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院内肺部感染更加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及转归,本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主要由于卧床时间较长所致。现对缺血性脑卒中卧床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因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的因素并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部医院感染发生率出血性脑卒中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毕,有意识障碍者发生率明豆高于无意识障碍患者,卧床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卧床者,老年人(大于60岁)患急性脑卒中后更易发生肺部医院感染,急性脑卒中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病死率显著提高。结论:医务人员应对存在以上几种危险因素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严密监护,加强防控措施,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氨演索雾化吸入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肺炎发生的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雾化吸入中加入盐酸氨溴索,对照组应用常规雾化药物。同时应用抗生素、翻身、扣背等措施预防肺部感染。观察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期间观察组发生2例肺感染,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蔡亦强  郑兢 《临床医学》2004,24(10):22-23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二年来在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与高龄、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有密切关系。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以预防为主,尽可以减少卧床时间,以免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三天后应给鼻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69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6例和观察组83例。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分析结果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意识障碍、卧床时间、假性延髓性麻痹、心肺功能等因素有关。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住院脑卒中患者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与资料分析方法,对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肺部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该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673例,发生肺部感染患者47例,感染率为6.98%。患者年龄、意识状态和卧床时间、基础疾病和侵入性操作等因素与患者肺部感染有密切关系。从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4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31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真菌4株。结论该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且真菌感染占一定比例,应当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相关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1年1~10月共收治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42例,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42病例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5~81岁,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死22例。肢体瘫痪20例,昏迷15例,全部病例都并发肺部感染。分析42例患者发生肺炎与护理介入之间的关系:(1)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脑卒中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并发症多,免疫力功能差,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导致呼吸道清除细菌的功能降低。在此状态下,病菌最易侵入引起肺部感染。本文有18例脑卒中患者因抵抗力差而并发肺部感染。(2)卧床时间长:脑卒中患者大多数…  相似文献   

8.
刘文帅 《临床荟萃》2014,29(11):1233-123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1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分为肺部感染组(n =126)与非肺部感染组(n =384),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慢性肺疾病史、吸烟史、卧床时间、糖尿病史;意识水平、吞咽功能,脑卒中部位、性质、面积;入院时及入院4周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院内病死率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组有吸烟史、肺部慢性疾病史、糖尿病、长时间卧床、大面积脑梗死、大量脑出血、吞咽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者较非肺部感染组明显增多(P <0.05);肺部感染组四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非肺感染组(P <0.05);肺部感染组的病死率显著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吸烟史、肺部慢性疾病史、糖尿病、长时间卧床、大面积脑梗死、大量脑出血、吞咽功能障碍、伴有意识障碍;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的近期神经功能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产发院内肺部感染,更加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及转归,本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主要由于卧床时间较长所致。现将1995年12月~2001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卧床病人419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140例相关因素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419例中男263例,女156例,年龄40~50岁288例,60~70岁102例,71~82岁29例;住院天数7~65d,平均18.6d。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全国第4次中华医学会提出《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病情严重程度评定分轻、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偏瘫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临床确诊的104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52)和非感染组(n=5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04例老年脑卒中偏瘫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感染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吞咽困难、侵入性操作合并肺部感染率分别明显高于非感染组[(5.71±0.66)分比(3.19±0.47)分,(34.63±4.72)d比(25.73±3.82)d,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COPD病史、长期卧床、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是老年脑卒中偏瘫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感染组,同时感染组病死率(28.85%)高于非感染组(9.62%),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与COPD病史、长期卧床、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下肢骨折卧床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与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某院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卧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及致病菌情况,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 497例下肢骨折卧床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的老年患者,有54例(10.87%)在术后发生了肺部感染,共分离出8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有19株、59株和5株。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年龄≥75岁、术后卧床时间≥7 d、麻醉时间≥120 min、合并慢阻肺及术后使用呼吸机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气管插管前口腔消毒则是避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下肢骨折卧床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为其主要致病菌,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2.
定时翻身拍背对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定时翻身拍背对防治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426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13例。治疗组定时翻身拍背,对照组没有行翻身拍背措施或者措施不规范,2组防治用药及其他护理措施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定时翻身拍背可促使患者将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对防治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R型枕在预防脑卒中卧床患者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将2013年1-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3例脑卒中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翻身及卧床时应用翻身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R型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误吸、咳痰及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误吸、咳痰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小R型枕应用于脑卒中卧床患者中,能减少误吸的发生,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防有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情况,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住院31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大,卧床1周以上,多种基础疾病等相关因素是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呼吸道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等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高爱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45-1146
目的 分析脑卒中卧床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调查389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内感染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9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8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76%;前3位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58例次,占53.7%;泌尿道29例次,占26.85%;上呼吸道16例次,占14.81%;医院内感染与患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留置尿管、长期卧床有关.结论脑卒中卧床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加强基础护理和病房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脑卒中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22例,发生率29.3%;住院时间15~127 d,平均45.2 d。结论:对脑卒中昏迷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做好促醒工作,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住院脑卒中患者卧床常见并发症(压力性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与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全国6省市25所医院3 238例脑卒中卧床患者,使用病例报告表获取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使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测量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住院期间,626例(19.33%)患者至少发生过1种常见并发症,包括压力性损伤(80例,2.4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0.90%)、肺部感染(500例,15.44%)和泌尿系统感染(91例,2.81%)。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健康描述系统各维度(行动能力、自我照护能力、日常活动能力、疼痛或不舒服、焦虑或抑郁)报告问题的比例高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且视觉模拟评分低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 结论 积极预防卧床常见并发症有助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ICU收治的18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记录肺部感染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89例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5例(18.52%)发生肺部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自主咳嗽能力、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年龄、低蛋白血症、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自主咳嗽能力、侵入性操作、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其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及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对预后的影响,从而更好的防治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方法:对2005/2008年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50例,采用卡方检验法分析肺部感染率及与患者年龄、病情、基础疾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龄、合并意识障碍、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并发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与年龄、病情、基础疾病有关,并且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分析易感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分析其病历资料。按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19例)和未感染组(8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原菌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有19例发生肺部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10例(52.63%),革兰阳性菌感染8例(42.11%),真菌感染1例(5.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糖、侵入性操作、NIHSS评分、卧床时间是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诱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合并高血糖、进行侵入性操作、NIHSS评分>15分、卧床时间>3周是缺血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即可根据易感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