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科的临床路径研究是实现皮肤科标准化、规范化治疗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皮肤科临床路径的优点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对皮肤科临床路径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皮肤科临床路径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1952年,Sulzberger等第一次应用氢化可的松外用治疗湿疹样皮炎以来,皮肤科临床治疗确实跨入了新的境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皮肤科临床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疗效显著,副作用也接踵而来。50年来,医药学界积累了规律性的成功经验,也总结出诸多教训,使我们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合理、适时而又不滥用,  相似文献   

3.
高静 《职业与健康》2005,21(1):138-138
随着激素外用制剂在皮肤科临床的广泛应用、激素软膏成了许多家庭的常备药品,如果滥用可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HDD),尤其是面部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成了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碍容性皮肤病.近年来,我院治疗室采用雷公藤外用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蔡念宁简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多年的临床和科研,积累了对常见、多发及疑难性皮肤病辨证治疗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黄兴兰 《职业与健康》2007,23(13):1086-1086
为治疗皮肤科患者的湿疹和皮炎,我们研制了洁肤搽剂,现将制备过程及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用于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共收录了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50例于我院皮肤科接受综合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资料,对其临床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干预;于治疗后15d,回访调查患者康复效果,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4个级别;记录50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具体效果.结果:皮肤科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性感染因素造成的呼吸系统系统异常,临床表现为疼痛、乏力、低热、纳差、灼热感、神经痛等,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干预进行综合疏导,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本次49例有效,有效率98%,1例由于病况严重,短期治疗无效.结论:成人麻醉具有感染性特点,及时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控制病况,为临床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用药现状及趋势,为皮肤科临床筛选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中心2006~2010年皮肤病用药品种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变态反应药、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是皮肤病的主要口服用药,外用药是皮肤科的基本用药形式,皮肤病各亚类药物的用药结构相对固定,类维A酸等非激素类药物具有很大的利用空间。结论口服药和外用药是皮肤科临床医师治疗皮肤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皮肤病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然而却是以视觉特征为主要信息来源的专科.过去在临床上,皮肤科医生往往单靠肉眼诊断常见皮肤病,这种方法诊断疾病的准确率低,容易造成误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皮肤科医生投入到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中,促使皮肤镜用于皮肤病的诊断中,给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突破,也促进精准医学和远程医学在皮肤科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皮肤科护士     
皮肤科护理主要是针对临床重症皮肤病,如:结缔组织病、皮肤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皮肤肿瘤等。
  皮肤科疾病视觉上常难被人接受,导致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因此,护士需善于沟通,注意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肤科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皮肤科2012全年获得6553张处方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处方使用药物种类、剂量等,并根据DDD以及药品使用说明书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判断,记录相关结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共查出不合理用药处方156张,占处方总数2.38%.结论 皮肤科门诊医师应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用药,提高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我院皮肤科、检验科的协助下,我科对51例子宫颈糜烂患者进行了液氮冷冻治疗,现就疗效及治疗前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简称LTT)的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抗组胺药物通常是皮肤科的治疗中常见的药物,对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与疗效在临床上相关的学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抗组胺药在皮肤病中的治疗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本研究着重阐述了抗组胺药的新药研究现状、主要类型以及该药物在皮肤科的应用的各种情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检索相关文献,对皮肤病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均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锌。锌是人体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对于肠原性肢端皮炎、痤疮(粉刺)、白癜风、脂溢性皮炎,病毒性皮肤病、慢性小腿溃疡,促进创伤愈合,小儿湿疹,激素依赖性皮炎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安全治疗效果。本文对9种中药中微量元素中锌的含量做了对比及锌元素在皮肤科领域内的应用状况加以了介绍。结果表明:中药中锌元素在皮肤科临床治疗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OME-Ⅱ光治疗仪是中美合资产品,适用于妇科、皮肤科、口腔科等临床治疗.我院这台光治疗仪购于 90年代中期,一直应用于门诊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目前经常出现一些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目前西医治疗本病有效的一线药为抗组胺药。本文对婴幼儿湿疹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治疗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扁平疣为皮肤科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确切。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斯奇康注射联合阿昔洛韦凝胶治疗扁平疣。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肛门湿疹是皮肤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2004年-2006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局部注射治疗肛门湿疹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第16届国际皮肤科学会(东京)的专题讨论中涉及到《职业性皮肤病最近进展》。此外,在皮肤科最近的进展讲演中有丹麦Hjorth教授的<新的职业性皮肤病>一文。该文反映了欧美学者和日本皮肤科学者对外因性(环境性)疾病的关心,以及对皮肤毒理学和工业皮肤科学的重视。西德Goss等报道镍所致职业性湿疹,是Kiel大学皮肤科对镍的斑贴试验阳性患者175例的临床统计观察。近年来接触镍所致的皮炎增多,一般多见于女性,在与操作有关的部位如手、足等处发病,且治疗较困难。Goss等认为斑贴试验阳  相似文献   

19.
扁平疣是因为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为临床皮肤科常见病。尽管治疗方法和药品较多,但总的疗效尚难令人满意。凉山州人民医院皮肤科尝试使用传统中药加胸腺肽、迪维霜治疗了扁平疣152例,现将最后完成观察的110例临床疗效分析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全部来自于2003-10/2006-08门诊患者。经患者同意,自愿参加观察。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纳入观察的共152例,最后完成观察的有110例。其中,男56例,女54例;年龄715岁42例,1625岁40例,25岁以上28例;扁平疣皮疹在面部者90例,手背者39例,两…  相似文献   

20.
"加味不二散"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往往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也各有千秋。笔于2004年尝试使用“加味不二散”治疗带状疱疹60例,取得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