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 2 0例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 ,采用了颌间导弓矫治器 ,效果满意。作者体会到 :导弓式矫治器不仅制做简单、简化了治疗 ,而且是一种多功能性矫治器。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经过临床检查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 ,筛选出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前牙反牙合患者 2 0例 ,男 8例 ,女 12例 ,年龄 4~ 12岁。近中或偏近中关系者 7例 ,下前牙散在间隙者 5例 ,下颌能部分后退或不能后退者 3例 ,其余下颌均能后退至前牙对刃关系。矫治期 7天~ 6个月 ,平均 2个月。1.2 矫治方法 制做上颌颌垫活动矫治器。反覆牙合小于 2mm…  相似文献   

2.
患儿多数前牙反牙合在临床多采用功能矫治器或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笔者采用“上前牙扩弓 Ⅲ类牵引”的固定矫治手段矫正前牙反牙合 2 1例 ,取得较为迅速、高效的矫治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前牙反牙合患者 2 1例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8~ 15岁 ,平均 11.7岁 ,反牙合牙数 :上前牙反牙合 3~ 4个 13例 ,上前牙反牙合 5~ 6个例。2 材料及方法2 .1 材料 方丝托槽、成品带环 (附颊面管 )、釉质粘合剂、0 35mm、0 4 1mm不锈钢丝 (正畸用 )、0 2 0mm结扎丝、橡皮圈。2 .2 方法2 .2 .1 常规制作上、下第一恒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乳前牙反牙合矫治的最佳时机及改良式导弓活动矫治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5岁乳前牙反牙合患儿50例,采用改良式导弓活动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治疗前后拍头颅侧位片,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观察并比较患儿矫治前及矫治后上、下颌骨的位置变化(SNA、SNB、ANB、SN-Pg)、恒牙牙胚位置变化(U1/SN、U1/NA、I1-NB、I1/NB、U1-NA)及软硬组织变化。结果在经过14~75 d的矫治后,50例患儿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SNA增加(2.51±0.18)°,SNB减少(2.1±0.4)°,SNG增加(1.78±0.9)°,NLA减少(2.04±3.87)°,治疗后上下颌骨、恒切牙牙胚位置、软组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采用改良式导弓活动矫治器对乳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能够有效改善上下颌骨、恒切牙牙胚及软组织位置,并且疗程短,见效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前牙反牙合不仅影响功能,而且由于上下颌骨 相对发育不良造成上唇 塌陷,影响美观,成人由于骨性发育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很难坚持固定矫治方法,同时全牙合调整效果不理想,稳定性差,本文通过5例就诊患者实行活动矫治器治疗反牙合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正畸治疗中 ,有些反牙合畸形单纯采用固定矫治器或活动矫治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或很复杂[1] ,而在固定矫治技术中 ,应用活动矫治器 ,可以简化治疗 ,缩短治疗时间[2 ] ,因此 ,我们采用固定矫治器联合活动牙合垫矫治反牙合。本文拟介绍临床采用的这种方法和体会。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 0例反牙合患者 ,前牙反覆牙合深 ,反覆盖浅 ,下颌可退至前牙切对切。男性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范围在 9~ 2 2岁 ,平均 14.5岁。另选 16例拥有相同临床表现的采用单纯固定矫治器矫治者 (以前门诊矫治的病例 )作为对照组。记录反牙合解除的治疗时间为 …  相似文献   

6.
乳牙反牙合在临床并不少见,对其施行早期矫治,可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改善面形容貌,并对防止恒牙反牙合有积极作用[1]。作者应用自行设计的改良牙合垫活动矫治器,即在上颌牙合垫矫治器的前牙区增设冠状斜面导板,已矫治乳牙反牙合16例,疗效满意,为临床治疗乳牙反牙合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乳牙反牙合患者1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开始治疗年龄最小为2岁8个月,最大为5岁。选择标准:临床检查乳前牙反牙合,轻度Ⅲ类面型,乳牙列无严重龋病、缺损或松动,年龄为2.5~5岁。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1.…  相似文献   

7.
多数前牙反牙合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不但影响美观 ,而且影响功能。本文应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均收到理想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患者中 ,男 12例 ,女 16例。年龄为 12~ 15岁。2 1| |或   |12|反牙合者 10例 ,3个前牙反牙合 5例 ,12 |12|反牙合 13例。其中 ,安氏Ⅰ类错牙合 5例 ,安氏Ⅲ类错牙合 2 3例 ,伴有不良舌习惯者 6例 ,有颞颌关节疾患 2 0例 ,下颌侧方运动均受限 ,前牙拥挤均为Ⅰ度。以上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 ,矫治时间为4~ 8个月 ,均达到理想效果。2 矫治体会2 1 对于安氏Ⅰ类患者 ,后牙咬牙合关系良好 ,只矫治上颌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R-3型功能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疗效临床效果.方法:应用FR-3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 合患者10例,对其疗效、矫治时机、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由于不配合,放弃治疗,其余9例经过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平均疗程(5.4±1.9)个月,咬牙 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面部侧貌由Ⅲ类凹面型转变为Ⅰ类面型.结论: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前牙反牙合患者,FR-3型功能矫治器的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相似文献   

10.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以往多采用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进行矫治 ,但对于反覆牙合浅的患者 ,使反牙合存在复发的倾向。笔者近二年来采用“2× 4”固定矫治技术矫治此类错牙合 ,收到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 12例 ,男性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8~ 10 5岁 ,平均 9 2岁 ;2~ 4个切牙反牙合 ,磨牙中性偏近中或开始近中牙合 ,反覆盖在2 5mm内 ,可后退至切牙对刃位置 ,反覆牙合较浅 ,上切牙唇面可粘着托槽 ,上前牙区无明显拥挤。1 2 矫治器设计及矫治方法  6 |6  |  常规粘着…  相似文献   

11.
肖亦芳 《黑龙江医学》2014,38(2):173-173
目的观察乳前牙反[牙合]矫治的效果。方法采用上颌牙[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对45例乳前牙反[牙合]进行矫治。结果44例乳前牙反[牙合]在3周~5个月全部解除,早期消除了妨碍上下颌骨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结论乳前牙反[牙合]应早期矫治。应用上颌牙矜垫式活动矫治器可快速解除反[牙合],促使上下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方法简便,疗程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前牙反是正畸矫治过程中常见的错畸形,一直是治疗的难点。笔者在固定矫治器上结合使用后牙牙合垫治疗前牙反牙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6例多数前牙反牙合患者,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12 ̄23岁,平均19.6岁。临床表现均为多数前牙反牙合,磨牙及尖牙均为中性或轻度近中关系;骨性Ⅰ类关系;反覆盖小,反覆牙合深。1.2矫治方法将全口方丝弓托槽粘接于牙面标准位置,严密隔湿后酸蚀上、下颌第一、二磨牙及第二前磨牙的功能尖,以3M后牙树脂堆于上述牙之功能尖,光固化后调整咬合,使得后牙咬合面均匀接触,前牙区呈开牙合状,…  相似文献   

13.
在口腔科正畸治疗中 ,固定矫治器以矫治速度快 ,质量高为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严重反牙合患者 ,单纯用固定矫治器效果不甚满意。作者对 2 1例患者采用了下颌后牙牙合垫与固定矫治器联合使用 ,快速解除了反牙合 ,缩短了疗程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 2 1例 ,男性 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1~18岁 ,均为恒牙列 ,前牙反牙合 ,3 3拥挤 ,安氏I类 15例 ,安氏Ⅲ类 6例 ,2 1例患者均能在下颌后退位时前牙达对刃 ;且深反牙合在 5mm以上 ;其中上、下颌固定矫治器与下颌牙合垫联合应用 8例 ,上颌固定矫治器与下颌牙合垫联合…  相似文献   

14.
唇切斜导面矫治儿童前牙反牙 合1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反牙合是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且大多数为前牙反牙合[1]。儿童前牙反牙合不仅影响前牙的正常发展,导致前牙的功能下降或丧失,而且还可以影响颌骨及面形的正常发育。由于儿童年龄小,戴矫治器难以配合等特点,深入开展并采用简单而行之有效的适合儿童生理特点的方法及时进行矫治,是非常必要的。采用唇切斜导面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符合上述宗旨,与其它矫治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我科近5年采用该方法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 床 资 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7例,男性53例,女性74例,男女之比为1∶1.4;年龄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合)的疗效。方法对2011-01~2014-0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自愿选择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的15例牙(合)畸形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最长反牙(合)解除时间2个月,最短3周,平均疗程(4±0.5)个月。矫治后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追踪2年,13例牙性及功能性反牙(合)疗效稳定,无复发。2例有骨性反牙(合)遗传史,反牙(合)复发。结论固定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能够减少患儿的不配合及就诊次数,并顺利地解除乳前牙反牙(合),是一种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高效矫治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后的上颌活动矫治器对前牙反合合并间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前牙反合合并间隙的患者30例,用改良后的上颌活动矫治器,在矫治前牙反合的同时关闭前牙间隙。结果30例恒前牙反合合并间隙者均矫治成功,效果满意。结论对替矛期前牙反合合并间隙者,在矫治反合的同时适时关闭间隙,节省人力物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其他牙齿的顺利萌出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例乳前牙反(牙合)病人,年龄3~5岁(平均月龄40.75月).应用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治疗成功率、反(牙合)解除的平均治疗时间、矫治器脱落率、正畸钢丝形变以及病人软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成功治疗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活动矫治器对乳前牙反雅(牙合)的矫正疗效.方法 非解剖式(牙合)垫活动矫正器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结果 采用活动矫治器矫正乳前牙反(牙合)48例全部有效.结论 活动矫治器制作方便,费用低廉,矫治快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20例乳牙列期、混合牙列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采用了颌间导弓矫治器,效果满意.作者体会到:导弓式矫治器不仅制做简单、简化了治疗,而且是一种多功能性矫治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成人错牙合的就诊不断增加。作者针对成年人正畸特点,对已完成矫治的55例患者进行总结,现将矫治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正畸室1993~1998年成人错牙合畸形55例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38例,年龄18~42岁。55例中牙列拥挤21例,深覆牙合深覆盖伴上颌前突18例,牙间隙6例,前牙反牙合5例,个别前牙缺失伴牙颌畸形3例,双牙弓前突2例。1.2 矫治方法:55例患者均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包括排齐与整平牙弓,覆牙合的矫正,支抗控制,关闭拨牙间隙,覆盖与磨牙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