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雪莎 《淮海医药》2003,21(6):509-509
癌症是一种常见病 ,根据WHO的报告 ,全世界每年约新发生肿瘤病人 10 0 0万 ,死亡 6 2 3.5万。中国每年新发 16 0万 ,死亡 130万。目前 ,全世界癌症患者中 30 %~ 5 0 %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在我国约占 5 1%~ 6 1.6 %。由于整个社会甚至医务人员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 ,致使世界范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硫普罗宁致腮腺肿胀1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患者 ,男 ,48岁 ,以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入院第 1天开始保肝治疗用硫普罗宁 (凯西莱 :TioPronin ,批号 :0 2 12 0 8 2 ) 0 .2 g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2 50mLivdqd。第 6天患者诉前 2次静滴硫普罗宁约 10~15min时感到双侧耳下部不适 ,继而双侧耳下部迅速肿胀但可自行消肿。次日患者静滴硫普罗宁时作者亲自观察静滴硫普罗宁约 10min时患者又诉双侧耳下部不适 ,出现双侧腮腺明显肿胀 ,但无明显的疼痛。在未停硫普罗宁静滴情况下约过 5min腮腺有所消肿 ,停硫普罗宁约过 15min后双侧腮腺迅速完全消肿 ,无不适感。硫普…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体型肥胖的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妇女。全世界约有1亿痛风患者,其中超过23%的患者因此致残和并发尿毒症、肝硬化等疾病而死亡,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还要高。在西藏地区,由于特殊地理、自然环境以及  相似文献   

4.
<正>不孕不育症是一种常见病,由于诊断标准统计方法等因素的差异,各国的发病率也不尽同。一般国外的发病率约为10%25%,国内约为10%25%,国内约为10%15%,全世界约有1亿不孕不育患者。近年来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一般认为可能与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增快,精神紧张,流产比率增加,感染等因素有关。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在病因认识,预后  相似文献   

5.
抑郁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抑郁症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约为3~5%,即全世界有1亿2千万至2亿抑郁症患者。最近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各国都在上升,特别是在城市中。这种上升主要是由于诊断改进的结果。随着抑郁症数目的增加,同时发现抑郁症有躯体化(Somatisation)的趋势,即约有半数抑郁症患者突出在前的是躯体症状,精神症状退居于后,呈现所谓隐匿性抑郁症(maskod doprossin)。这种隐匿性抑郁症不少临床医生还缺乏认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药物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报告,全世界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约l.35亿,到2025年将突破3.0亿,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发达国家。1996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3.21%,葡萄糖耐量低减发生率(IGT)为4.72%,比1980年全国13省市调查患病率上升了约5倍。老年人糖尿病发生率更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类以特异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约有七千万青光眼患者,其中一半在亚洲,在中国就接近一千万,是我国主要致盲病之一,致盲数占全体盲人5·3%~21%[1]。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青芳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04-1704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50%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0年内发生腹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低钠血症临床亦较常见,其发生率约为52.6%。而低钠血症引起的脑病易与肝性脑病混淆,并可导致肝肾综合征。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BV感染后易进展为肝硬化,核苷(酸)类似物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重要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本文综述核苷(酸)类似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约占肝硬化腹水的5%~10%,临床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本文综述了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药物治疗进展,包括针对病原的治疗、改善有效循环血容量、抗感染、合理应用利尿药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腹水浓缩回输术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梅 《淮海医药》2003,21(2):157-157
临床上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约占肝硬化腹水患者 5 % ,过去多采用人工放腹水、静脉输注人体白蛋白、血浆和应用利尿剂 ,其疗效均不满意 ,且费用高。我院采用腹水超滤机浓缩腹水经静脉再回输治疗肝硬化 ,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本组患者  相似文献   

12.
老年痴呆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随之攀升。老年痴呆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第三大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a的发病约经为0.5%,85a以上则达8%。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曾对老年痴呆作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上海65a以上老年人的痴呆患病率为4.69%,痴呆发病率为1.15%。目前,全世界约有5000万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痴呆患者人数将超过1亿,其中发达国家将高达6800万。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HCC)的主要原因。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4%;而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多,预后差,5年生存率为14%,其中有病毒活跃复制的患者可发生肝功能衰竭,病死率更高。当前更新的指南对于HBV DNA水平<5log10拷贝/ml的患者(2000U/ml)的肝硬化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全世界危害性最大的慢性病之一。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骤变,患糖尿病的几率正在迅速增高。在过去3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了6倍。据估计,2007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约为2.46亿人,  相似文献   

15.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3亿哮喘患者,40岁以上人群约有10%患有COPD[1-2]。据文献报道,我国哮喘的总体发生率为0.92%~3.23%,低于其他国家;COPD的发病率为5%~13%,高于其他国家报道的4%~10%[3-8]。使用吸入剂与全身用药治疗比较,具有给药剂量小、起效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新发乳腺癌,占女性所有肿瘤的18%。乳腺癌总的5年生存率约50%-60%,近50%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18-30个月。人们一直在努力发展新的治疗策略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韩秀清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58-959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氏杆菌病存在和流行。约占世界1/6-1/5的人受到布氏杆菌病的威胁,全世界约有500~600万人患布氏杆菌病,年新发患者约有50万。在中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畜有布氏杆菌病的存在和流行,全国受布氏杆菌病威胁的人口约有3.5亿,1200多个县市为布氏杆菌病的疫区,现有布氏杆菌病患者30~50万,年新发患者数为5000-6000例,每年实际新发患者25000-30000例。布氏杆菌病对养殖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被国家列为乙类传染病和二类重大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8.
刘利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36-137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据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其中约有3.5亿人为HBV慢性感染者,中国占1/3。每年约有120万HBV感染患者死于HBV相关疾病,而且在某些不利的因素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5%-10%最终将发展为肝癌(HCC),30%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中的23%会在5年内发生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9.
刘义庆  栾芳  赵跃然  张炳昌 《中国医药》2013,8(10):1515-1516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科,是引起人类急性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病原体。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过HBV,3.5亿人发展成为慢性HBV感染者,其中75%发生在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我国为乙肝的高流行区,全国约有1.2亿人携带HBV,其中慢性乙肝患者超过3000万。  相似文献   

20.
聂虎 《现代临床医学》2007,33(Z2):234-236
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受到毒蛇咬伤的威胁,而且每年死于蛇伤者约有4~6万人.据文献报道,印度全年蛇咬伤人数达30~40万人,死亡3万多人.我国蛇伤发生率在0.3%左右,每年被毒蛇咬伤的患者达10万人次,其中73%为中青年,蛇伤死亡率为5%~10%.因此,研究和规范蛇咬伤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