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科自1989年8月至1990年12月应用空军广州医院生产的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观察对象皆为住院的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按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  相似文献   

2.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78例疗效观察李久久方立新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素慢性活动性肝炎治疗中图法分类号R575.1近年国内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重型肝炎取得显著疗效。本文总结我科应用PHGF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78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  相似文献   

3.
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1998年 6月— 2 0 0 3年 4月期间收治的 80例重型肝炎(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 5 0例 ,慢性重型肝炎 3 0例 ) ,随机分为对照组 40例 ,应用综合性治疗 ,观察组 40例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 ,疗程均为 2~ 3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腹水、黄疸、肝大、脾大等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及治疗 8周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60 86%和 3 0 0 0 % ,肝功能的改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且显著。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肝炎目前仍是各型病毒性肝炎中治疗难度最大,死亡率极高的病种,治疗不积极、用药不得当,患者肝细胞坏死将会持续进行,肝功能损害程度逐渐加重,并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而致死亡。许多年来,从事肝病治疗研究的专家提出了许多治疗方法,也有不少新药用于重型肝炎的治疗,均取得了不同的结果。自1992年~1998年10月对促肝细胞生长素在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观察,结果发现: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重型肝炎使存活率明显增高(P<0.01),临床效果良好。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根据…  相似文献   

5.
贺永  熊碧君  张勇 《西南军医》2004,6(3):78-79
重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衰竭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棘手的问题。近年来人工肝支持系统用于重型肝炎的治疗,尤其是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 ,PE)其对有害物质的消除范围广,同时还补充了肝功能不全病人缺乏的凝血因子、调理素、白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代偿肝脏的部份代谢功能,减轻了肝脏负担,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是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1~3] 。我科应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2 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住院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2 8例,诊断标准符合2 0 0 0年制定的《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4 ] ,其中男…  相似文献   

6.
康惠忠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083-1085
目的:研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重症指标及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SPSS及ST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自2004—01~2009—01收治的5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重症指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着HGF、AST/ALT比值、TBil的不断增加,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随着门A及TC的不断下降患者存活率不断下降,酶胆分离现象的有无存活率分别为17.9%和53.1%,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HGF)、血清AST/ALT比值、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总胆固醇等是早期慢性重型肝炎重要指标。动态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可及时掌握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支持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9月—2007年8月我科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16例慢性重型肝炎(来自我省不同海拔高度地区2000m~3680m),共治疗38人次,平均每例患者(1~4)次。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PT、PTA),血氨(NH3)等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氨均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有效改善高原地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防止因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的肝细胞坏死进一步加重,为肝细胞的再生修复及肝移植赢得了时间,是高原地区治疗重型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再生因子的动物实验研究在国外已进行多年,多数学者肯定了用于治疗肝病的可能性。国内是先从人胎肝治疗重型肝炎开始的。1989年9月全国人胎肝临床研讨会上张宜俊介绍了由乳猪肝提取的小分子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 factor)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后,引起关注。本文就肝细胞再生因子研究的进展作一摘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周德江 《西南军医》2009,11(5):822-823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68例早、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支持治疗,观察人工肝支持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16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早期患者有效率93.3%,中、晚期慢性重型肝炎的存活率分别为60.8%、10.8%。结论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表明,对肝功能有肯定的支持作用,不良反应轻,尤其对早、中期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全程护理对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玲莉  陈畅  陆彤  黄祝青 《武警医学》2004,15(3):232-233
重型肝炎患者由于大部分肝细胞发生了严重的变性、坏死,现有的病因疗法和对症支持治疗多不能代偿肝细胞功能,致使患者的病死率高达60%~80%。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为重型肝炎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但人工肝的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治疗中及治疗后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因此,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全程全面的护理对于减少或及时发现并发症尤为关键。我院自2001年6月-2002年10月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病房合作期间,对8例重型肝炎患者实施了血浆置换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施行血浆置换治疗时 ,护理尤为重要 ,我们对 2 4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浆置换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有 2 4例重型肝炎患者接受血浆置换 44例次 ,男 2 1例 ,女 3例 ,其诊断符合全国第 6届病毒性肝炎会议所订标准。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1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7例 ,慢性重型肝炎 16例 ,年龄在 19~ 6 6岁。1 2 治疗方法 利用内瘘针建立桡动脉和肘静脉间血液体外循环通路 ,并进行心电监护。治疗开始时静脉应用地塞米松 5mg ,非那根 2 5mg ,治疗中加用地塞米松 5mg ,10 %葡萄酸钙 2 0ml。结束…  相似文献   

12.
胸腺素α1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情严重 ,进展迅猛 ,病死率较高 ,目前无特效药物 ,治疗难度较大。我科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月应用胸腺素α1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 ,初步认为有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 2例重型肝炎符合 2 0 0 0年西安病毒性肝炎会议有关重症肝炎临床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为男性。治疗组 2 1例中急性重型肝炎 2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4例 ,慢性重型肝炎 15例。对照组分别为1、5、15例。治疗组年龄 2 0~ 5 7岁 ,平均 33.5岁。对照组年龄 18~ 5 8岁 ,平均 35 .8岁。病原学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3周。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维持较高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提高存活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脂微球载体前列腺素可改善慢性重型肝炎预后。  相似文献   

14.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2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口服,每天1次。结果:观察组存活17例,占77.39%,对照组存活6例,占30.0%,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1例重型肝炎病人中扩增的HBVDNA直了列分析,研究重型肝炎病人中HBV C基因的变异及其特点,每个病例的HBVC基因均有数量不等的变异,产生1-12个氨基酸替代。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HBV C基因 明显多于亚急性重型肝炎病人。  相似文献   

16.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游离IGF-1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IGF1水平变化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4例慢性重型肝炎、46例肝硬化和43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游离IGF1水平。并与肝功能各项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胆碱酯酶进行对照。结果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游离IGF1水平分别为0.24±0.15、0.33±0.17和1.06±0.70ng/ml,慢性重型肝炎与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期与晚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中期与晚期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死亡组32例患者的血清游离IGF1平均低于0.2ng/ml,而存活组12例患者平均高于0.35ng/ml。结论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游离IGF1显著下降,并与重型肝炎严重程度有关,因此可作为判断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慢性重型肝炎。因其病情发展迅速、肝功能损害严重且并发症多而成为一种难治性危重疾病。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虽少见,但其病势凶险,且胰腺炎症状易被掩盖,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11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观察胃肠外营养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 ,对我院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 2 3例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 :13例 ,男 9例、女 4例 ,年龄 2 3~ 74岁 ,其中乙型肝炎 8例 ,戊型肝炎 1例 ,甲 +乙型 1例 ,乙 +丙型 1例 ,乙 +丁型 1例 ,乙+戊型 1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12例 ,Ⅱ度肝性脑病 2例 ,Ⅲ度肝性脑病 1例 ,Ⅳ度肝性脑病 1例。‘对照组 :10例 ,男 8例、女 2例 ,年龄 2 8~ 72岁。其中乙型肝炎 9例 ,戊型肝炎 1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9例 ;Ⅱ度肝性脑…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根据近几年的研究,已知乙肝病毒(HBV)不直接引起肝炎发病,机体免疫反应在清除进入肝细胞内的病毒过程中引起肝细胞损害,才出现肝炎症状,倘若机体免疫功能不全或低下,进入肝细胞内的HBV不能被彻底清除,病情持续,则转为慢性经过。根据这一发病机理,探讨乙肝的免疫调节治疗是当今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1993~1995年,我院采用大剂量乙肝疫苗加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4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度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1月以来,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威佳)治疗慢性重度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