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导管肺动脉腔内旋切消融术介入治疗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右侧股静脉穿刺,行选择性左、右肺动脉插管造影的右侧肺动脉栓塞4例,其中右肺动脉主干不规则充盈缺损1例,右肺动脉主干及右下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2例、下肺动脉均不规则充盈缺损1例;双侧肺动脉多发性栓塞1例,造影见右肺动脉主干及左下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5例病人均行肺动脉血栓旋切消融术并于下腔静脉内肾静脉以下各放置滤器1只。结果:本组病例经导管行血栓旋切消融术,肺动脉栓塞明显好转,各栓塞肺动脉及其分支重新显示,患者术中临床症状即刻明显减轻,血气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及PaO2明显回升,基本恢复正常。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胸痛。结论:对肺动脉栓塞病人实施经导管肺动脉腔内旋切消融术疗效肯定、安全、有效,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320排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3日至2022年3月22日在本院经临床确诊的7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均行320排螺旋CT扫描,明确320排螺旋CT图像呈现的各个患者肺动脉栓塞位置及累及动脉血管数量,并记录患者肺野出现的间接征象。结果:78例患者经320排螺旋CT扫描共检出373处肺动脉栓塞,包括57处肺动脉主干、114处肺段动脉、77处亚肺段动脉、19处肺叶动脉、58处左肺动脉主干、48处右肺动脉主干。关于栓塞部位血管充盈缺损情况,具体包括80处中心性充盈缺损,96处偏心性充盈缺损,97处完全梗阻性充盈缺损及100处附壁充盈缺损;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以中心性、偏心性、完全梗阻性充盈缺损为主,慢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以附壁充盈缺损为主。关于间接征象,78例患者中出现33例间接征象,包括4例局限性肺纹理疏松,9例肺密度减低,1例栓塞远端肺梗死病灶形成,8例肺动脉高压,11例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结论:320排螺旋CT可作为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时明确动脉栓塞程度、累及区域及充盈缺损类型等征象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26例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诊断与介入治疗方法,评价介入技术治疗PTE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行介入方法诊断及治疗的26例PTE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胸痛、胸闷、气短、气促、咯血、休克等,其中7例有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5例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所有患者均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4层螺旋CT肺动脉增强扫描,D-二聚体检查,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肢静脉造影。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经右侧或左侧股静脉入路行肺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溶栓,其中4例先采用导管捣碎、抽吸血栓的机械方法后留置导管溶栓。对7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并血栓形成、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患者留置导管溶栓前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结果 26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溶栓3~4d复查肺动脉造影,23例肺动脉内血栓被大部分清除、中央分支血流恢复,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从术前平均82%增至94%;3例患者肺动脉造影有改善,但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继续经留置导管抗凝治疗1周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复查肺动脉造影显示主干及分支内血栓消失。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36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肺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治疗PTE起效快、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经CTPA诊断的8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CT征像.结果 8例经CTPA确诊的PIE病例,共累及86支肺动脉(51.1%).受累肺动脉位于右肺56支(65.1%),肺段动脉受累58支(67.4%).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16支,中心充盈缺损18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39支,附壁充盈缺损13支.PE的间接征象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动脉扩张等.结论 螺旋CT进行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安全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FIE)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4岁,因活动后心慌、气急1月,加重1周就诊,休息后可缓解.查体:体温37℃,脉搏82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齐,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表现:右房室扩大,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内可见实性回声,沿主肺动脉两侧壁分布,中央可见一细窄通道,宽约0.4 cm(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细窄通道内呈五彩镶嵌的高速血流,最大血流速度约404 cm/s(图2).超声诊断: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实性回声,考虑肺动脉栓塞可能.增强CT表现: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干、左肺下叶肺动脉及其各段分支、左肺上叶舌段肺动脉起始部、右肺上中下肺动脉起始部及右肺下叶外侧基底段起始部见广泛不同程度低密度充盈缺损,以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干、左肺下叶肺动脉为著,部分管腔堵塞,CT诊断肺动脉广泛栓塞.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腔静脉、髂静脉及双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血栓.肺肿瘤检测:癌胚抗原2.73 μg/L,非小细胞癌原2.58 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27.6 μg/L.临床初步考虑肺血栓栓塞症,决定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术中见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内充满质地较韧的肿瘤组织,右侧达叶动脉分叉处,左侧达下叶动脉.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栓塞的螺旋CT增强表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栓塞螺旋CT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4例肺栓塞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观察血栓累及部位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4例患者共累及51处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右肺动脉主干栓塞5例,左肺动脉弓3例,右上肺动脉6例,右中肺动脉4例,右下肺动脉13,左上肺动脉8例,左下肺动脉12例。肺栓塞的CT表现:①直接征象:肺动脉内充盈缺损,表现为中心型充盈缺损、锐角附壁型血栓、钝角附壁型血栓、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4种形式;②间接征象: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有受累部分肺野透亮度增高、肺纹理细小稀疏、“马赛克”征、肺实变、主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结论 螺旋CT增强扫描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无创、快速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介入微创伤治疗深静脉血栓及其并发症-巨块型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11例患者均用介入治疗。6例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其中4例为急性巨块型。确诊方法主要有胸部增强CT、下肢-盆腔Doppler超声波检查和血管造影。所应用的介入治疗技术有经导管血栓抽吸、捣碎(n=11),保留导管溶栓(n=7),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n=11)和金属支架开通髂静脉阻塞(n=4)。术后给予肝素和低剂量溶栓治疗1周,以后改为长期口服抗凝剂。术后随访内容有超声波、胸部X线片、部分患者做增强CT,随访时间6~22个月。结果 ①7例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右侧,进行介入治疗9例,血栓抽吸、溶栓和髂静脉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有效率为100%,无重要并发症;②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成功率为100%,随访期间未出现肺栓塞症状;③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6例,4例为中央巨块型栓塞、均有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受累及,3例合并有左下肺动脉栓塞,累计梗塞范围约55%~75%,动脉血氧分压均低于正常(75~85mmHg),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复查血管造影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介入技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方法;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可预防致命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经导管血栓清除和溶栓治疗可及时消除肺动脉主要分支内的血栓、改善患者症状,对救治急性巨块型PE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排CT对肺动脉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运用CT肺动脉造影和下肢CT静脉造影(CTVPA)两种方法对肺动脉栓塞(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检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怀疑PE的患者行CTVPA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并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38例患者中PE24例,下肢DVT11例。PE主要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和同侧肺野内病变。下肢DVT主要表现为下肢深静脉管腔内充盈缺损、静脉增粗和患肢软组织肿胀。对于栓子的显示,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优于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结论:多排CT(MSCT)联合运用CT肺动脉造影和CTVPA两种方法对PE和下肢DVT检出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怀疑PE的患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表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q-的表现。方法:本组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经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CT机胸部平扫加肺动脉造影增强检查,其中对12例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患者,在肺动脉造影扫描后2min再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并对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6例左右肺动脉主干同时栓塞,10例单侧肺动脉主干栓塞。24条肺叶动脉栓塞.57条肺段动脉栓塞和41条肺亚段动脉栓塞。12例下肢深静脉造影扫描发现7例深静脉血栓,其中4例血栓累及双侧髂静脉,3例为单侧,19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治疗后栓子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具有无创、快速、准确、简便的特点,应成为影像学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同时对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疗效的评估及发现下肢深静脉栓塞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疑诊PE患者行宝石能谱CT肺血管造影检查。方法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FOV 50 cm×50 cm,层厚5 mm,层间距5 mm,扫描速度0.6 s/r,矩阵512×512。同时,行增强扫描。扫描完成后,于Wizard后处理工作站上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进行重建。结果20例患者中,经宝石能谱CT确诊PE 8例(62处栓子),肺动脉干0处,左、右肺动脉主干4处,肺叶动脉10处,肺段动脉18处,亚段及亚段下肺动脉30处;其余12例分别为:肺源性心脏病5例,糖尿病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下肢静脉栓塞2例。病变中偏心性充盈缺损为22处,中心性充盈缺损为4处,完全梗阻性充盈缺损为26处。8例患者中,合并胸腔积液5例、下叶肺段梗死2例和肺血管纹理稀疏3例。7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复查CT,CT示栓子缩小或消失;1例死亡。结论宝石能谱CT肺动脉造影准确、无创,是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及多方法三维重建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5月临床拟诊为肺栓塞,并经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及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多方法三维重建确诊的41例病例。结果:41例病例均得到满意图像,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干及叶、段、亚段肺动脉显示良好,41例病例共发现栓子512个,其中肺动脉主干2个,右肺动脉干63个、左肺动脉干54个、叶动脉105个、段及亚段288个。直接征象表现为各级肺动脉内不同形态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表现为因肺动脉栓塞所致的肺梗塞、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动脉扩张、右心功能不全及局限性的肺纹理稀疏、胸腔积液等的影像学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及多方法三维重建技术安全、迅速、无创、敏感性、特异性、分辨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及复查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行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的肺动脉栓塞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双排螺旋CT扫描,行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肺动脉多平面重建图像。结果10例中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肺动脉的显示率为100%,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和完全阻塞,间接征象为肺梗塞、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结论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安全、准确、无创,且对治疗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介绍一种在肺动脉闭锁患者中选择性显示固有肺动脉结构的临床造影方法。方法经股动脉插管途径送入Simmons特型导管,通过未闭动脉导管或粗大体肺侧支,对27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行选择性肺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除2例婴幼儿患者外,采用Simmons导管均清晰显示了中心肺动脉的解剖结构。这种导管能较容易地进入位于主动脉弓不同部位(特别是发白头臂动脉干)的未闭动脉导管。在仅存在粗大体肺侧支的10例患者中,笔者成功完成了经体动脉途径的肺动脉楔形造影,较传统的肺静脉途径楔形造影更加安全少创。操作过程中未发生血管痉挛或血栓生成等并发症。结论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术前检查中,利用Simmons导管能够提高诊断质量且便于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MSCTPA)对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进行了胸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40例肺栓塞病例中,位于右侧肺动脉主干者6例,位于左侧肺动脉主干者4例,位于右下肺动脉及其分支者15例,位于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者5例,两侧或单侧多部位者10例。MSCTPA上均表现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影,病灶呈圆形、卵圆形、条带状、杯口状。有时伴肺梗死、肺不张、肺部浸润、胸腔积液等改变。CT扫描两上肺动脉未见栓塞灶。结论:MSCTPA是目前诊断肺栓塞的无创伤性的最佳影像学手段,其对正确及时诊断和治疗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PE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结果Ⅰ型12例,其中4例位于左肺动脉,3例位于右肺动脉,5例左、右肺动脉及肺叶肺动脉皆有;Ⅱ型2例,其中右下叶肺动脉1例,左上叶肺动脉1例;Ⅲ型3例,其中右下叶肺动脉1例,左上叶肺动脉1例,2个以上肺叶肺动脉1例;Ⅳ型3例,均位于双下肺肺段、亚段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段肺动脉、亚段肺动脉栓塞率分别为77.78%、66.67%、60.00%、12.50%。结论CTPA对肺动脉栓塞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行CTPA检查确诊肺栓塞病人49例,进行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处理并计算CT肺动脉阻塞指数。结果 CTPA扫描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显示受累肺动脉240条,其直接征象为肺动脉血管内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野少血征、胸腔积液等。CT肺动脉阻塞指数为0.375-0.825。结论 CTPA能清楚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局部管腔狭窄程度及其他间接征象,并可以此判断肺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诊断肺栓塞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2月纳入50例可疑肺栓塞患者,使用双源CT进行肺动脉血管增强扫描,对图像行三维重建,分析栓塞部位、栓子形态、肺内、心脏及胸腔改变等.结果 44例确殄肺栓塞,发现肺栓塞共260处,最常见于右肺下叶动脉28例(63.0%),其次于右肺动脉22例(5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变异支气管动脉的情况下,行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各种病因咯血的技术和价值。方法:在9例支气管动脉变异的肺癌、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中,右支气管动脉与第3、4、5右肋闯动脉共干4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1例;右下支气管动脉与左下支气管动脉共干2例;左支气管动脉由左第6肋间动脉约7cm处呈“T”形垂直发出1例;右支气管动脉由右锁骨下动脉发出1例。采用Seldinger经皮穿刺技术插管,先送入5F或6F的型号的Cobra导管行支气管动脉造影,继选择微导管对病变供血的支气管动脉分支逐支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采用明胶海绵颗粒+超液化碘油或/和PVA颗粒栓塞剂进行栓塞。结果:9例患者均插管成功,术后咯血停止及病情得到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微导管技术,行超选择性相关支气管动脉逐支插管,采用明胶海绵+超液化碘油和/或PVA的介入方法,对变异的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Among the heart diseases, there are some cases in which pulmonary arteries cannot be visualized by standard right ventriculography and aortography. We have categorized such a case as "angiographically absent pulmonary artery syndrome", which may include congenital or acquired absent pulmonary artery, and anatomically present but non-visualized pulmonary artery. It has been extremely difficult to achieve an accurate diagnosis in such cases and there has been no report of successful surgical treatment for them. Recently, we developed a method of retrograde pulmonary arteriography, with which the pulmonary artery can be successfully visualized in cases of angiographically absent pulmonary artery. Subsequently, re-establishment of the blood flow to the non-visualized pulmonary artery has been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7 of 8 cases of this syndrome. --angiographically absent pulmonary artery syndrome; retrograde pulmonary arteriography; surgical repa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