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96-3498
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子宫复旧、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符合剖宫产指征的82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子宫复旧及产后抑郁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d泌乳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2d、3d及出院后2周的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后2d耻骨联合上缘至子宫底的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子宫复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1d,两组EPSD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2周,观察组EPSD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的应用,可有效促进剖宫产初产妇产后康复,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利于新生儿生长,值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产后抑郁的单亲产妇泌乳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将86例产后抑郁的单亲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为其提供的信息支持,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产后3d观察组泌乳量为(43.58&#177;15.23)ml,对照组为(33.74&#177;11.2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7,P<0.01)。观察组子宫复旧为(6.42&#177;0.83)cm,对照组为(7.69&#177;0.75)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1, P<0.01)。观察组产后2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为(9.17&#177;5.13)分,对照组为(11.79&#177;6.3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5,P<0.05)。结论为产后抑郁的单亲产妇提供信息支持,能够促进泌乳,加速子宫复旧,提高睡眠质量,并对改善产后抑郁有一定的效果,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操训练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子宫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分娩的12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产褥期行产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产后康复操训练。比较两组产后子宫复旧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第5、7、14d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5、7、14d恶露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子宫复旧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体重恢复至产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操训练能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促进恶露排出,有利于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泌乳功能和子宫复旧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3 月收 治的 92 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6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采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泌乳功能、子宫复旧、胃肠功能及纯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 48%h 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产后 6%h 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产后 48%h 宫底高度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产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0.05 )。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升剖宫产产妇产后泌乳量,促进子宫复旧,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对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产后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成功率、子宫复旧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其产后第2,3天的乳汁分泌量、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宫底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加以产后治疗仪联合乳房穴位按摩进行产后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子宫复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6.
产后康复按摩对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400例初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接受产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恶露量、排尿情况、泌乳量、子宫复旧情况、睡眠情况及产后抑郁发牛率等.结果 实验组24h出血量、恶露量、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排尿情况、泌乳量、子宫复旧情况和睡眠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后康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妇的整体康复水平,有利于促进产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乳房疏通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9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产后康抚按摩,连续3d。观察2组产妇产后乳房疏通情况以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纯母乳喂养率、乳房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的子宫复旧、排尿时间及排气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抚按摩能够促进产后乳房的疏通,加速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仪(以下简称康复治疗仪)对产妇泌乳时间、泌乳量、排气排尿时间及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迁安市人民医院剖宫产的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应用康复治疗仪)和对照组(自然恢复)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排气排尿时间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泌乳量、排气排尿时间及子宫复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仪可使产妇乳汁分泌早,而且乳量多,能减轻尿潴留,排气早,更好地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已出院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单盲随机分组方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指导基础上施行产后访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妇(P0.05),且观察组产妇产后第4天、第5天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产后第4天、第5天,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3,6,9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成功,还可提高后续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熨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及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选取在本院建立分娩档案的220例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后给予常规性乳房护理;观察组产后行乳房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热熨。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4,48,72 h及42 d母乳喂养率、泌乳量及产妇产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4,48,72 h及42 d母乳喂养率及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疼痛评分、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而恶露消退时间、子宫复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热熨可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减轻产妇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率,并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产后康复操训练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子宫修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在产褥期行产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操训练。比较两组产后产妇子宫复旧、康复情况及盆底肌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后第1 d的宫底高度和恶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于产后3、7、14 d宫底高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产后第3、7、14 d的恶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泌乳始动时间、子宫复原时间、恶露的持续时间和体重恢复至产前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训练前盆底肌力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经过训练后盆底肌力均明显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内训练前后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康复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剖宫产产妇产后子宫修复,促进恶露的排出,有利于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3):4451-4453
探讨产后保健对产妇产后恢复、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按照是否接受产后保健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比两组产妇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时间、产后泌乳情况、母乳喂养情况、心理状况,并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时间、恶露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充足率、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4%和92%,对照组为76%和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产后保健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恶露消失、产后泌乳,减轻其产后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产后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还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产后按摩在产妇产后泌乳及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将86例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产后按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情况和子宫复旧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满足新生儿的比例、母乳喂养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子宫底的高度、子宫内膜的厚度、产后恶露的性质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按摩是一种较好的产后护理保健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后泌乳和子宫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治疗仪在足月分娩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90例足月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等分为低频脉冲组与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产后常规护理,低频脉冲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给予低频脉冲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泌乳指标、母乳喂养情况、子宫复旧指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低频脉冲组产后3 d血清泌乳素、乳汁分泌量、产后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产后3 d宫底下降指数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常规护理组(P0.05),产后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子宫复旧不良、尿潴留、胃肠道不适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可以促进乳汁分泌,改善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尿潴留,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503-3505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2190例产妇。按产妇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9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产后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比两组产妇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睡眠质量、并发症及产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72h的乳汁分泌优秀率分别为61.64%、89.04%,较对照组的39.73%、61.64%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h及72h的子宫复旧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8h疼痛轻于对照组,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给予产妇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可有效促进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改善产妇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局部疼痛,值得临床产科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康雪芳 《当代护士》2021,28(6):112-114
目的 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的影响研究.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后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产妇自理能力、产后恢复各指标、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乳房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能力、饮食调节及自理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有积极的影响,能提高产妇自理能力,加快产妇身体恢复,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焦蕤 《全科护理》2012,10(9):799-800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子宫复旧、产后体力恢复情况、顺产产后排尿、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情况的影响。[方法]将产后无禁忌证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实验组在产后进行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按常规产后护理,不进行产后康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下奶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产后体力恢复情况、顺产产后排尿、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子宫收缩、产后体力恢复情况、顺产产后排尿、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情况的影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康复按摩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子宫复旧,促进产后康复,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使产科护理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康复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4年2月~4月分娩的10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产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能全面满足产妇产后的身心需求,加快产妇的身体康复,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产后缺乳产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产后缺乳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泌乳量及产后乳房充盈度。结果护理10 d后,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房充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产后缺乳产妇泌乳量,改善产妇产后缺乳情况及产妇乳房充盈度,提高产妇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4~9月在我院门诊常规定期产检26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分娩但未行常规产检的孕妇19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产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后3d内泌乳通畅情况、胀痛情况、硬结情况以及产后4天泌乳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乳房胀痛、乳房存在硬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第1天泌乳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第2天、第3天、第4天泌乳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产后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