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近年来miRNA在调控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分化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与miRNA和ADSCs分化调控相关的文献,详细分析其调节机制,并进行综述。结果在ADSCs分化过程中,miRNA的表达会改变,并且miRNA可通过调节细胞分化相关的信号通路,调控ADSCs定向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等。结论利用miRNA对ADSCs分化的调控作用,构建出符合需求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用于临床分子靶向治疗和干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采用微创技术获取脂肪来制备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 ADSCs)的方法。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雷华医疗美容诊所通过腹部穿刺方法获取5例患者腹部脂肪(0.5~1.5 g)组织进行分离培养,扩增ADSCs,并进行干细胞的分化与鉴定分析。结果经过对ADSCs的增殖能力、特异性表面标志物的流式鉴定,成脂分化、成骨分化、软骨分化、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及神经分化的多项分化能力的鉴定,确定了分离出的细胞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结论采用微创技术可以分离获取ADSCs。  相似文献   

3.
骨关节炎(OA)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并不理想,随着医学及相关领域的迅速发展,再生医学利用干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发挥治疗效应,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OA的手段。其中种子细胞的选择成为了焦点问题,然而脂肪干细胞(ADSCs)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种子细胞选择的问题,有望在脂肪组织工程方向发挥重大作用。ADSCs是在脂肪组织的血管基质成分(SVF)中发现的一类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丰富、易于取材、多方向分化潜能(成骨、成软骨、成脂等)、细胞免疫原性低及免疫抑制调节作用等功能。本文旨在介绍ADSCs在治疗OA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脂肪组织来源的干细胞种类、分化潜能及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和优势。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关于BMSCs、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和去分化脂肪(dedifferentiated fat,DFAT)细胞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综合与分析。结果从脂肪基质成分可以分离得到ADSCs,AD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内皮、肌以及神经细胞等,并已较成功地应用于再生医学各领域。成熟脂肪细胞经过天花板培养法可以去分化为成纤维样细胞,即DFAT细胞,获得了多向分化潜能,也可以像ADSCs一样分化为脂肪、骨、软骨、内皮、肌以及神经细胞等。相比较目前常用的成体干细胞BMSCs,ADSCs、DFAT细胞来源广泛、取材更容易;而相对于ADSCs,DFAT细胞均一性高,增殖能力强。结论脂肪组织作为人体干细胞的重要来源,可能会给临床组织缺损的修复与再生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5.
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相关神经的损伤有关。近年来,干细胞对阴茎勃起神经和海绵体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保护作用的临床前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早期研究显示干细胞或基因修饰的干细胞对ED治疗持久有效,并有可能成功治愈ED。间充质干细胞、肌源性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脂肪源性干细胞、内皮祖细胞等均具有不同的分化潜能,在内皮细胞的更新、修复及神经组织细胞的保护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干细胞有望用于人类ED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腹股沟区脂肪组织获取ADSCs进行体外培养并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取4代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诱导下向内皮方向分化,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表达.结果 ADSCs在体外能迅速扩增,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在 VEGF、bFGF 诱导下,ADSCs能迅速分化为VECs,大多数细胞vWF阳性表达,与阳性对照组相似.结论 ADSCs在特定诱导环境下可以分化为VECs,有望成为组织工程领域内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男性反复或者持续性的难以达到和维持充分的阴茎勃起,无法完成性交或满意性活动的病理现象。海绵体神经(CN)损伤引起的勃起神经反射中断,是患者出现ED的直接原因,此外,CN损伤后,阴茎海绵体组织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凋亡增加,海绵体平滑肌纤维数量减少加重了ED的发生。因此,尽早干预CN损伤的病理过程,促进CN再生是治疗CN损伤性ED的关键。近年来,干细胞在ED治疗中的应用日益成为临床研究热点。现对胚胎干细胞(ESC)、间充质干细胞(MSCs)、肌源性干细胞(MDSCs)、脂肪干细胞(ADSCs)在ED治疗中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类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促进组织修复与再生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MSCs中的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stem cells, ADSCs)以其来源充足、较易获取、无伦理问题等优势,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等领域被广泛应用。ADSCs可分泌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且EVs具有类似ADSCs的功能,而无细胞疗法是目前新兴的临床治疗方法,使得EVs成为了无细胞疗法的研究热点。现将ADSCs的EVs在创面修复及脂肪移植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是来源于脂肪组织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近年来,人们发现ADSCs不仅本身能够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分化后表现出周细胞表型,构成重要的血管成分,还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建立促进血管生成的微环境,具有明确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为各种缺血组织及创面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物理、化学环境及相关细胞因子均被证实能够稳定甚至增强这种促血管生成作用。在众多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中,ADS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也得到证实,加之ADSCs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损伤小的多重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在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增加皮瓣转移及脂肪移植成活率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磁性诱导脂肪干细胞(ADSCs)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勃起功能障碍(ASED)中的作用。方法从SD大鼠(鼠龄2~3个月)附睾旁脂肪提取ADSCs进行培养及鉴定;以磁共振对比剂超顺磁纳米氧化铁颗粒(SPIONs)标记ADSCs,利用普鲁士蓝、台盼蓝染色、MTT法评估标记效率及对细胞活力、增值能力的影响。通过外在磁场作用,评估标记SPIONs后ADSCs的顺磁性。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成模后阴茎海绵体内注射ADSCs。4周后分别对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组、无磁场作用的ADSCs治疗组、有外加磁场作用的ADSCs治疗组进行海绵体内压(ICP)测定,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平滑肌和内皮的含量,ELISA法测定SOD、NOS活性及MDA含量。结果从大鼠附睾旁脂肪提取的ADSCs生长活跃,纯度高,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SPIONs可有效地被ADSCs摄入,且对ADSCs增殖、细胞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内铁含量与标记SPIONs铁浓度呈正相关;标记SPIONs后的ADSCs具有顺磁性;ADSCs移植可显著改善ASED大鼠的勃起功能,并提高海绵体内皮、平滑肌组分,纠正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氧化应激状态,且部分分化为平滑肌及内皮细胞。结论ADSCs移植能够显著改ASED大鼠的勃起功能,且磁性诱导促进ADSCs在阴茎海绵体中的定植能够增强ADSCs的治疗作用,为干细胞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