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细胞自噬分子机制以及与肿瘤及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死亡分为程序性细胞死亡和坏死,而程序性细胞死亡又可分为两种,Ⅰ型为细胞凋亡,Ⅱ型是自噬性细胞死亡⑴。自噬是细胞对自身结构进行蛋白降解的一种方式,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对细胞自噬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细胞自噬分子机制以及细胞自噬与肿瘤发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对自噬和神经变性疾病的许多研究,但自噬对神经元细胞死亡是否促进,或起保护作用仍有争议。目前在研究自噬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仍然有很多问题还未解答,本文对自噬和帕金森病(PD)作一综述。1自噬的诱导和形成过程细胞的死亡包括程序性死亡和坏死。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可分为凋亡和自噬型细胞死亡。自噬通常依赖于溶酶体降解途径,是细胞保护自己的一种特殊机制,在维持细胞存活、更  相似文献   

3.
<正>自噬和凋亡作为两种不同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凋亡是组织器官生长过程中最基本的重构机制,其在组织抵御内、外源性损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保护细胞、组织器官免受坏死诱导的炎性反应损伤;自噬,细胞自我吞噬过程,是细胞在危机状态下重新利用细胞结构并产生能量物质的主要生存机制〔1〕。自噬与凋亡的生化代谢途径及形态学虽存在显著差异,但功能密切联系,共同调控细胞生存和死亡。此外,在严重应激反应中,自噬功能紊乱可激活炎性小  相似文献   

4.
正细胞凋亡在多细胞真核生物的正常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参与机体内稳态的维持。细胞凋亡和死亡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途径引起,将细胞死亡具体为凋亡、坏死、自噬和有丝分裂灾难等,并提出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概念,现已成为研究热点。1程序性坏死与凋亡的区别和联系程序性坏死区别于凋亡,是一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非依赖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特点是:(1)质膜完整性严重破坏;(2)细胞及其内容物崩解;  相似文献   

5.
<正>真核细胞死亡的机制是高度进化保守的,在维持机体发育、生理平衡和疾病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体内每天约有100~1 000亿个细胞死亡,而后被新生的健康细胞所代替,以维持整个机体的稳态~([1])。《cell death&differentiation》期刊细胞死亡命名委员会(nomenclature committee on cell death,NCCD)依据细胞死亡的形态学特点,将细胞死亡分为三大经典类型:凋亡、自噬和坏死~([2])。既往研究认为,细胞凋亡和自噬是主动的可被调控的细胞死亡过程,而细胞坏死是被动的不可调控的细胞死亡形式。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细胞坏  相似文献   

6.
自噬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肿瘤、老化和神经退化等细胞增殖和死亡紊乱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在缺血性脑卒中不仅有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的参与,尚有细胞自噬参与其中。本文就细胞自噬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细胞自噬不仅是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同时也是一种细胞适应恶劣环境、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自噬作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肿瘤、老化和神经退化等细胞增殖和凋亡发生紊乱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近几年,随着对细胞自噬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不仅有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参与,还有细胞自噬。本文就细胞自噬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自噬是一种细胞内成分降解过程,分为启动、延伸、成熟以及自噬体降解等不同阶段,其作用与细胞损伤程度有关.自噬在饥饿、低氧等情况下适度激活,可促进细胞存活;而在脑缺血时过度激活,可导致细胞裂解和促进细胞死亡.预处理可能通过适当激活自噬而产生缺血耐受作用.自噬受到多种蛋白激酶、凋亡分子以及氧化应激通路的严格调控.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与自噬均属于细胞死亡的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细胞凋亡,主要依赖一系列蛋白水解,而细胞的残余部分最终被巨噬细胞清除。自噬被称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与凋亡方式不同的是不依附于蛋白的水解,而是以独特的自噬体的结构出现为其特征,此独特结构和其细胞内的成分最终将通过自身溶酶体系统而被消除。两者紧密联系在哺乳动物发育,维持组织动态平衡中且起着核心作用,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对Bcl-2蛋白构象与功能的不断研究,意识到Bcl-2蛋白不仅具有抗凋亡的功能,也可通过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介导细胞自噬,提示其有助于维持细胞的存活,而不单单是促进细胞死亡的双重作用。新近研究发现,Bcl-2蛋白在脑缺血后的病理机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其具体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畅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916-918
多细胞生物生命过程中细胞死亡有程序性和非程序性之分,后者即坏死。程序性细胞死亡按其发生机制不同可以分为凋亡、自噬性细胞死亡、Paraptosis、细胞胀亡等[1]。自噬(autophagy)现象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行为,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物种,构成了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植物到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着的降解-再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自噬是指隔离膜包裹细胞质和(或)细胞器形成自噬体,然后与溶酶体融合成自噬溶酶体并在其中降解的过程。自噬性细胞死亡的特征为细胞质中出现大量的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Beclinl、PIEN可能是自噬相关基因,自噬、自噬性细胞死亡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噬是一种存在于绝大多数细胞中的自我降解过程,能够帮助细胞应对环境应激,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研究发现,自噬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同时自噬对肿瘤治疗也有着复杂作用,可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自噬介导化疗耐药的发生受到多种自噬相关基因和分子机制的调控,如UNC51激酶1、mTOR、Beclin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去乙酰化叉形头转录因子O亚家族等自噬途径。对自噬调控肿瘤化疗耐药的相关机制进行总结,并探讨自噬生理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有助于为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自噬是指细胞利用溶酶体大范围降解长寿命蛋白质、大分子物质、核糖体及受损细胞器的过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白噬在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和抵抗药物治疗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自噬与肿瘤发生的详细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从胃癌细胞中自噬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及以自噬为靶点促进胃癌细胞死亡的角度进行概述,发现自噬对于胃癌早期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通过诱导胃癌细胞自噬水平上调治疗胃癌具有十分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自噬是指细胞吞噬自身的蛋白质或细胞器并降解,以实现细胞本身代谢的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机制来清除受损或不需要的线粒体。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并且参与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特别是线粒体自噬被认为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1]),线粒体自噬具有保护因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细胞死亡的作用~([2])。线粒体自噬的调控机制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5.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种依赖溶酶体的降解途径,它与细胞生存、生长、分化及内环境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噬活性的改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自噬能够使肿瘤细胞耐受应激条件获得生存;另一方面,自噬可以减轻各种应激条件下的细胞损伤(如慢性炎症、慢性细胞死亡及基因组损伤等)而减少肿瘤发生.胃癌...  相似文献   

16.
李洁  湛先保 《胰腺病学》2014,(5):353-354
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多细胞生物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它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细胞的死亡形式分为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apoptosis)、自噬性程序性细胞死亡(autophagy)和细胞坏死(necrosis)3种类型.其中,自噬被大部分学者称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自噬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过量产生的活性氧和细胞内钙积聚对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起重要作用。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凋亡、自噬及其共同作用。在缺血过程中,肌浆网、肌丝之间的钙处理被中断,同时钙转移至线粒体导致其肿胀,再灌注激活能量传导和心肌收缩导致氧自由基释放及其他离子失衡,在急性缺血一再灌注过程中,主要的死亡途径是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和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启动内源性程序性坏死和凋亡。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但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外源性凋亡、坏死性凋亡和自噬也可能加重缺血一再灌注所致的损伤。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心肌梗死时钙失调和氧自由基、Bcl一2蛋白、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在心肌细胞死亡途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体吞噬(自噬)是细胞中的一种补救性生命支持进程,通过形成椭圆形的双层膜结构来隔绝一定的细胞质成分,进而利用溶酶体组分降解这些成分.基础水平的自噬通过清除细胞内损伤成分防止细胞凋亡和坏死,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有益的,过度自噬则导致细胞死亡,使斑块失稳.因此,如何合理调控自噬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通过溶酶体机制降解自身成分的一种代谢途径.自噬不仅可通过激活经典的自噬小体-溶酶体途径,而且还可通过影响凋亡和坏死的发生、发展对细胞死亡进行调控.目前,自噬在急性脑缺血缺氧后神经元损伤方面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缺血缺氧后的自噬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如维持神经元稳态、减少神经元死亡等;但也有研究认为,自噬能通过激活多种通路加重缺血缺氧后神经元损伤,甚至诱导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涉及多种细胞死亡形式,包括坏死、凋亡及自噬等。既往认为坏死是被动的不受信号转导调控的过程,而目前研究认为至少有一部分坏死是受信号调节的,程序性坏死是一种依赖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3的细胞死亡,这种死亡过程由特定的信号转导分子所驱动,其特点是形成以RIPK1和RIPK3为核心的坏死小体。程序性坏死参与调控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