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为了提升输液室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将PDCA运用至输液室的护理安全管理中,探究其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1月至该院门诊输液室来行输液的患者,共6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采用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97.00%)比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但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液室护理管理中开展PDCA可规范输液室的工作规范,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高输液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65-1666
目的探讨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模式对降低患儿高危药物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至6月在本院住院的50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护理患儿,陪护家属遵守医院规定;选择2015年1至6月在我院住院的48例患儿为实验组,采用责任制床边护理模式护理患儿,并对陪护家属进行输液安全知识宣教。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各项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家属的各项静脉输液安全知识知晓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责任制床边护理工作模式可降低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对安全用药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确保患儿输液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2015,(6):126-128
目的探讨改善老年患者输液中的不安全隐患,提高输液安全性。方法引进PDA通讯信息技术,优化输液室的工作流程,使输液工作不断完善,有利于老年患者输液的安全。结果实施PDA优化流程后静脉输液缺陷事件减少,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使用PDA通讯设备,有效改善了输液室的工作速度,优化流程措施保障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工作的管理方法,以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针对门诊输液室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在输液全过程中实施环节质量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落实输液三签名制、巡视记录制、核对询问姓名制、输液专业护士资格制等护理制度。结果:通过改进输液流程,实施环节质量管理,提高了门诊输液护理质量,使患者投诉、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输液环节质量管理有助于消除输液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高输液服务的效率,可以明显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激励上报制度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比较本院激励上报制度实施前后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构成。结果 实施后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高于实施前,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构成中前三位分别为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人员配合因素;实施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构成中前三位分别为患者因素、意外因素、环境因素。结论 激励上报制度在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升主动上报率,降低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减少护理人员因素所致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讨论。方法:我院在2014年9月开展品管圈活动,调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8月-2014年8月)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质量,对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管理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为(92.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77.1%,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门诊输液室的管理质量,同时能够提升输液室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细节化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细节化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室患者实施细节化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6,(9):1269-1270
目的评价小儿静脉输液渗出分级护理的制定及应用效果,总结儿科门诊输液室输液管理对策。方法我院2015年开始实施静脉输液渗出风险等级管理,识别评估小儿配合能力,划分高渗液风险患儿,根据护士能级安排护理工作,对高风险等级患儿增加护理干预的强度以及丰富干预内容,包括输液前干预和舒适护理,将高风险等级小儿集中安排在高风险护理区域;成立护理小组,建立低危高危药品外渗处理方案,详细分析渗液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继续输液,做好患儿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结果 2015年的延迟输液率、多次穿刺率、护患纠纷率、静脉炎发生率和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0.3%、5.5%、0.2%、5.1%和0.1%,显著低于2014年的1.3%、10.4%、0.7%、11.9%和0.6%(P<0.05);2015年家属满意度为95.4%,显著高于2014年的86.6%(P<0.05)。结论分级管理以及应急措施建立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护理质量明显上升,家属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输液护理安全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门诊注射室进行输液的患者共24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输液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输液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技术水平、服务态度、输液环境、健康教育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门诊注射室进行输液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提高患者就诊成功率,值得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文章回顾门诊输液护理出现的不良事件和原因,并对护理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门诊输液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有效管理措施.55件门诊输液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包括护患沟通不良、一次穿刺失败、用药复杂、用药不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等,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增强门诊输液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该院血透室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另选取该院血透室于2010年10月—2012年9月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流程。观察与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2%,显著低于对照组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9%显著低于对照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透析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生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该院血透室于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另选取该院血透室于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1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观察与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透室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门诊输液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并加以实施,然后对病人在实施新流程前后3个月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新流程实施后3个月的满意度调查比新流程实施前3个月的满意度调查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构建实施自然、流畅的静脉输液流程,可确保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评价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我院ICU室共有护理人员54名,ICU室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这段时期内实施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对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前后54名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能力、专科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能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评估、调查及比较.结果: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54名护理人员的平均基础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54名护理人员的平均专科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54名护理人员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平均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通过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能力,改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根红  刘洁珍 《现代医院》2015,(2):82-83,85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代谢综合症患者高危药物静脉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8例使用高危药物的代谢综合症患者(B组)按流程管理进行护理,建立输注高危药物的穿刺、观察、拔针等操作流程,以及常见问题与并发症处理、健康教育流程,并对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质控整改。并与50例按常规静脉输液法进行护理的患者(A组)进行比较。观察流程管理实施前后输注高危药物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流程管理后B组在输注高危药物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代谢综合症患者高危药物静脉输注过程中运用流程管理,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促进护理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90例急诊科患者分析,其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这一阶段为实施后,运用根因分析法进行整改,观察实施根因分析法前后急诊不良事件率和上报率,同时比较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2%,上报率为80%,护理工作总满意度为93.55%,均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根因分析法对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有利于减小不良事件发生,提升上报率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在妇产科中实施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妇产科患者3.83万例(实施前),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妇产科患者3.9万例(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妇产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应用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护理人员24名作为观察对象,于2018年开始实施柔性管理模式进行门诊护理干预,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柔性管理实施后24名护理人员在就诊秩序、护理工作要求、患者健康指导、抢救药械及院内感染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柔性管理实施后,患者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就诊秩序及护士仪表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评分(P0.05)。结论:柔性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应用中具有良好导向,可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6月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前(2017年1—5月)、后(2017年6—12月)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业务知识考核情况、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6.98%)低于实施前(1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90.70%)高于实施前(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水平,改善其对自身的满意度,优化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室实施输液队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 ~2017年11月32位门诊室输液室护师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选择同期接受门诊输液的214例患者.按照所采取的模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输液队模式,对照组则采取轮班制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203例(94.86%)显著高于对照组175例(81.78%),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207例(96.73%)显著高于对照组178例(83.1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实施输液队模式,不仅能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