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软组织肉瘤是一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成人恶性肿瘤中约占1%,但是其亚类繁多并且部分软组织肉瘤恶性程度较高,5年生存率为50%~60%。在不断探索软组织肉瘤发病机制的过程中,研究发现除了基因组变化可以致瘤,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与遗传学不同,表观遗传学不涉及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变化,主要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及染色质重塑等方式发生可遗传的基因表达。软组织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用药提供更多新思路。本文将对软组织肉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形式。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伴随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到肝癌的发生是由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共同改变所致。表观遗传学是研究非基因序列改变所导致基因或者蛋白表达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可遗传的。本文就近年来表观遗传学在 DNA 甲基化、非编码 RNA 调控、组蛋白修饰等方面的改变与肝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研究肝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众多研究证明肿瘤的表观基因失调,即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等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肿瘤表观遗传学标志物成为新兴的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指标,相应的药物研发也相继进入临床阶段。本文将从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组蛋白修饰三个方面阐述肿瘤表观遗传学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现状,为进一步的肿瘤研究及应用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表观遗传学主要是研究基因表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能够通过减数分裂遗传,但不涉及有关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随着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逐步深入,发现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表达调控和组蛋白的修饰等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改变引起的调控机制异常与人体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研究表明抑癌基因启动子区高度DNA甲基化状态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肺癌发生的早期,出现很多DNA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因此,甲基化检测可能对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邱必军  余坚  夏强 《肿瘤》2012,32(6):471-474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也是人类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表观遗传学机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NA甲基化和微小RNA (microRNA,miRNA)的调控机制属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范畴.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及miRNA在肝细胞癌的形成中分别或协同发挥着重要作用,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的非编码短链RNA.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不仅可以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而且可以调节miRNA的表达.在肝细胞癌中,一些异常表达的miRNAs(如miR-125b、miR-1-1、miR-124、miR-203和miR-191)是通过表观遗传学机制调控的.另外,在肝细胞癌中还发现了一类miRNAs通过调控表观遗传学通路中关键分子来改变整个基因组的表观遗传学状态.本文就DNA甲基化和miRNA之间复杂的相互调节机制在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兰霞斌  张浩 《肿瘤学杂志》2017,23(12):1115-1120
摘 要:长链非编码RNA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在表观遗传学、基因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方面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H19是一个典型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而且在不同肿瘤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同时,H19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显示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了H19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在临床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 持续性感染以及病毒整合到人类基因组被认为是宫颈癌的重要发病机制。精准医学的崛起,依赖于现代遗传学技术、分子诊断、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是现阶段医学发展的高峰。本文从宫颈癌的易感性、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对宫颈癌的精准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虽然不编码蛋白质,但作为非编码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LncRNA可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调控及表观遗传学三个层面影响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生物学特性。本文介绍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长链非编码RNA,阐述其调节胶质瘤增殖、凋亡、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由RNA聚合酶Ⅱ转录及可变剪接而来、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众多研究表明其在表观遗传学、转录等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且其异常表达与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等明显相关。旨在总结RCC相关lncRNA最新研究进展,浅析lncRNA在RCC发生、发展中的潜在分子机制,为RCC的预防、早期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肺癌类型之一,筛选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是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已知,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是非小细胞肺癌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期研究发现,基因组的非蛋白质编码区域可以作为各种RNA的转录模板,统称为非编RNA。包括长链非编码RNA在内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细胞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在本篇综述中,我们将总结长链非编码RNA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李聪聪  朱莉 《现代肿瘤医学》2018,(20):3333-3336
宫颈癌是继乳腺癌后第二位的女性常见恶性肿瘤,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全球有超过47万新发的宫颈癌病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约占其中的28%,并预计直至2025年,亚洲的宫颈癌发病例将上升约40%。据资料表明:全世界大约90%以上的宫颈癌是由9种或者9种以上的高危型HPV所导致的。尽管目前针对宫颈癌的病因研究及癌前筛查已经得到较好的普及和发展,但随着科技及医疗的不断发展,宫颈癌的病因治疗以及预防仍是全球医疗的热点问题。本文对于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及宫颈癌疫苗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以便临床参考,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Human papillomaviruses (HPVs) ar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 including genital condyloma and anogenital cancer. Epidemiological data show that about 90% of all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are HPV positive.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percentage of HPV infections in Polish population of examined women. To detect viral DNA, PCR method was us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virus types, RFLP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obtained by PCR-RFLP method were verified by Hybrid Capture test. The presence of HPV DNA was detected in 53%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and in 2% of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women. The agreement for HPV detection between PCR and Hybrid Capture methods was 81%. Our studies showed much lower incidence of HPV in Polish women with cervical cancer than among other populations as reported in world literature. HPV detection as well as determination of other factors involved in pathogenesis of cervical cance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LncRNA HOTAIR)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进行宫颈癌切除手术的96例癌组织标本为宫颈癌组,另选取同期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2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分别为癌前病变组、正常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LncRNA HOTAIR相对表达量,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感染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54例)与阴性组(42例)。比较分析LncRNA HOTAIR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HPV16感染的关系,采用Logistic法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HPV16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癌前病变组与宫颈癌组LncRNA HOTAI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且宫颈癌组LncRNA HOTAIR表达水平及HPV16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LncRNA HOTAIR表达与CIN分级、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HPV16感染显著相关(P<0.05);阳性组LncRNA HOTAI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LncRNA HOTAIR表达为影响宫颈癌患者HPV16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中LncRNA HOTAIR表达水平升高并与HPV16感染密切相关,两者可发挥协同作用而参与宫颈癌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是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持续的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HPV预防性疫苗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广泛开展,但其对已感染HPV的女性没有治疗作用。迄今,多种治疗性疫苗已用于临床前模型和临床试验,包括肽和蛋白质疫苗、活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希望和动力。但其仍存在免疫原性低、需要寻找更多新的靶抗原基因等不足,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证实99.7%的宫颈癌是因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造成的,但几乎所有的研究中都发现有HPV检测阴性的子宫颈癌存在。HPV检测阴性的子宫颈癌可以概括为假阴性和真阴性两种情况,造成假阴性的原因有病变小、取材有限、病毒载量低、非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技术错误或检测灵敏度不足等。现有的筛查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一些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新型分子标记物如微小核糖核酸、FAM19A4基因甲基化等已被证明有望作为子宫颈癌早期检测和诊断的指标。近年来关于HPV阴性子宫颈癌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对HPV阴性子宫颈癌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存在差异。本文主要对HPV阴性子宫颈癌假阴性的原因、筛查诊断及临床特点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HPV高危型阳性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CIN II-III)、慢性炎症及宫颈癌中HPV感染分型的不同分型和p16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P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海南籍宫颈疾病患者,其中包括HPV高危型阳性的HSIL患者100例、HPV高危型阳性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患者各25例和HPV阴性慢性宫颈炎25例,收集宫颈病理组织,进行HPV分型和p16蛋白表达检测。结果:HPV高危型阳性宫颈病变中,检测出全部13种高危型亚型,主要为HPV16(16.67%)、HPV52(15.33%)、HPV58(12.67%)、HPV31(12.0%),不同宫颈病变HPV分型结果具有高度统一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999);HPV阴性慢性宫颈炎症组织、HPV高危型阳性慢性宫颈炎症组织、HSIL组织、宫颈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2.0%、72.0%、84.0%、100.0%,不同宫颈病变p16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p16蛋白表达逐渐增加,p16蛋白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海南籍宫颈病变患者其高危型HPV感染分型分布与目前研究一致,随着宫颈疾病进展加重, p16蛋白表达增加,HPV分型和p16蛋白联合检测对于诊断不同宫颈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子宫颈癌患者循环HPV DNA检测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来,癌症患者血浆/血清中肿瘤DNA的临床意义和生物学特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同样,人们对宫颈癌患者血浆/血清中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DNA亦作了研究。研究采用不同的检测标本(血浆/血清)、不同的DNA抽提方式及不同的引物来检测循环游离HPV DNA,所得的阳性率从6.9%~50%不等。因为宫颈癌患者血浆/血清中的HPV DNA很可能来源于肿瘤本身,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宫颈癌治疗后的监测工具,特别是针对晚期的患者。可以预测,这一极具有应用前景的分子肿瘤标志物不久将会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环氧合酶-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COX-2与宫颈癌中HPV16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6例宫颈癌组织作为实验组,31例健康的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的COX-2表达水平。用PCK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的HPV16DNA。结果: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之间均无相关性。而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阳性率为5652%(26/46)。在COX-2表达阳性的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阳性组的染色分值明显高于HPV16DNA阴性组。结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COX-2的参与。并且COX-2与宫颈癌的转移密切相关。宫颈癌中COX-2高表达与HPV16感染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持续性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必要条件。高危型HPV 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在宿主细胞癌变中起一定作用。目前研究表明高危型 HPV 甲基化可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预测生物标志物,且其检测的有效方法主要包括甲基化特异性PCR、亚硫酸盐测序、焦磷酸测序等。本文重点阐述了高危型 HPV甲基化导致宫颈癌的主要机制,描述了宫颈病变筛查标志物,并综述了高危型 HPV DNA甲基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HPV阳性宫颈癌组织标本和35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miR-34b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诊断、预后的价值。结果: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49,P<0.05);在HPV阳性宫颈癌患者中,miR-34b的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级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的肿瘤大小、FIGO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6、5.925、5.824,P<0.05);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miR-34b区分HPV阳性宫颈癌细胞与正常宫颈细胞的AUC为0.871(95%CI:0.773~0.970,P=0.000),灵敏度为90.24%,特异度为79.17%;对HPV阳性宫颈癌患者随访3年,发现miR-34b高表达患者的OS、DFS均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56、5.919,P<0.05)。结论:miR-34b在HPV阳性宫颈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为HPV阳性宫颈癌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