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陈新  赵建龙  何明 《山东医药》2009,49(34):12-14
目的观察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CO-FU)腹腔灌注辅助手术切除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疗效,及切除标本中化疗药物的浓度。方法将20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术前2d分别予CO-FU2.66mg/kg、5-FU 16.66mg/kg腹腔灌注1次/d,术日术前60min给药后行贲门癌根治术。术中切取贲门癌癌灶、大网膜、正常胃黏膜、胃左淋巴结、下肺韧带淋巴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标本中的药物浓度。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1例,无腹水出现者;对照组分别为5例、2例;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各标本中药物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CO-FU腹腔灌注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进展期贲门癌安全有效,切除标本中药物浓度高。  相似文献   

2.
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化疗联合放疗能使肿瘤缩小,有利于以后手术。化疗药物的毒性常限制其应用。以前的大鼠实验研究发现,5-FU肛栓与静脉给药相比,毒性显著降低,而直肠、髂淋巴结组织内药物浓度高。本研究比较丝裂霉素C及5-FU肛栓给药的吸收并评价其联合放疗时的毒性。 方法: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5-FU 120mg/kg肛栓及静脉给药组,丝裂霉素C 3mg/kg肛栓及静脉给药组,动物每日称体重,给药  相似文献   

3.
102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术前2周于肠系膜下动脉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替加氟800 mg,亚叶酸钙100 mg,奥沙利铂150 mg,于肝固有动脉灌注替加氟800 mg,亚叶酸钙100mg。术后第4周于双侧髂内动脉和肝固有动脉进行第2次灌注化疗,以后每隔4周重复1次,共6次。对照组进行传统的静脉输注化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3 a肝转移率明显下降(P〈0.05),3 a生存率明显提高(P〈0.01)。认为手术前后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3 a生存率,降低肝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术前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前化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院同期手术治疗的114例大肠癌病例,根据术前化疗方法分为:A动脉灌注化疗组62例;B静脉化疗组19例;C5氟脲嘧啶(5FU)保留灌肠组12例;D对照组21例.化疗后2wk~4wk行肿瘤切除术,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组织学疗效观察.结果A,B,C组化疗后切除的肿瘤其细胞变性、坏死数量及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动脉灌注化疗组高于静脉化疗组和5FU保留灌肠组(P<005).40例使用5FU的动脉灌注化疗组中8例出现化学性肠炎,其中2例出现肠缺血坏死.结论大肠癌术前化疗以动脉灌注化疗疗效最好,应作为首选;5FU作为大肠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用药疗效不显著而副作用明显,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中晚期老年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与全身化疗的疗效。方法88例确诊的中晚期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全身化疗(对照组)和经导管支气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观察组)。间隔3~4周治疗1次,3次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毒副反应,随访生存时间等,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治疗差别。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0.5%和56.5%,经χ^2分析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白细胞下降、静脉炎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减少,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经导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法和全身静脉化疗相比能更有效地控制原发病灶,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和外周静脉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旨在评估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43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21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灌注组),22例采用外周静脉化疗(静脉组),两组均采用吉西他滨为基础联合5-FU化疗.主要评价指标包括l临床受益反应、肿瘤客观缓解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灌注组的临床受益率为8l%,显著高于静脉组的50%(P=0.033);灌注组的疼痛改善率为76.2%,亦显著高于静脉组的45.5%(P=0.039);灌注组的肿瘤客观有效率为33.3%.略高于静脉组的22.7%,相差不显著(P=0.498);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外周静脉化疗相比,吉西他滨动脉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量泵持续胃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根据术前检查确定病变的主要部位,常规选择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进行胃动脉灌注化疗(顺铂+5-FU)。术后保留导管并外固定,包扎后返病房。用微量泵持续靶动脉内推注5-FU0.5~1.0 g/24 h,维持4 d。结果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腹痛腹胀缓解或消失,体重增加,粪潜血阳性全部转阴。CR 2例,PR 11例,SD 5例,总有效率81.8%。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胃动脉灌注化疗是一项疗效好、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不同途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化疗后家兔门静脉血及肝脏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方法:以家兔为模型动物分别进行5-FU静脉化疗、腹腔化疗和缓释化疗,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门静脉血及组织中5-FU浓度.根据各组门静脉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结果:静脉组血药浓度在给药后即刻达到峰值,15min仍高达47.89g/mL,但仅能维持4h;腹腔组给药后15min达到血药浓度峰值(20.67g/mL),维持时间较静脉组稍长,可达到24h;缓释组在给药后2h达到最高值0.82g/mL,且持续时间较长,16d后仍可检测到.3组血药浓度AUC依次升高,分别为21.57g/(mL·h)、42.85g/(mL·h)和70.08g/(mL·h).同时,缓释组各组织5-FU浓度消除显著减慢,给药12d后肝组织中仍可测到,腹腔组组织药物浓度仅维持至给药后24h.结论:5-FU腹腔内缓释化疗可显著延长门静脉血及肝脏组织中5-FU持续时间,有助于增强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保乳手术联合动脉药盒灌注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6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局部肿瘤扩大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经旋肩胛动脉置管埋植药盒,术后应用顺铂、5-氟脲嘧啶、阿霉素灌注化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均受三苯氧胺治疗.结果 64例随访时间为24 ~ 30个月,全部存活,无一例局部复发,乳腺外形美观,1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联合动脉药盒灌注化疗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联合IL-2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白细胞介素2(IL-2)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IL-2组在此基础上一次性给予IL-2 2400万U。两组均于灌注化疗后2周行手术治疗,切除的标本进行胃癌细胞的凋亡检测,术后常规化疗。发现IL-2组胃癌细胞凋亡率、总有效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中联用IL-2可以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治疗腹腔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闫荣  张玉莲 《山东医药》2007,47(13):53-54
将86例腹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温热灌注化疗(IHCP)组给予顺铂(DDP)80~100mg、氟尿嘧啶(5-FU)1.5~2.0g、羟基喜树碱(HCPT)40~50mg,注入43℃温热生理盐水1500ml中,单药、两药或三药交替腹腔灌注,每2周1次;常规静脉化疗(IC)组给予5-FU 2000mg/m^2、HCPT 30mg/m^2、DDP 60mg/m^2,分5d静脉漓注,1次/月,共6次。IHCP组近期总有效率为58.0%,明显高于IC组的36.1%;IHCP组消化道和骨髓抑制的全身毒副反应明显低于IC组,肝、肾功能损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孟强  孟荣贵  崔龙  汪洋  凌光烈  刘冰 《山东医药》2008,48(15):14-16
目的 比较区域缓释化疗(RERC)和持续静脉化疗(PVC)治疗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效果.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均有淋巴结转移,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RERC组和PVC组,各20例.对照组直接手术不进行化疗;RERC组于术前48h在瘤周黏膜下点状植入含5-FU的区域缓释剂;PVC组术前48 h经静脉化疗泵持续泵人5-FU.术中取三组患者肠上、肠旁淋巴结(第1站),肠系膜血管旁淋巴结(第2站)和血管根部淋巴结(第3站),检测并比较淋巴结内癌细胞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I)及凋亡指数/增殖指数(AI/PI).结果 RERC组第1、2站淋巴结内转移肿瘤细胞PI、AI、AI/PI与其他组对应站别相比P均<0.05;第3站与该组前两站和PVC组该站别相比P均<0.05,但与对照组对应站别比较P>0.05.对淋巴结转移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RERC组第1站、第2站、PVC组第1站、第2站、第3站、RERC组第3站.结论 RERC治疗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疗效优于PVC,但作用范围局限,需多点植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规范胃癌根治术后的老年胃癌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组(5-FU+奥沙利铂)和全身化疗组(5-FU+奥沙利铂),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生存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分度及严重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持续温热灌注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有利于胃癌术后腹腔内较小的残余癌或游离癌细胞的杀灭。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价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外周血中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10-01~2013-12以来手术切除的50例DukesB~C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温热灌注化疗组及常温灌注化疗组。温热灌注化疗组在手术结束后用含氟尿嘧啶(5-FU)0.5 g/L、丝裂霉素(MMC)8 mg/L、奥沙利铂25 mg/L温热蒸馏水4 000 ml,温度控制在43~45 ℃,在腹腔灌洗1 h。常温灌注化疗组在手术结束后用含5-FU 0.5 g/L、丝裂霉素(MMC)8 mg/L、奥沙利铂25 mg/L常温蒸馏水4 000 ml,温度控制在25~30 ℃,在腹腔灌洗1 h。然后两组分别于术后1月、术后2月再次腹腔灌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术中、术后1月、术后2月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L-2、TNF-α水平。结果 与常温灌注化疗组相比,温热灌注化疗组的患者外周血中IL-2、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可促进Thl型免疫漂移,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对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腹腔内复发与肝转移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晓梅  赵滢 《山东医药》2010,50(44):106-107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手术前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术中温热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行单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前5 d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术后进行温热灌注化疗,并作术后随访2 a的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1、2 a生存率分别为91.66%、79.17%,高于对照组的87.50%、58.30%(P均〈0.05);观察组1、2 a复发、转移率分别为16.67%、20.83%,对照组为20.83%、41.67%(P均〈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手术术前动脉灌注联合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腹腔化疗时联合应用善得定诱导腹腔淋巴化疗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4例胃癌患者术中行卡铂腹腔化疗19例(实验组),卡铂+善得定诱导腹腔淋巴化疗15例(对照组).手术中不同时段内分别取门静脉血和癌旁淋巴结标本,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本的铂浓度.结果两组间门静脉血铂浓度无明显变化.1h~2h两组间淋巴结样本铂浓度相比无差异(P>0.05).3h时实验组淋巴结样本铂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腹腔化疗时联合应用善得定可促进化疗药物增量进入腹腔区域淋巴结系统,诱导腹腔淋巴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对晚期消化系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36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应用含羟基喜树碱化疗方案治疗(羟基喜树碱由贵州中联药业有限公司提供),其中,男20例,女16例;食管癌4例,肝癌8例,胃癌10例,大肠癌12例.其中6例大肠癌及5例胃癌为术后复发,淋巴结广泛转移.根据不同部位的肿瘤用不同的化疗联合用药及不同的用药途径.肝癌选用动脉灌注化疗;大肠癌选用动脉灌注化疗加全身静脉化疗,其他选用全身静脉化疗.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36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CR6例,PR13例,NC12例,PD5例,总有效率52.7%,其中大肠癌的有效率为66.0%(8/12).有两例大肠癌术后复发,淋巴结广泛转移,皮肤转移和1例广泛淋巴结转移无法手术的患者经治疗达到CR.结论羟基喜树碱对晚期消化系肿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101例消化系统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用5-FU、顺铂腹腔灌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岩舒注射液进行腹腔灌注。结果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认为岩舒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消化系癌性疼痛止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及全身静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其中47例行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动脉组),38例行全身静脉化疗(静脉组),记录两组近期疗效、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动脉组近期有效率为74.47%,静脉组为57.89%,P<0.05;动脉组症状有效缓解率为89.36%,静脉组为78.94%,P<0.05;动脉组和静脉组手术率分别为80.85%和76.32%,P>0.0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不良反应及肝肾功损害比较,P均>0.05。结论与全身静脉化疗比较,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近期有效率和症状有效缓解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草酸铂腹腔热灌注联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5-FU/LV)方案治疗老年癌性腹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癌性腹水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草酸铂腹腔热灌注。灌注后行腹腔深部热疗,使其温度控制于41℃~43℃,持续90min。腹腔化疗后第2天起予以5-FU/LV方案行全身化疗。对照组19例单用顺铂腹腔灌注化疗,并行5-FU/LV方案行全身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1.4%和36.8%(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以及骨髓抑制,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草酸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5-FU/LV方案治疗老年性癌性腹水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