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乔红(锦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近年来,创伤外科中病人多因交通事故、摔伤、轧伤等原因致病,其中多数病情危重,来势凶猛,病情复杂,因此,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病人的复合创伤,它的价值在于及早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进行积...  相似文献   

2.
我院外一科于1995年5月至1996年9月收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43例,经抢救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3例病人中,血气胸11例,肝破裂10例,脾破裂14例,胃穿刺伤3例,肠系膜血管断裂伤4例,胃破裂伤1例。男39例,女4例。年龄5~54岁。受伤原因:刀器伤占48%,枪伤占19%,交通事故占33%。治疗及结果:43例病人均采用手术抢救治疗痊愈。住院天数12~21d,大部分病人均在手术后16d出院。2急救要点病人就诊情况紧急,病情危重,生命体征变化快。护土应有急救能力,迅速安置病人于抢救室,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相似文献   

3.
文化休克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另一种陌生的环境,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征。病人因突发疾病住院,极易产生文化休克,严重影响治疗。根据临床病人的表现,文化休克可分为兴奋期、意识期、转变期、接受期。护士根据各期病人的特点,采取不同护理方式,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院硬文化和软文化的建设、实施,全方位满足病人文化需要,解除病人的文化休克,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及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Pei L  Wang J  Xu G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8):604-606
目的 探讨动脉血浆一氧化氮(NO)和乳酸浓度变化与出血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光电比色法测定了48例创伤出血性休克病人动脉血中NO和乳酸2的动态变化,并与30例择期手术病人进行对比,同时观察NO和乳酸和创伤指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出血性休克组NO浓度明显低于择期手术组,乳酸浓度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NO浓度与创伤指数和乳酸浓度呈明显负相关。13例术后并发败血症的病人NO浓度仍  相似文献   

5.
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对判断创伤性休克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乳酸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创伤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42例创伤性休克病人(死亡组15例和存活组27例)的1h内、12h、24h及48h的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病人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而且持续时间长,存活组病人的血乳酸水平在24小时内下降至正常。结论 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是判断创伤性休克病人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血乳酸水平越高,且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6.
我科2005年12月6日治疗一产时会阴血种并发失血性休克病人l例,由于发现及抢救及时,护理得当,使病人转危为安。本文就一例产时会阴血肿并失血性休克病人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化休克是住院病人对医院化环境产生的危机与陌生感,是化冲突的表现。其原因:病人对医院化环境不适应;沟通交流障碍;信仰、价值观的差异;孤独。采取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熟悉适应医院化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病人的风俗习惯;注意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休克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综合征,处理不当常常会危及病人的生命,笔自1994年以来共遇到122例重症休克病人手术的麻醉,现总结处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临床休克病人若不能及早发现并正确处理,病情将急剧转变到不可逆阶段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 近三年来,我院急诊室共诊治休克病人40例,其抢救成功者32例,占80%。下面就休克病人的观瘵及抢救中的护理配合等问题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对休克的预诊 1、预诊的重要性:对休克病人作早期预诊有下列重要重义:①缩短确诊时间,由于早期预诊及时通知相应  相似文献   

11.
刘桂梅 《河北医学》2008,14(6):752-753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休克病人.如果能仔细观察,综合分析病情,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就能在帮助病人缓解病情、延长生命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休克指数(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心功能障碍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病人139例,收集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心功能指标,计算入院时休克指数(SI)、平均动脉压(MAP)和MSI,根据其1个月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应用Pearson相关模型分析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心功能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脓毒血症休克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分析MSI对脓毒症休克病人预后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生存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死亡组,而心率、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0.01)。生存组病人MAP、心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死亡组(P<0.01),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SI、MSI均低于死亡组(P<0.01)。MSI与脓毒症休克病人的NT-proBNP、LVEDV水平呈正相关(r=0.601、0.598,P<0.01),与CI和LVEF呈负相关(r=-0.683、-0.659,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方法对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进行护理。结论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应合理安排操作时间,以保证病人有较好的休息并尽量保护病人的隐私。在尽可能情况下允许病人家属探视并安抚病人。  相似文献   

14.
宫外孕病人,由于外孕破裂导致腹腔大量出血,出血快、多,病人很快即休克。确诊病人来不及做术前检查,直接入手术室。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人64例,年龄20~49岁,平均36.6±7.53岁,体重40~70kg,平均58.5±8.48kg。1.2方法病人入室后,呈休克状态。尽快建立中心静  相似文献   

15.
休克病人在急诊科是最常见的,护士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条有效的静脉补液通道,为病人补充血容量,进行药物治疗。本文分析应用动脉留置针抢救休克病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宫外孕休克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宫外孕休克病人应用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进行手术,以氯胺酮计量,按1mg/kg药量维持麻醉。对术中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全部病人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结论:静脉复合麻醉适用于宫外孕休克病人的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提高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及时、快速、足量的补充血容量及积极治疗原发病.结果 手术成功救治25例,非手术治疗成功6例,3例病人抢救无效死亡,2例病人家属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治疗,抢救成功率86%.结论 通过医护人员积极的、分秒必争的抢救及护理是感染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休克的护理方法.方法 病室的布置与管理、严密观察病人、休克病人的体位、精神护理、输血输液的护理、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的护理、饮食护理、预防褥疮、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283例创伤性休克的麻醉处理马金孝王少云创伤病人常合并低血容量休克、酸中毒、内分泌改变等生理功能紊乱,病情危重者需尽快手术治疗,以降低病人死亡率。我院自1993年2月~1997年3月间,共收治创伤休克283例,现将资料整理如下。1临床资料283例中男...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60例感染性休克病人,其中38例发生MSOF。通过临床资料对感染性休克并发MSOF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本组资料表明某些基础因素:如伴有器质性疾病,营养不良,败血症,胆道,肠道感染,高分解代谢,严重酸碱平衡紊乱,持续的高动力循环及脏器功能受损的病人,MSOF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具有以上因素者均应列为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是降低MSOF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