面.而绝大部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一定程度骨质疏松,手术治疗有时较难达到坚强固定,使术后无法早起进行功能锻炼,日后患肢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股骨远端外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此类骨折31例,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