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的手术方式、适应证及时机,以指导治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经ERCP诊治的1421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21例患者中,共进行ERCP 1643例,其中2次ERCP 176例、3次及以上ERCP 43例,诊断性ERCP 21例,绝大部分行治疗性ERCP。治疗病例中胆管结石759例;恶性肿瘤248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84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2例;慢性胰腺炎18例;乳头良性狭窄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40例;胆漏33例;胆道蛔虫13例;梗阻性黄疸35例。首次ERCP胆管插管失败率为6.82%;并发症发生率4.75%,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选择ERCP手术方式,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时机,可有效提高胰腺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采用 ERCP 诊治的200例胆胰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诊断率、疾病种类、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纯 ERCP 诊断病例42例,治疗性 ERCP 158例,包括胆总管结石78例(49.4%),恶性胆道梗阻32例(20.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28例(17.7%),化脓性胆管炎20例(12.7%)。全组 ERCP 诊断率为91.5%,高于 CT 诊断率的70.0%(P <0.05);158例患者治疗方法包括网篮取石、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道内支架引流(ERBD)及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成功率为95.6%。本组共有15例发生并发症(7.5%),经处置后均顺利出院,无重症胰腺炎及消化道穿孔发生。结论ERCP 是诊断及治疗胆胰疾病的有效手段,适合胆总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狭窄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疾病。因其具有微创的特点,更适合于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3.
杨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833-2833
我科于2000年10月 ̄2004年12月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治疗211例肝、胆、胰腺疾病,现将术后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1例,男123例,女88例,年龄15 ̄72岁,平均年龄45.5岁,取出胆道蛔虫19例,乳头切开59例,胆总管取石54例,留置鼻胆管(ENBD)8例,胆系造影66例,未成功9例。ERCP明确了胆囊结石、肝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管癌、胰腺癌、EST技术即刻解除胆总管结石,并使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胰腺炎的患者症状立即缓解或消失,ENBD技术也可以使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1.2方法:医生或护士应向患者详细的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老年胆胰疾病患者116例,均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并探讨防治措施。结果全部患者中行治疗性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成功105例,转为开放手术11例,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率为90.52%。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5例、出血2例、穿孔1例、造影剂反应8例、腹泻3例、急性胆管炎2例、呼吸抑制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97%,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或好转,未发生一例患者死亡。结论治疗性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对老年胆胰疾病可起到良好的疗效,加强观察和防治,可减少并发症及其严重后果,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高龄胰胆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诊治效果。方法 200例高龄胰胆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观察组(≥80岁,高龄组, 113例)和对照组(<80岁,低龄组, 8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能下床活动的患者196例(98.0%),长期卧床的患者4例(2.0%)。术后出现腹痛的患者64例(32.0%),腹痛且伴有黄疸的患者24例(12.0%),无腹痛感但有黄疸的患者40例(20.0%),身体发热且肝功能异常的患者44例(22.0%),无明显症状的患者28例(14.0%)。治疗后,治疗成功率为98.0%(196/200)。手术过程中诊断出胆管结石92例(46.0%),恶性胆道梗阻86例(43.0%),良性胆管狭窄14例(7.0%),胰管结石8例(4.0%)。观察组出血发生率13.3%高于对照组的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及胆道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龄胰胆疾病患者采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指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老年胰胆疾病患者治疗中运用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对症状表现与预后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老年胰胆疾病患者,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实施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79.14±2.76)分、躯体功能评分(81.18±2.23)分、情绪角色评分(82.60±2.28)分、躯体角色评分(83.50±2.15)分高于对照组的(72.70±6.01)、(74.75±5.04)、(75.11±4.45)、(77.63±4.22)分(P<0.05)。结论 以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老年胰胆疾病患者,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结石清除效果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可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整体运用效果较佳,值得在基层医院内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8.
陈长蓉  熊秀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203-220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ERCP术后胰腺炎常见,我院自开展ERCP或EST以来,已成功开展了85例,术后只发生了轻微的胰腺炎1例,现将ER-CP或EST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心理护理术前应向患者交  相似文献   

9.
张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32-3133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对胆胰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8例胆胰疾病患者使用ERC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24例,20例取石成功,并发症7例,6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治愈,1例死亡.结论:ERCP检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拓宽了微创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应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部,插管至胆管或胰管,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微创或无创的进行肝胆胰系疾病的诊治技术。其作用:一是诊断作用,了解胆胰管有无异常。二是治疗作用:(1)胆总管结石、胆道系统炎症;(2)胆总管末端或乳头良性狭窄;(3)恶性胆道梗阻;(4)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狭窄等胰腺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85例ERCP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予有效的观察,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出现急性胰腺炎患者有25例,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这些患者症状在24h内消退;胆系感染患者有10例,经过治疗在1周内全部治愈;出血患者有10例,在1周内恢复。结论 ERCP术后患者病情波动较大,需要严密监控,对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这样就能够帮助患者渡过并发症的危险期。对出现的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症的类型及发生率;探讨 ERCP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池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4月施行的112例 ERC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行 ERCP 术患者出现并发症19例,17.0%;ERCP 术后胰腺炎12例,10.7%;胆道感染2例,1.8%,其中1例因无法控制的感染而死亡;消化道出血4例,3.6%;肝内胆管穿孔致胆漏1例,0.9%。结论加强 ERCP 的规范化培训,术前严格掌握 ERCP 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术中轻柔操作、避免反复插管、胰管显影,术后给予药物预防胰腺炎,可降低 ERCP 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旦发生并发症,早期识别及干预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0例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26例,发病率为6.84%,单因素分析证实女性、年龄<55岁、既往有胰腺炎病史、反复插管、导丝多次进入、过度电凝切开(超过乳头长度60%)、胰管显影、非选择性高压注射造影与急性胰腺炎发生有关(P<0.05),而乳头括约肌切开、胆管扩张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反复插管、胰管显影、非选择性高压注射造影、过度电凝切开是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反复插管、胰管显影、非选择性高压注射造影、过度电凝切开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可试图通过评估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降低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次主要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并实施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单因素:多次插管、胰腺炎病史、导丝进入多次等均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关,与切口乳头括约肌、治疗性或女性等相关性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胰管造影多次、胰腺炎史以及插管多次为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胰腺炎史、胰管造影与插管多次为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中需重点评估并对此类危险因素进行合理控制,方能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生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5.
林梓楠  陈晶 《安徽医药》2022,26(11):2161-2166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技术已成为在胰胆管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方式,其最常见的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ERCP术后相关性胰腺炎(PEP)。确定PEP的危险因素,并确定风险分级,有助于做好PEP的一级预防及早期干预。该文拟对PEP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风险分级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抚顺市中心医院消化科80例2017年4月10日至2018年5月15日胆胰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传统手术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取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比较住院治疗时间;临床疾病治疗的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住院治疗时间、生活质量相比较传统手术组更好,P <0.05。联合治疗组并发症少于传统手术组,P <0.05。结论超声内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治疗胆胰疾病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吲哚美辛栓和生长抑素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的ERCP病例,调查其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病率及术前使用吲哚美辛栓和术后用生长抑素或奥曲肽的情况.所有病人分为包含吲哚美辛组(共三个亚组分别为单药吲哚美辛组、吲哚美辛+高剂量奥曲肽组,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无吲哚美辛组.结果 699例病人纳入研究.PEP发病率为9.7%(68/699),重症胰腺炎发病率为0.85%(6/699).包含吲哚美辛组比无吲哚美辛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病率明显降低(7.6% vs 13.8%,χ2=6.882,P<0.01).三个使用吲哚美辛亚组间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但是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获得了最低的PEP发病率为3.6%(吲哚美辛+高剂量奥曲肽组为8.8%,单用吲哚美辛为11.1%).结论 该研究提示吲哚美辛联合生长抑素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但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实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探讨防治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25例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8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后均好转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8~23d,平均12.5d。随访观察6~18个月,所有患者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治疗效果理想。结论治疗性ERCP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增加,需要提高围术期的护理水平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广泛应用于良恶性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外科手术,已成为临床微创技术不可缺少的部分。ERCP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诊断或治疗性ERCP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超过正常值水平而无临床症状称为高淀粉酶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ERCP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78例ERCP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出院后电话访问,患者对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并建立了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对疾病的预防、转归有了正确的认识,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