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 要: [目的] 应用欧洲营养筛查方法(NRS 2002) 分析胃癌患者营养风险。[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82例,患者入院48h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NRS2002评估表进行评分。NRS2002总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结果] 在82例住院胃癌患者中,NRS 2002 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为(2.51±1.08)分,NRS2002≥3分24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9.3%。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升高,营养风险发生率随之升高,Ⅰ期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9%,而Ⅳ期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7.1%。营养风险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居住地和医疗费用相关。营养不良者(BMI<18.5kg/m2)发生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00%,但25.9%(14/54)患者的BMI 虽处于正常范围仍存在营养风险。NRS 2002≥3分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4.4±9.2)d,明显长于NRS 2002<3分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的(9.0±4.8)d (P=0.041)。[结论] NRS2002 对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率的调查可有效鉴别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并为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丛明华  程国威  李淑娈 《中国肿瘤》2014,23(12):1028-1033
摘 要:[目的] 探讨管饲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作用。 [方法]食管癌拟行放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管饲营养支持组(TF组)20例,口服营养素补充组(ONS组)20例,观察放疗结束时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按治疗计划完成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TF组患者放疗结束时各项营养及血液指标均优于ONS组(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ONS组(25% vs 60%,P<0.05)。TF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ONS组4例因严重并发症中断或延迟治疗(P<0.05),TF组住院时间平均缩短3.3d(P<0.05),住院费用减少11100元/人次(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放疗患者,管饲营养支持更能够使患者达到喂养目标,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耐受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支持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均采用TP 方案进行化疗。在化疗前应用NRS-2002量表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在化疗过程中对营养支持组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营养支持;而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营养指导和支持。比较 2 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化疗前、后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61.7%。和对照组比较,营养支持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营养支持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前白蛋白(PA)等营养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营养支持组患者的BMI、ALB、Hb和PA等营养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患者仅有ALB有所改善;并且,治疗后营养支持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营养支持可明显地改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其化疗毒副反应,提高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对胃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3 年1 月至2014 年10 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353 例胃癌患者,采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 )评分进行术前营养评估,比较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和无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按照 NRS 2002 评分,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和无营养风险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 .0%(77 /164)和31 .2%(59 /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NRS 2002 评分≥3 分的患者,术前有营养支持比无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经Logistic多因素风险回归分析证实,NRS 2002 评分是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0R=1.634,95 % CI :1.025~2.606)。结论:NRS 2002 评分作为一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可有效预测胃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营养风险筛查的应用对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16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NRS2002评分.根据是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分为2组,每组再分为有和无营养支持2组.营养支持组术前3天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每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无论有无营养不良风险,给予营养支持的患者术后3天、7天血清白蛋白数值高于无营养支持者(P<0.05).有营养风险患者中营养支持组的LgA数值在术后3天、术后7天较无营养支持组高(P<0.05),LgG值在术后1天、3天较无营养支持组高(P<0.05);无营养风险患者中营养支持组的LgA与LgG数值均在术后3天、术后7天较无营养支持组高(P<0.05).有无营养支持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营养支持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较无营养支持组短(P<0.05).无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组费用较无营养支持组高(P<0.05),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前的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提高免疫指标,同时可降低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建议在食管癌患者术前进行常规的营养风险筛查.  相似文献   

6.
王赟  徐利霞  郭勇 《肿瘤学杂志》2017,23(7):623-626
摘 要:[目的] 了解不同中医证型胃癌患者的人体组成成分情况。[方法] 选择90例胃癌患者,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如中医证型、手术情况等,根据中医证型进行分组。利用人体组成分析仪测定患者人体组成成分(蛋白质、脂肪、水分、骨质、肌肉),运用PG-SGA量表和NRS 2002量表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风险筛查,统计分析上述各项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四组中医证型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蛋白质降低(P<0.05)。其中气血亏虚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性高于痰湿蕴结组及肝胃不和组(P<0.05)。气血亏虚组患者体内水分、肌肉、蛋白质等显著性低于痰湿蕴结组及肝胃不和组(P<0.05)。[结论 ] 不同中医证型的胃癌患者,其人体组成成分存在差异。气血亏虚型胃癌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并且与营养成分的下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肿瘤营养诊疗系统的个性化营养诊疗在晚期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6月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新入院的晚期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新入院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102例患者(NRS 2002≥3分)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由营养支持小组进行全程营养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肿瘤营养诊疗系统进行个性化营养诊疗。比较两组患者两个周期化疗前后营养状况变化及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个周期化疗后,两组患者体重、肌肉量、四肢骨骼肌指数均保持稳定,与化疗前相比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相比于化疗前,血红蛋白[(99.17±12.54)g/L vs (115.26±13.14)g/L]、白蛋白[(34.2±2.33)g/L vs (37.8±2.16)g/L]和前白蛋白[(19.48±3.02)mg/dl vs (26.14±3.21)mg/dl]水平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化疗前,血红蛋白[(110.08±15.74)g/L vs (122.91±23.08)g/L]、白蛋白[(37.20±3.18)g/L vs (42.01±5.73)g/L]和前白蛋白[(24.13±2.56)mg/dl vs (29.14±3.74)mg/dl]水平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5.9% vs 3.9%)、白细胞减少(5.9% vs 7.8%),以及消化道反应(15.7 vs 19.6%)的情况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基于肿瘤营养诊疗系统的个性化营养诊疗与营养支持小组有助于维持晚期肿瘤患者在两个周期化疗过程中的营养状况,增加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自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间,连续选择符合研究方案要求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687例,均获知情同意。在入院后48h,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调查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在入院后14d或出院时调查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结果]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6.35%,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5.56%。老年(≥65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58.02%vs38.74%,P=0.001)。有营养风险患者(NRS-2002≥3)中,146例(46.65%)接受了营养支持,无营养风险(NRS-2002〈3)患者中64例(17.11%)接受了营养支持。肠外与肠内营养的比例平均为6.99:1。[结论]大量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肿瘤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应用存在不合理性,需要基于证据的营养支持指南以改善此状况。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与老年早期食管癌放疗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41例≥70岁、Ⅰ/Ⅱ,N0期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行营养风险评估,营养风险定义为NRS-2002评分≥3分。分析NRS-2002评分与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7例患者(65.85%)放疗前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127)。NRS-2002评分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及BMI有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6cm 、BMI<18.5kg/m2、NRS-2002评分≥3分是食管癌放疗患者预后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RS-2002评分及BMI是食管癌放疗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营养风险及消瘦可作为预测老年早期食管癌放疗患者的预后不良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放化疗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以2017年1月至10月肿瘤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筛查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暂无营养风险者,每周重复筛查。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肿瘤类别患者间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差异。调查患者的营养支持状况和营养支持方式,比较不同营养风险患者间营养支持率的差异。结果:符合标准的369名患者中,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分别为45.3%、30.6%。不同年龄患者间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类别患者间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率39.8%,其中肠外、肠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占比分别为97.3%、0%、2.7%,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中全合一和单瓶输注占比分别为59.9%、40.1%。不同营养风险患者间营养支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放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但营养支持率较低,且营养支持存在不合理性,规范化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膳食营养因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营养因素对乳腺癌影响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较多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膳食中脂肪、蔬菜、水果,酒精类饮料以及植物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影响上.  相似文献   

15.
16.
Gastroparesis is a comm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abdominal surgery,mainly manifested by postprandial fullness,early satiety,nausea,vomiting,and bloating.Gastroparesis should be addressed with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lan that includes nutritional therapy and medications such as metoclopramide,domperidone,cisapride,and antiemetic drugs.Surgical treatment,such as pyloroplasty or partial gastrectomy,should be considered if the conservative therapy is ineffective.Enteral and parenteral nutr...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恶性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 测定恶性肿瘤病人的实际体重 (ABW )、身高和血清白蛋白(Alb)浓度 ;并查询健康时平时体重 (UBW )和理想体重 (IBW)。计算体质指数 (BMI)、实际体重与平时体重比 ( %UBW )、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比 ( %IBW )。符合下列标准之一为营养不良 :1.BMI <18.5 ;2 .%UBW或 %IBW≤ 90 %;3.血清Alb浓度 <35g/L。结果 根据 %UBW、%IBW、BMI和Alb标准判断的全组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34%、35 %、2 4%和 4%。根据 %IBW标准 ,Ⅰ和Ⅱ期、Ⅲ期、Ⅳ期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12 %、2 5 %、5 6 %。根据 %IBW和BMI标准 ,肝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 6 1%和 41%、胰腺癌 5 7%和 42 %、胃癌为 5 2 %和 36 %、食道癌 48%和 2 8%、结肠癌 46 %和 31%、直肠癌 43%和 30 %、肺癌 35 %和 2 6 %、卵巢癌 2 9%和 2 7%、乳腺癌 13%和 6 %、恶性淋巴瘤 12 %和 8%。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肿瘤分期越晚、营养不良发生率越高。肿瘤病人的营养评定应以营养状况变化为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HCC and nutrition, especially amino acids, and reconsider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mino acid imbalance. At first, rat chemical hepato-carcinogenesis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minoleban EN stimulates or restrains the occurrence of HCC. 2-Acetyl-amino-fluorene containing diet was administered intermittently according to Epstein's method. Ra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was fed on Aminoleban EN containing diet and group 2 on a basal die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rvival rate in the two groups.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of group 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2.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at the 25th week. All 11 rats of group 1 had no liver tumor, but 2 of 17 rats of group 2 had liver tumors, including a HCC and cholangiocellular carcinoma. The incidence of the liver tumo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minoleban EN could inhibit rat liver carcinogenesis, so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 desirable nutritional product for LC patients from the stand point of cancer prevention. Secondly, the composition of amino acid was studied on HCC and surrounding tissu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Val, Leu, Leu, Phe, Tyr, Met and Fischer ratio between HCC and surrounding t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