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目的:探析B超检查在药物流产中的检测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从2009年5月到2012年6月期间采我院就诊并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152例。在早孕妇女进行药物流产前进行B超检查,判断是否适宜进行药物流产,药物流产后的第7d再进行B超检查,判断药物流产效果。结果:药物流产前.B超检查出异位妊娠患者24例,不适宜药物流产。另外的128例早孕妇女,药流后,完全流产的共96例,不完全流产的共20例,流产失败的12例。绪论:B超检查能有效检查异位妊娠及药物流产后的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0例欲选择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于用药前后进行B超检查。结果用药前B超检查选择适应证,选择出具有药物流产适应证者293例,筛查出带环妊娠、宫外孕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药物流产禁忌证者共7例。用药后B超检查判断药物流产效果,药物流产成功者262例,流产不完全者25例,继续妊娠者6例,使临床选择其他方法流产。结论超声监测在药物流产前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08-4309
米非司酮是一种甾体抗孕激素制剂,与米索前列醇配伍,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手术终止早孕的方法,但仍存在着流产不全、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长及流产后感染等问题。为了客观评价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减少或避免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对我院2年来因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696例,进行药物流产前后B超监测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B超检查在药物流产过程中的诊断价值、疗效判断及对临床起到指导作用。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临床拟诊早孕共696例,其中8例诊断为异位妊娠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子宫内膜微型套管法终止早早孕(孕6周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6月就诊于门诊的要求终止妊娠的早早孕患者,随机选择60例采用B超监测下子宫内膜微型套管法终止妊娠,另选择60例同期采用药流的早早孕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完全流产率、术中疼痛、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等。结果完全流产率,微管法显著高于药流组(P<0.05);术中疼痛程度、出血量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等微管法均显著低于药流组(P<0.005)。结论 B超监测下子宫内膜微型套管法终止早早孕,手术简单易行,完全流产率高,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终止早早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药物终止妊娠称为药物流产,受到育龄妇女的广泛欢迎。但如何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并发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腹部B超对1011例早期妊娠患者,在其药物流产前、后进行B超检查。证明B超检查对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对诊断药流后的不全流产、流产失败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30例异常子宫早孕妇女终止妊娠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早孕妇女终止妊娠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6月在该院要求终止妊娠且检查有子宫异常的妇女30例,根据其意愿分别采取药物流产、手术流产等,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终止妊娠一次成功13例(药物流产8例,手术流产3,全麻下手术流产2例),第2次成功14例(常规手术失败7例改为全麻下手术5例、B超引导下手术2例、药流失败及手术失败后再次手术7例),第3次成功3例(药流及手术流产均失败后改为B超引导下手术)。结论:对于异常子宫妇女早孕终止妊娠的最佳时间应在妊娠7周以后,最好的方法是在全麻后B超引导下行负压人流吸引术。对双子宫妊娠选择7周以内,选择药物流产也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超声监测在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在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43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临床诊断宫内早孕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药物流产前B超测得孕囊直径,并根据宫颈与宫体的角度分为5组,即子宫水平位、子宫前倾位、子宫后倾位、子宫前屈位和子宫后屈位。各组给药方法相同,观察药物流产效果。结果:流产前孕囊直径大小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相关;子宫前屈位及后屈位者药物完全流产率低,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物流产前通过B超检测的孕囊直径及子宫位置对评价药物流产效果及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超监测药物流产的临床应用。方法用药前及用药后7天均进行B超监测。结果用药前B超监测100例早孕妇女,检出符合药物流产条件的88例,用药后B超监测88例药物流产对象,发现完全流产68例,占77.27%,不全流产2例,占2.27%,胎物残留17例,占19.32%,流产失败1例,占1.14%。结论对药物流产的妇女在服药前后均行B超监测,根据B超检查结果指导临床处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闫小燕 《现代保健》2008,5(35):32-32
早孕药物流产后,宫腔内妊娠物残留临床比较常见。笔者所在医院用宫腔镜对21例早孕药物流产后临床和(或)B超疑为妊娠物残留的患者进行诊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监测作用。方法:用药前及用药后7天内均进行B超监测,若阴道出血时间长超过2周再加测B超。结果:用药前B超监测360例早孕妇女,检出符合条件348例,用药后B超监测348例药物流产,发现孕囊最大径线,子宫位置均与药物流产效果相关。结论: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已有10年的历史,迄今为止接受药物流产(药流)的妇女达100万人次。此方法可避免人工流产手术所致的痛苦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是目前公认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药物终止早孕的方法。但很多妇女药流后阴道流血多或流血时间过长,以致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对495例阴道流血时间〉2周,或药流后1周内阴道流血量多的妇女,通过对其妇科检查、血B—HCG监测、B超检查及清官后组织送检,探讨其出血原因及处理,旨在减少药物流产的并发症,减少我国每年因不完全流产而致1万多名妇女发生不应有的死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B超对药物流产效果的观察与评价作用.方法?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择该院门诊药物流产的妇女102例,进行药物流产前后分别进行B超检查,药物流产后观察孕囊排出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完全流产65例(63.7%),B超显示子宫内壁均匀回声,不完全流产36例(35.3%),B超显示有子宫内壁不均匀回声,1例(1.0%)流产失败,B超显示有完整孕囊回声.结论?B超能够直接、准确地观察药物流产后的子宫情况,方便临床医生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用药物终止早孕已 10余年 ,终止孕 7周内的早孕成功率已达 90 %以上 [1 ] ,现在已广泛地在临床上被推广使用 ,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经临床观察 ,存在着出血多 ,出血时间长 ,少数病人因大出血需急诊清宫方可止血等问题。为进一步探讨孕周与阴道出血量的关系 ,我们对 72例药物流产者完全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作了观察 ,旨在为安全开展药物终止早孕提供更多经验。1 材料与方法自 1997年 5月至 1998年 9月 ,选择符合药物流产条件的妇女 72例 ,月经周期正常 ,妇科检查符合早孕 ,无生殖道炎症 ,尿妊娠试验阳性 ,B超检查确认宫内妊娠。本组孕妇年…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93-39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价值,以分析其与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50例早孕(6~12孕周)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妊娠、自然受孕。三组均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A组每日药物剂量为20 mg,直至症状消失;B组每日药物剂量为40 mg,待其症状消失后,药物剂量更换为20 mg,连续用药7 d;C组药物剂量为60 mg,待症状消失后,药物剂量更换为40 mg,在连续使用1周后,药物剂量更换为20 mg,连续用药7 d。对比三组继续妊娠至足月率、稽留流产率、完全流产率。结果三组继续妊娠至足月率、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稽留流产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剂量与早孕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不存在直接的相关性,但是大剂量黄体酮会明显提高稽留流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抗早孕已广泛开展,被公认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为确保抗早孕药物的安全应用.对早孕药物流产在药流前后进行B超监护,并结台临床作出相应处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化瘀止血防治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非司团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有简便、安全、可靠,不需手术,痛苦少,损伤轻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接受药流的妇女也增多。但是药流存在出血时间长,部分病人扰膜不全排出,而致清它手术的情况,孕妇不愿接受,这也是当前药物流产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为减少妇女手术的痛苦,我们采用中药化瘀止血的方法来预防药流后蜕膜残留所致的阴道出血,提高完全流产率。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一、资料来翻本组6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停经35~56天(即5~8周),年龄在20~川岁42例,31~40岁26例,尿卜HCG及B超检查,证实为正常宫内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药物流产后行仿生物电疗法促进子宫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门诊因非意愿妊娠,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179例,随机分为电刺激+避孕药组60例;避孕药组61例;对照组58例。于药物流产排胎后2周及第1次恢复月经后复查,观察临床症状、血红蛋白(Hb)变化(药物流产前及排胎后2周血红蛋白水平差值)及B超检测情况。结果:电刺激+避孕药组腹痛程度及持续时间、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时间均低于避孕药组及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早于避孕药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红蛋白变化较避孕药组和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超检测显示,电刺激+避孕药组及避孕药组的宫腔组织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电刺激+避孕药组宫腔组织残留发生率较避孕药组低(P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联合避孕药用于药物流产后镇痛及子宫修复,可促进药物流产后妇女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婧不慎怀孕,经医生检查,确定是早孕,建议她做药物流产。医生要求她流产前先做B超,流产后将标本保留送医院查看。她听说药物流产简单、方便,觉得多此一举,要不就是那位医生有意为难她。药物流产具有简单、方便、痛苦小的优点,受到早孕妇女的青睐。药流适宜时间是在妊娠49天以内,在适宜期内,其效果与妊娠天数成反比,即妊娠天数越多,胎囊越大,药流效果越差,危险性也会增加;反之,则效果越好,危险性也越小。在妊娠的早期,若仅凭停经等临床表现及妊娠试验阳性诊断早孕,难以发现混淆于其中的异位妊娠、葡萄胎或子宫畸形等,容易造成误诊。如果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在药物流产术前早孕诊断及术后宫腔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停经35天以上300例早孕者及127例药物流产术后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及结果分析。结果300例临床诊断早孕患者中,超声诊断宫内早孕299例,其中宫内节育环并早孕1例,宫角妊娠2例,诊断符合率99.7%。药物流产术后127例行超声检查,123例药物流产成功,1例流产失败.3例流产不全。结论超声检查为药物流产术前宫内早孕诊断的必须检查及首选检查方法,同时对药物流产术后患者的跟踪超声检查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宁夏平罗县2001年1月1日-12月31日1229例临床拟诊为早期妊娠患者于药物流产术前进行B型超声检查,检查结果:诊断宫内孕1101例,占89.58%,非妊娠21例,占1.71%,宫内孕合并症71例,占5.78%,异常妊娠(葡萄胎,胎停育,宫外孕)22例,占1.80%。经分析认为:早期妊娠患者在服用药物流产前,进行常规B超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筛选异常妊娠,排除药物流产禁忌症,确保患者服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