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41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手术,其中38例患者采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钉行半月板缝合.术后1个月内卧床进行关节功能锻炼,1个月后开始下地不完全负重功能锻炼,3个月后完全负重功能锻炼.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41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18.0个月,平均10.5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为(68.28 ±8.04)分,术后3个月为(88.17±7.4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9,P<0.05).临床疗效:优28例,良10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92.7% (38/41).结论 膝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缝合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半月板结构正常及功能保留完整、康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关节镜下成形缝合术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术后康复.方法 关节镜下诊断盘状半月板并损伤42例,36例行半月板成形术,保留半月板边缘6~8 mm,4例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2例行盘状半月板完全切除术,术后即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入院与术后1个月、1年行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其中35例获12~58个月的随访.结果 按照Lkeuchi评价方法,优24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3%.入院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屈曲(118±17)°,伸直(10±4)°,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屈曲(132±4)°.伸直(0±3)°,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屈曲(133±3)°,伸直(0±3)°,经统计学分析,术后1个月、1年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12~58个月的随访显示,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创伤小,优良率达94.3%,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诊断与治疗膝盘状半月板2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尹东 《中国内镜杂志》1999,5(1):10-10,12
1989-1998年应用膝关节镜诊断治疗膝盘状半月板及盘状半月板损伤22例。术前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18例,其中诊断为盘状半月板11例。关节镜下诊断状半月板损伤19例,盘状半月板3例。19例在关节镜下行盘状软骨半月板成形术;2例严重损伤及1例Wrisberg型盘状软骨在镜视下行全切除。平均随访28个月,优良率90.9%。关节镜除诊断率较高外,可同时行手术。关节镜下盘状软骨半月板成形术是一有效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4.
章莹  吴文  黄华扬  王玮  刘德华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6):646-647,651
目的探讨部队训练所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特点,研究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8例行关节镜诊治的盘状半月板损伤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训练损伤史以及交锁、弹响症状的发生率。58例中41例行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成形术,17例行次全切除术。结果本组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训练损伤史,弹响发生率高而交锁症状发生率低。术后按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在96.6%。结论部队训练所致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主张尽可能行关节镜下成形术。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镜下治疗青少年盘状半月板损伤14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6年1月,14例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下成形术,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左10例,右4例,完全型8例,不完全型6例。男9例,女5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21岁,平均年龄15.2岁。结果14例获随访,随访8~22个月(平均13.6个月),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疗效优12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2.8%。按Lysholm评分方法术前术后功能评定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青少年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理想方法,主张尽可能施行关节镜下成形术治疗盘状半月板以保留半月板的生理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生物力学状态,防止晚期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方法、效果及术后康复。方法关节镜下诊断盘状半月板并损伤54例,39例行半月板成形术,保留半月板边缘6~8 mm,9例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6例行盘状半月板完全切除术,术后即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入院与术后1月、1年行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其中47例获1~4年10个月的随访。结果按照Lkeuchi评价方法,优38例(70.4%),良11例(20.0%),可5例(9.3%),差0例,优良率为90.4%。入院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平均118°±16°,伸直10°±4,°术后1月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平均133°±4,°伸直0°±3°,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平均135°±3°,伸直0°±3°,经统计学分析,术后1月、1年与入院时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创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膝关节症状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2例有膝关节临床症状的盘状半月板损伤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关节镜下外侧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术后评估患儿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2.5±6.2)个月。术后6、12个月,患儿的Lysholm及VAS评分均优于术前,且术后12个月优于术后6个月(P<0.05)。患儿术后无感染、血肿及关节功能受限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儿童症状性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创伤小、恢复快,可显著改善患儿膝关节功能,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65例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做好健康指导。结果:6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关节交锁症状全部消失,术后6个月根据l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优48例,良12例,一般5例,手术后无功能差的病例。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成形术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的临床手术时机,及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的住院惠者共60例.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的患者45例,行次全切除术的患者15例.术前术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价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前Lysholm评分与术后Lysholm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手术疗效良好,总优良率为88.33%.年轻患者术后疗效好于成年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最大限度保留半月板的组织,为半月板损伤的极好的治疗方法 .盘状半月板患者应早期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盘状半月板是因半月板的宽度和高度异常增大呈盘状而得名.观察正常形态半月板与盘状半月板损伤镜下分型及特点,对比关节镜治疗的术后疗效.方法:⑴试验对象:选择2001-06/2006-09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膝半月板损伤的患者360例,其中正常半月板损伤组300例,盘状半月板损伤组60例,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纳入标准:①术前临床资料完整.②经关节镜下证实.③术后随访资料齐全.④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并在手术前签订知情同意书.⑵试验方法:关节镜下探查300例正常形态半月板及60例盘状半月板的损伤情况,根据不同损伤类型按术中情况分别予成形术、部分切除、次全切除和全切除.⑶试验评估:随访6个月至2年,按Ikeuchi氏膝关节评价等级评定膝关节的功能.结果:纳入正常半月板损伤300例及盘状半月板损伤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半月板最多的损伤类型是纵裂占43.7%,放射状裂占30%,水平裂占12.3%,横裂占7.5%,混合裂占6.5%;盘状半月板发现水平裂占68.3%,放射状裂占6.7%,纵裂占3.3%,混合裂占21.7%.②根据镜下确定半月板损伤类型决定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00例正常半月板损伤患者中优62例,良190例,可34例,差14例,优良率占85%;60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中优19例,良34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约占90%.结论: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类型因其解剖特征和组织学构成与正常形态半月板不同,关节镜下治疗的方法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局部关节内过线缝合技术治疗半月板前角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12年1月,14例患者,15侧前角囊肿的半月板用囊肿切除局部关节内过线缝合技术治疗,于术后平均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依照Barrett标准评价半月板缝合的临床愈合情况,并对随访患者进行IKDC和Lysholm评分。结果 15侧缝合的半月板有14侧得到了临床愈合,临床愈合率为93.3%。平均IKDC评分由术前的(53.8±4.25)分提高至术后的(81.5±3.69)分,平均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4.4±6.27)分提高至术后的(80.6±6.58)分。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前角囊肿切除后局部关节内过线缝合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关节镜技术的一项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盘状半月板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MRI诊断盘状半月板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关节镜和手术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46例患者的MRI图像进行分析,对冠状位半月板测量。结果 均为外侧半月板。矢状位,半月板前、后角相连均超过三个层面;冠状位,半月板最窄处宽度超过15mm。结论 MRI矢、冠状位可准确的诊断盘状半月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动处方的实施是运动员半月板切除术后恢复训练的必要手段,现推荐我科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以供参考。方法12例从事不同项目的现役运动员,男5例,女7例,平均年龄22岁。运动处方包括11节下肢肌肉的徒手和负重体操,评价包括肌力恢复效果和临床效果评定。结果肌力恢复和临床效果分别为7例优、4例良、1例差。结论半月板术后固定的运动处方是患者出院后恢复训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断为盘状半月板的住院患者共52例,全部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结果本组中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52例患者术后均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随访,其中优30例,良10例,可10例,差2例,术后优良率为96.2%。结论关节镜盘状半月板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胎龄胎儿半月板形态结构特点。方法 :半月板水平面、冠状面常规切片 ,HE染色。结果 :得到了胎儿半月板的形态、细胞、纤维、血管、表面被覆物的有关材料。结论 :胎儿半月板表面并不平坦 ,随胎龄增长 ,其胶原纤维逐渐增多而细胞密度减小 ,胎儿半月板血管丰富 ,有滑膜被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Fas T-Fix系统在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月,采用Fas T-Fix系统在关节镜下对32例半月板撕裂损伤患者进行了全关节内的半月板缝合手术。随访包括患者术后关节症状及体征,Lysholm评分等。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7个月),根据Barrett临床愈合标准,28例临床愈合,临床愈合率为87.5%。Lysholm评分由术前32~74分提高到术后89~93分。其中3例进行了二次关节镜探查手术,显示缝合的半月板均已愈合。结论关节镜下应用Fas T-Fix系统进行半月板损伤的缝合修复具有很好的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术后和出院后跟踪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8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抽取43例(实验组)与43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和出院后跟踪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有58.3%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实验组中有93%的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术后科学的膝关节功能锻炼是获得理想手术效果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尤其是膝关节功能未完全恢复就已经出院的患者,出院后能够坚持合理的康复训练对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