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过表达DACT1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Attractene Transfection试剂在K562细胞中转染DACT1质粒,使其在细胞中过表达,应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DACT1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过表达DACT1后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过表达DACT1能够抑制K562细胞集落形成,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同时可使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及caspase-9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减少。结论:过表达DACT1可以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干扰其增殖周期,可能具有潜在的抑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STAT3小分子抑制剂S3I-201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增殖、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影响和初步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ell couting kit-8(CCK-8)和EdU细胞增殖法检测S3I-201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3I-201对BEL-7402的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CCK-8及EdU结果显示,S3I-201能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和增殖(P<0.05),使BEL-7402细胞阻滞于S期,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P<0.05)。结论 STAT3小分子抑制剂S3I-201通过促进BEL-7402凋亡、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并将BEL-7402阻滞于S期而发挥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3.
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K562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PTEN/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增殖、凋亡调控的研究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 将携带有野生型PTEN及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Ad-PTEN-GFP)及空载体(Ad-GFP)腺病毒,转染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通过MTT检测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增殖指数,同时用细胞光镜、电镜形态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TEN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Bax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TEN及Akt、p-Akt蛋白水平变化。 结果 与Ad-GFP组相比,Ad-PTEN-GFP 转染K562细胞后,细胞增殖受抑,增殖指数降低,凋亡率增加,p-Akt表达降低,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 mRNA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增加。 结论 过表达PTEN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抑制K562细胞系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PTEN对K562细胞mTOR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的调控作用,以及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fication PCR,RFQ-PCR)法检测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xylate)干预K562细胞后BCR/ABL、PTEN、mTOR mRNA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Western 印迹法检测甲磺酸伊马替尼干预和以腺病毒为载体感染野生型PTEN(Ad-PTEN-GFP )后K562细胞PTEN、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用MTT和FCM方法检测RAPA对不同腺病毒感染组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格列卫干预K562细胞后,BCR/ABL和mTOR mRNA表达下调,PTEN mRNA表达上调;与感染Ad-GFP组相比,感染Ad-PTEN-GFP组的mTOR mRNA表达下调;Ad-PTEN-GFP感染与10 nmol/L RAPA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作用组.结论:PTEN是mTOR的上游调控基因,能够抑制mTOR的表达.RAPA与野生型PTEN一起可以协同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维生素E 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 , VES)对多药耐药白血病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K562/ADM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 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Wright Giemsa染色、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 FCM)检测细胞凋亡;FCM测定细胞Fas、Bcl-2 和p53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ES可显著抑制K562/ADM细胞的生长及增殖,P= 0 .004。光镜下可见K562/ADM细胞呈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DNA梯形条带。FCM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1 期阻滞,亚G1 期细胞比例增高,P=0 .005;Fa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 002;Bcl -2蛋白表达下调,P=0. 000;p5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VES可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Fas表达和下调Bcl 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阿糖胞苷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浓度2 000 U/ml的α干扰素与不同浓度的阿糖胞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的变化,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并对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α干扰素与阿糖胞苷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降低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升高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α干扰素与阿糖胞苷联合应用对白血病K562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升高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耐药白血病K562/ADM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VES)对多药耐药白血病K562/ADM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K562/ADM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right-Giemsa染色、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FCM测定细胞Fas、Bcl-2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ES可显著抑制K562/ADM细胞的生长及增殖,P=0.004。光镜下可见K562/ADM细胞呈典型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凋亡DNA梯形条带。FCM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1期阻滞,亚G1期细胞比例增高,P=0.005;Fa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2;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0~0;p5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VES可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Fas表达和下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5- 氟脲嘧啶(5-FU )对人肝癌HepG2 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epG2 细胞分为对照组、5-FU 组、甘露聚糖肽组及联合用药组。利用MTT 法观察药物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时相变化、增殖指数(PI )及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各组细胞Bcl- 2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甘露聚糖肽单独应用后对HepG2 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弱,与5-FU 联合使用后能明显增强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细胞48h 后,与对照组及5-FU 组相比,联合用药组G0/G1 期细胞比率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 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显示,两药联合使用可使细胞Bcl- 2 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 结论:甘露聚糖肽与5-FU 联合应用具有抑制HepG2 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Bcl- 2 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靶向干扰细胞因子诱导凋亡抑制因子1 (cytokine induced apoptosis inhibitor 1,CIAPIN1)基因表达后慢性 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 方法 :构建靶向CIAPIN1基因的shRNA干扰载体;使用实时定量PCR、West- ern blotting以及免疫荧光评价CIAPIN1-shRNA组(CIAPIN1-shRNA转染)和scramble-shRNA组(scramble-shRNA转染K562细 胞)干扰效率;伊马替尼(imatinib)处理两组K562细胞后,MTT法检测其增殖能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 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 结果: shRNA干扰可有效抑制CIAPIN1表达,CIAPIN1- shRNA组的CIAPIN1 mRNA表达量为scramble-shRNA组的(29.74±4.03)%、CIAPIN1蛋白表达量前者为后者的(21.57±2.18)%。 CIAPIN1表达下调能显著抑制伊马替尼对K562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CIAPIN1-shRNA+imatinib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为 (15.60±1.03)个/视野,克隆半径为(2.63±0.55)μm,均小于scramble-shRNA+imatinib组(P<0.05或P<0.01)。CIAPIN1-shRNA+ imatinib组的细胞G1期细胞比例比scramble-shRNA+imatinib组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较scramble-shRNA+imatinib组明显减少 (均P<0.01)。CIAPIN1-shRNA+imatinib组K562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敲除CIAPIN1能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Bcl-xl、Bcl-2、Mcl-1表达,诱导细胞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21、Bid、Bim表达,且与伊马替尼具有协同作用。 结论: CIAPIN1表 达下调可明显提高K562细胞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该作用主要通过阻滞K562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体外实验中,利用携带野生型PTE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PTEN)和P13K的小分子抑制剂LY294002联合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观察两者联合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251生长有无正向协同作用及探讨产生这种作用的机制。方法15251细胞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4组:DMSO对照组、空载病毒对照组、LY294002组和联合组(LY294002+Ad—PTEN组)。在U251细胞系中导入LY294002并转染Ad—PTEN病毒后,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blotting检测PTEN表达状态及P13K、AKT表达情况;用MTT法检测Ad—PTEN和LY294002对U251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V法检测细胞凋亡,观察导人LY294002和转染Ad—PTEN后U251增殖能力的改变;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观察LY294002及Ad—PTEN对U251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P13K/AKT信号通路下游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Westernblotting显示:与DMSO组和空载病毒组相比,LY294002组P13K、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联合组(LY294002+Ad—PTEN)的WEN蛋白明显上调,而P13K、AKT蛋白下降水平比LY294002组更为显著。联合组与LY294002组、空载病毒组、DMSO组相比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联合组凋亡率比其他三组明显增加;自培养第2天起,联合组细胞增殖速率呈下降趋势。联合组侵袭和迁移细胞的相对数少于LY294002组、空载病毒组和DMSO组。Westernblotting结果证明位于P13K/AKT下游的MMP-2、MMP-9、PCNA、Bcl-2、CyclinD1、NF—KB、FA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小分子抑制剂LY294002能够有效抑制U251中P13K、AKT蛋白的表达,联合转染Ad—PTEN后不仅能提高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对P13K、AKT的抑制更为显著。在体外实验中,联合Ad—PTEN和LY294002能够有效地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减少细胞凋亡来抑制U251的增殖能力,并能够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两者联合使用具有正向协同作用。联合Ad—PTEN和LY294002对U251的生长与侵袭的抑制作用与P13K/AKT下游的MMP-2、MMP-9、PCNA、Bcl-2、CyclinD1、NF—KB、FAK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有关。联合腺病毒转染技术和小分子抑制剂调控P13K/AKT信号通路是治疗胶质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Celecoxib联合羟基喜树碱对缺氧诱导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三气培养箱在缺氧环境下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预实验筛选Celecoxib、羟基喜树碱最小有效终浓度,设24、48、72小时为干预时间并筛选最佳作用时间。分别以Celecoxib及羟基喜树碱单独实验筛选的最小有效浓度为联合组浓度;以Celecoxib单独实验筛选最佳作用时间为实验时间。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监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SP法)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COX-2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Celecoxib及不同时间对SMMC-7721细胞表现出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Celecoxib(30 mg/L)单用在作用72 h时即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选72 h为作用时间,不同浓度羟基喜树碱对SMMC-7721细胞表现出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浓度为0.625 μmol/L羟基喜树碱即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选用羟基喜树碱(0.625 μmol/L)与Celecoxib(30 mg/L)联合作用72 h时,联合抑制作用结果呈现协同作用(Q>1.15)。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两种药物均可有效诱导 SMMC-7721细胞的凋亡,并且在上述浓度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效应。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Celecoxib(30 mg/L)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质内棕黄色颗粒较对照组染色浅,表明Bcl-2和COX-2蛋白表达有所下降,而Bax蛋白表达在Celecoxib(30 mg/L)和联合用药组中黄色颗粒的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增多,表明Bax蛋白表达有所上调;并且此变化与Celecoxib(30 mg/L)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缺氧状态下Celecoxib与羟基喜树碱对SMMC-7721细胞株均有抑制增殖与促进凋亡作用,并且两者联合作用有协同作用;Celecoxib的作用机制除了抑制COX-2外,还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舒尼替尼对肝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培美曲塞和舒尼替尼单药或联合处理肝癌SK-Hep1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FCM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和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切割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培美曲塞和舒尼替尼均能够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SK-Hep1细胞增殖,72 h IC50分别为(2.89±0.20)μmol/L和(2.12±0.12)μmol/L(P<0.05);培美曲塞和舒尼替尼均能够诱导SK-Hep1细胞凋亡(P<0.05);培美曲塞使SK-Hep1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舒尼替尼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5);培美曲塞和舒尼替尼均可使p-AKT、PCNA、Bcl-2的表达下降,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两药联用使SK-Hep1细胞阻滞在G2/M期,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较单药更加明显,且p-AKT、PCNA、Bcl-2表达下降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舒尼替尼可抑制SK-Hep1细胞增殖,并诱导SK-Hep1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AKT、PCNA、Bcl-2表达和上调Cleaved 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节拍化疗模式下卡培他滨联合依西美坦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实验分为7组,CCK-8法检测单药与联合用药组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药物作用对MCF-7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用药组MCF-7细胞p27、Bcl-2、PI3K和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卡培他滨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82.7 μmol/L、依西美坦IC50为103.5 μmol/L;联合用药组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于单药组(P=0.003);联合用药组中减小卡培他滨剂量不会显著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P=0.916);与单药组影响细胞周期不同,联合用药会使MCF-7细胞停滞于S期或G1期;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联合用药会促进p27表达,抑制PI3K表达,促使细胞凋亡;低剂量卡培他滨会显著抑制Bcl-2表达(P=0.006),使细胞停滞于S期。结论:小剂量卡培他滨节拍化疗联合依西美坦通过不同模式多方位影响MCF-7细胞周期及信号因子表达,显著抑制MCF-7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科罗索酸处理K562细胞,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对Caspase-3/7,-8,-9活性的影响。结果:科罗索酸能显著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科罗索酸浓度升高和培养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强。科罗索酸处理后的K562细胞中,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5),S期和G2/M期的细胞明显减少(P<0.05),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Caspase-3/7,-8和-9的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科罗索酸能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这一效应可能与Caspase活性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观察青蒿琥酯共聚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MNPs-Fe3O4)后,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以及是否增加K562细胞的凋亡,了解MNPs-Fe3O4是否可以增强青蒿琥酯的活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K562细胞Bcl-2、Bax、Bcl-rambo,激活的Caspase-3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应用MTT法检测青蒿琥酯共聚MNPs-Fe3O4后对K562的细胞毒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率。结果:青蒿琥酯可以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当青蒿琥酯共聚MNPs-Fe3O4后,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单用青蒿琥酯组(P<0.05),同时检测细胞凋亡率也发现,与单用青蒿琥酯组相比,青蒿琥酯共聚MNPs-Fe3O4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结果提示MNPs-Fe3O4可以增强青蒿琥酯的活性。而当加入泛Caspase抑制剂Z-VAD-FMK以后,MNPs-Fe3O4增强青蒿琥酯诱导细胞死亡的效应则被减弱了。Western印迹显示,青蒿琥酯共聚MNPs-Fe3O4组与单用青蒿琥酯组相比,Bcl-2,Bax,Bcl-rambo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上调,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则是下调的。结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可以增强青蒿琥酯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rambo和下调Survivin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ompoundK(CK)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CK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人参皂苷CK能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增加。RT—PCR结果显示Caspase3、Caspase9mRNA的表达上调,Bcl-2mRNA的表达下调,WesternBlot实验显示蛋白质表达情况与RT—PCR结果-致,Caspase3、Caspase9蛋白质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人参皂苷CK诱导K562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可能是CK抑制Bcl-2基因的表达,进而使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上调,启动凋亡途径,引起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贝母素乙(Peiminine)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贝母素乙或联合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MCF-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33258染色和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JC-1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I3K(p110α)、Akt、p-Akt(ser473)、Bad、Bax、Bcl-2、cleaved-Caspase-3以及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Cyt C)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贝母素乙可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出现凋亡形态改变,促进细胞凋亡,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上调细胞中Bad、Bax、cleaved-Caspase-3及胞浆中Cyt C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I3K(p110α)、p-Akt、Bcl-2和线粒体中Cyt C蛋白表达水平,而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然而,联合LY294002干预可增强贝母素乙对MCF-7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贝母素乙可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brutinib联合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的影响,初步研究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Ibrutinib联合ATO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brutinib、ATO单药及两药联合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凋亡、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CCK-8结果显示两药联合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单药更明显,两药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最佳协同浓度为Ibrutinib 5 μmol/L和ATO 0.75 μmol/L(P<0.001);Annexin V-PE/7AAD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未加药对照组、5 μmol/L Ibrutinib组、0.75 μmol/L ATO组、联合用药组24 h细胞凋亡率为(3.0±0.81)%、(3.5±0.91)%、(4.9±0.04)%和(20.4±0.93)%(P<0.000 1),48 h细胞凋亡率为(2.5±0.75)%、(3.6±1.82)%、(26.2±2.76)%和(76.4±9.33)%(P=0.003);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5 μmol/L Ibrutinib、0.75 μmol/L ATO单药及两药联合能将套细胞淋巴瘤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5 μmol/L Ibrutinib、0.75 μmol/L ATO单药及两药联合使Caspase-3、PARP、CyclinD1、Bcl-2表达水平下调,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表达水平上调,且两药联合较单药更明显。结论:Ibrutinib、ATO单药及两药联合能有效抑制套细胞淋巴瘤细胞系增殖、诱导其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两药联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