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嵘  石明芳  陈颖 《四川医学》2014,(3):310-31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VE)的疗效。方法98例VE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两组性别、病情轻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VE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参附注射液及神经节苷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颜鹏飞  付钦啸 《安徽医学》2011,(9):1297-129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9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参附注射液及神经节苷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2%。治疗组显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分析6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3.5%,高于对照组的35.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好、见效快,且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神经节苷脂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骆爱群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139-14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4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使用神经节苷脂及复方丹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4%。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5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神经节苷脂GM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0.12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2组疗程均为2个周期。并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前、治疗后3~5d、10~12d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及血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呼吸衰竭消失时间、循环不良消失时间、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3~5d、10~12d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出现2例皮疹,停药后消失。结论神经节苷脂GM1治疗HIE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5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醒脑静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每次0.2ml/kg,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28例),仅予常规治疗。两组均以7—10d为1个疗程。结果 醒脑静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温下降、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肢瘫恢复及锥体束征消失所需时间,醒脑静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糖神合剂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进行常规治疗,B组62例给予神经节苷脂+糖神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A组(71.67%)(P〈0.05);B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神经节苷脂与糖神合剂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脂质代谢,临床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近期疗效。方法将120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及NBN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67%)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M1治疗新生儿HIE的近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h以内经脑CT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咯地尔与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2组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5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5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咯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阳  杨涛  刘静 《大家健康》2014,(7):127-127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4例脊髓损伤病患,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78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61.1%,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脊髓损伤病患进行治疗,比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的疗效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治疗中西医结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均3周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对照组不加用盐酸纳洛酮。观察组加用盐酸纳洛酮。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及两组患者脑脊液IL-6、TNF—α与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能明显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IL-6、TNF-α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可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IL-6、TNF-α与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于我院进行外伤性脑梗死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ADL)为评价指标对2种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4%,显著高于对照组55.0%(P〈0.05);2组患者的NDS、ADL值与治疗前相比分别显著下降、增加,P〈0.05;治疗组的NDS、ADL值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安全性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IE患儿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应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各1次/d,疗程10~14d。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显效9例(占30o%),有效15例(50.0%),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24例(占80%);对照组显效6例(10.0%),有效12例(30%),无效12例(40.0%),总有效率18例(占60.0%)。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2mg(0~3岁),4mg(~14岁);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0.125(0~3岁),0.25(~14岁)均加入5%葡萄糖50-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7-10天。比较两组间患儿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征、精神症状、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治疗组患儿抽搐、意识障碍、巴氏征、肢体瘫痪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发热、头痛、神经症状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苷肌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毒性脑炎87例病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脱水、利尿等降颅压和激素、抗炎、抗病毒及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5—20ml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0天。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71%,对照组38%,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缓解消失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有一过性胸闷1例,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有效安全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帕司它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1例。两组均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试验组在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的基础上,加用依帕司他。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结果试验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83.8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有效率54.83%;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9例HIE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纳洛酮治疗,治疗组予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治疗后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改善临床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79.63%(P〈0.05);治疗组平均NBNA评分(37.22±3.24)分高于对照组的(33.59±3.17)分(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能够通过缓解脑水肿、减慢脑组织进行性损伤和促进“神经重构”等机制提高临床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