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使用磁共振IVIM-DWI及DCE技术扫描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大鼠模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磁共振诊断早期AS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牛蛋白聚糖联合完全/不完全弗式佐剂诱导20只Wistar雄性大鼠为实验组,20只健康同种属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在诱导后第7、12、17、22周测量骶髂区IVIM-DWI及DCE-MRI序列参数,并取骶髂关节行组织病理检查。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牛蛋白聚糖诱导后第7、12周两组间所有MRI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病理未见异常。诱导后第17周,实验组Fenh%、Senh%和F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D_(slow)、D_(fast)及F值亦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周时,实验组参数Fenh%、Senh%、D_(slow)、D_(fast)及F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7周实验组骶髂区滑膜区可见炎细胞浸润,第22周实验组骶髂区滑膜内出现血管翳,软骨表面渗出。ROC曲线分析表明:各参数中F值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2),Senh%(s-1)具有的敏感性最高(71.4%),而F值的特异度最好(95.0%)。[结论]磁共振IVIM-DWI及DCE-MRI序列可敏感地监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症早期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AS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429-143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用于肌骨系统肿瘤定性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肌骨系统肿瘤患者共7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肌骨系统肿瘤良性、恶性和交界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恶性和交界性肌骨系统肿瘤患者动态增强MRI检查测定K_(trans),K_(ep)和V_e值与同层面对照组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恶性肿瘤病灶K_(trans),K_(ep)和V_e值均明显高于良性和交界性肿瘤病灶(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用于肌骨系统肿瘤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预测与评估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放化疗(NCRT)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由临床综合确诊为LARC且拟行NCRT及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患者。在行NCRT前、后分别行1次常规MRI及DCE-MRI检查后实施TME。将术后病理结果肿瘤消退分级评分为0、1、2分者归入NCRT有应答组,3分者则归入NCRT无应答组;另外,其评分0、1分则视为NCRT应答良好组,2、3分者则视为NCRT应答不良组。比较各组间DCE-MRI定量灌注参数包括对比剂容量转换常数(K~(trans))、对比剂回流速率常数(K_(ep))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及其参数变化率(ΔK~(trans)、ΔK_(ep)、ΔV_e)的差异性,同时绘制定量灌注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最佳阈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41例,其中有应答组27例,无应答组14例;应答良好组11例,应答不良组30例。(1)有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间各参数比较:NCRT前K~(trans)值及ΔK~(trans)在有应答组高于无应答组(P0.05),而其他指标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NCRT前K~(trans)值行ROC分析的AUC为0.954,在K~(trans)以0.122/min为最佳阈值时其对应的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85.7%、96.3%;对ΔK~(trans)值进行ROC分析的AUC为0.709,当ΔK~(trans)以–24.2%为最佳阈值时其对应的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100%、51.7%。(2)应答良好组和应答不良组间各参数比较:K~(trans)值在NCRT前的应答良好组高于应答不良组(P0.05)而其在NCRT后的应答良好组低于应答不良组(P0.05),ΔK~(trans)和ΔK_e绝对值在应答良好组高于应答不良组(P0.05),而其他指标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CRT前K~(trans)值进行ROC分析的AUC为0.953,当K~(trans)以0.158/min为最佳阈值时其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88.7%、90.9%;对ΔK~(trans)、ΔKep进行ROC分析显示,ΔK~(trans)的AUC大于ΔKep(0.952比0.764,Z=2.063,P=0.039),ΔK~(trans)以–38.8%为最佳阈值时其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76.7%、100%。结论 DCE-MRI检查在预测与评估NCRT用于中低位LARC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定量参数K~(trans)及其治疗前后变化率(ΔK~(trans))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参数[容量转移(K_(trans))、速率常数(K_(ep))]与乳腺癌雌激素受(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相关抗阳(Ki-67)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比较不同ER、PR、HER-2、Ki-67表达强度间定量参数K_(trans)、K_(ep)值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不同ER表达强度间K_(trans)、K_(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K_(trans)、K_(ep)值与ER表达强度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乳腺癌不同PR、HER-2、Ki-67表达强度间K_(trans)、K_(e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_(trans)、K_(ep)值与PR、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K_(trans)、K_(ep)与PR、Ki-67表达水平相关,可为诊断乳腺癌提供有价值的组织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1):1947-1953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旁骨髓区DWI及DCE序列相关参数,获取正常骶髂关节旁骨髓区量化值,以期对骶髂关节相关病变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65例(男32例、女33例)健康志愿者行骶髂关节磁共振DWI多b值扫描,对比后选取最佳b值图像并获得ADC平均值范围;其中21位志愿者(男13例,女8例)行骶髂关节DCE-MRI扫描,绘制TIC曲线并分析曲线的类型,分析所计算出的Fenh、Senh值及达峰时间Tmax值。[结果]经对比分析,骶髂关节骨髓区在b值为600 s/mm2时,所测ADC值精确度高,分别为右髂侧(3.472±0.441)、左髂侧(3.402±0.425)、右骶侧(3.272±0.398)及左骶侧(3.249±0.401),左右两侧骶髂关节骨髓区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DCE序列其左、右及髂、骶侧骨髓区TIC曲线有三种类型,8.3%(7/84)Ⅰ型,8.3%(7/84)Ⅱ型,83.3%(70/84)Ⅲ型;Fenh、Senh值平均值均处于20%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DWI序列最佳显示骶髂关节的适宜b值为600 s/mm2;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骨髓区强化方式主要为无强化及轻度强化;其ADC值及Fenh、Senh平均值可作为正常骶髂关节骨髓区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DCE序列对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前期研究中的48例(男38例、女10例)确诊为早期AS并经中西医治疗的患者,通过磁共振DWI及DCE扫描,获取治疗后关节面下骨髓ADC平均值,绘制TIC曲线,计算Fenh、Senh值及达峰时间Tmax值,与前期研究所获取治疗前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对。[结果]经临床治疗的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髓区ADC平均值:髂骨侧为(4.34±0.55)×10-4mm2/s,骶骨侧为(3.96±0.23)×10-4mm2/s,均较治疗前减低,组间差距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半定量指标Fenh、Senh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Tmax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骶髂关节骶、髂侧ADC值与Fenh值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髂侧ADC值与Senh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磁共振DWI及DCE序列可用于评价AS炎症活动程度变化,反映早期AS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可为临床疗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MRI及核素骨显像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MRI)及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的核素比值测定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5例临床诊断为AS的患者共30个骶髂关节(CT诊断为0、Ⅰ、Ⅱ、Ⅲ、Ⅳ期骶髂关节炎)作为实验组。同时将8例志愿者的16个骶髂关节作为对照组。对以上46个骶髂关节分别先行DMRI、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核素比值测定,1~3d后均在CT引导下行骶髂关节穿刺,取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核素比值测定及DMRI检查阳性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阳性患者的病理活检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浸润,尤其是滑膜及软骨下骨板。结论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核素比值测定及DMRI增强检查都有利于AS的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且对骶髂关节炎的活动性监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前者操作方便、费用较低,可作为临床筛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张英泽  阎小萍 《中国骨伤》2006,19(8):505-50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并造成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晚期可发生脊柱及外周关节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1]。所以我们必须强调重视AS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有效药物,减少致残。1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较系统的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表明,AS的5个阶段不同程度存在滑膜炎、骨髓黏液样变、浅表软骨破坏、肌腱端炎、关节内纤维赘、新骨形成和骨性强直等众…  相似文献   

9.
张英泽  阎小萍 《中国骨伤》2007,20(8):505-507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也可累及外周关节并造成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晚期可发生脊柱及外周关节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1]。所以我们必须强调重视AS骨质破坏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有效药物,减少致残。1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较系统的骶髂关节炎组织学研究表明,AS的5个阶段不同程度存在滑膜炎、骨髓黏液样变、浅表软骨破坏、肌腱端炎、关节内纤维赘、新骨形成和骨性强直等众多病理表现;其中滑膜炎和软骨下骨髓黏液样变较肌腱端炎更能合理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丹皮酚(paeonol, Pae)通过调节p38MAPK信号通路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小鼠模型跟腱组织及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S组、AS+阳性药组和AS+Pae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通过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AS模型,AS+阳性药组使用柳氮磺吡啶灌胃干预9 mg/(kg·d),AS+Pae组使用Pae灌胃干预3 mg/(kg·d)。比较各组血清TNF-α、骶髂关节滑膜微结构、腱组织骨化以及p38MAPK通路水平。[结果]干预后AS组的TNF-α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S+阳性药组和AS+Pae组的TNF-α显著低于AS组(P0.05)。AS组观察到炎性浸润、纤维样浸润以及部分软骨形成,AS组的骨化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S+阳性药组和AS+Pae组仅有炎性浸润和部分纤维样浸润,骨化评分显著低于AS组(P0.05)。AS组的p-MKK3/6/MKK3/6、p-p38/p3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S+阳性药组和AS+Pae组的p-MKK3/6/MKK3/6、p-p38/p38水平显著低于AS组(P0.05)。[结论] Pae抑制AS模型小鼠的滑膜细胞损伤、跟腱炎性反应和骨化,并抑制p38MAPK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放射性比值测定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法:20例AS患者,共39个骶髂关节,CT检查诊断为0、Ⅰ、Ⅱ、Ⅲ、Ⅳ期骶髂关节炎。先行全身骨显像、骶髂关节显像及放射性比值测定,1--3d后行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核素骶髂关节显像示放射性比值升高关节35个。20例患者均有全身其它关节或脊柱病变。活组织检查示骶髂关节炎关节38个,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软骨及软骨下骨板血管翳侵入、骨质破坏等病变。结论:核素骨显像及其放射性比值测定有利于AS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对其活动性监测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大鼠关节软骨Cx4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4只8周龄雄性ZDF大鼠作为Ⅱ型糖尿病组,以空腹血糖>7.8 mmol/L为成模标准。选用同龄雄性ZL大鼠30只为对照组。于模型建立成功后第8、12、16、20、24周分批处死大鼠,于双侧股骨内侧髁及胫骨平台内侧负重区切取骨软骨组织块,制备石蜡切片,于番红O染色下运用Mankin's评分评价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并运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软骨细胞中Cx43的表达情况。[结果]成模后8-24周,糖尿病组大鼠股骨内侧髁及胫骨平台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及软骨细胞内Cx43的表达均高于同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Ⅱ型糖尿病病程延长,糖尿病大鼠股骨内侧髁及胫骨平台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及软骨细胞内Cx43的表达均逐渐增加(P<0.05)。Ⅱ型糖尿病大鼠软骨Cx43表达水平与Mankin'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股骨内侧髁关节软骨(r=0.786,P<0.001);胫骨平台关节软骨(r=0.845,P<0.001)。[结论] Cx43在2型糖尿病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增加,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可加速糖尿病性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全球患病率为0.1%~0.4%,常见于青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为3∶1[2]。病变主要累及中轴关节,包括脊柱关节和骶髂关节。此外,AS还会影响外周关节和关节外组织,导致慢性腰背痛、僵硬,可伴有外周关节炎、肌腱附着点炎、急性葡萄膜炎及肠道炎症等[3]。AS的临床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晚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5):1404-1409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及自噬标志物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假手术组仅切开膝关节皮肤,模型组与治疗组应用Hulth法复制OA模型。治疗组自术后首天起腹腔注射帕瑞昔布[10 mg/(kg·d)],每周5次,连续12周。12周后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IL-1、IL-6、CTX-Ⅰ、CTX-Ⅱ、TRACP-5b;关节软骨行HE、番红O染色及Mankin评分;Micro-CT扫描软骨下骨;RT-QPCR技术检测Beclin-1 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IL-1、IL-6、CTX-Ⅰ、CTX-Ⅱ、TRACP-5b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IL-1、IL-6、CTX-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Mankin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量(Tb.N)显著降低(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量(Tb.N)降低(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增高(P0.05)。治疗组Beclin-1 mRNA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可改善OA大鼠关节软骨退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细胞自噬来完成。并能促进大鼠软骨下骨骨量丢失,可能给OA治疗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衰老信号分子HIRA、ASF1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切除双侧卵巢并切断右侧膝交叉韧带法复制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术后第4周开始灌服补肾活血中药,模型组、假手术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8、12、16周取材,采用骨关节炎软骨病理变化评价系统(OARSI)评价关节软骨的病变,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1RA、ASF1a表达水平.[结果]术后8、12、16周,模型组OARSI评分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OARSI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IRA、ASF1a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增强,补肾活血中药能下调HIRA、ASF1a的表达.[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通过下调HIRA、ASF1a表达保护关节软骨.  相似文献   

16.
降钙素对OA大鼠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降钙素(calcitonin,CT)对骨性关节炎(OA)模型大鼠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叉韧带切断(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ection,ACLT)法制备大鼠OA模型,30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 n=10)、手术组(ACLT+NS, n=10)和给药组(ACLT+CT, n=10).术后ACLT+CT组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10 IU·kg-1·d-1,连续12周;ACLT+NS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材,采用Mankin评分系统评分;用双能骨密度仪测量右侧股骨远端1/4骨密度和股骨内外侧髁软骨下骨的骨密度;右侧股骨髁脱钙后切片,行番红"O"染色和MMP-13免疫组化染色;右侧胫骨近端做硬组织切片,测量软骨下松质骨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1)Sham组和ACLT+CT组关节软骨Mankin评分结果显著低于ACLT+NS组.(2)ACLT+NS组软骨下骨骨密度、骨量(BV/TV,Tb.Th)均显著高于Sham组及ACLT+CT组.(3)ACLT+NS组关节软骨MMP-13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及ACLT+CT.[结论]降钙素10 IU·kg-1·d-1皮下注射12周能够抑制OA大鼠关节软骨的退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关节软骨中MMP-13的表达及抑制软骨下骨的增生硬化并改善其微观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钉棒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2019年6月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男13例、女22例,年龄17~73岁,平均(45.74±13.75)岁。其中结核性骶髂关节炎28例、化脓性骶髂关节炎7例。[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9.02±5.91)个月。至末次随访未见骶髂关节感染复发,无窦道形成,无钉棒系统松动、断裂。末次随访时VAS、JOA、Majeed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ESR、hs-CRP逐渐恢复正常,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显示骨性融合时间为术后6~9个月,术后12个月影像见34例患者骶髂关节骨性融合良好,1例融合欠佳。[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钉棒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感染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骨宝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8周龄SPF级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模型对照组24只,强骨宝组24只。强骨宝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通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并进行动物实验跑台训练以建立疲劳性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强骨宝组大鼠灌服强骨宝汤剂,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1,2,3,4周后,取大鼠血清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检测;取股骨下段行病理学观察;并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中i NOS蛋白表达。结果:1根据Mankin评分情况,给药第4周后,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软骨表现为中度损伤,强骨宝组大鼠关节软骨为轻度损伤。2给药第2周后,强骨宝组大鼠血清i NOS含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F=636.465,P0.05);给药第3周后,强骨宝组SOD含量较前升高,且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F=1708.818,P0.05);给药前3周,强骨宝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F=252.740,P0.05),模型对照组呈增长趋势。3强骨宝组可见i NOS蛋白表达减弱,同一给药时间点,强骨宝组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F=63.622,P0.05)。结论:强骨宝可抑制劳损性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软骨病变的发展,从而减轻大鼠膝关节病变所产生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在产后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产后骶髂关节痛的MRI的影像学表现。17例双侧骶髂关节T1WI、T2WI、STIR序列扫描。结果 17例均为单侧骶髂关节受累,15例关节旁骨髓T1WI低信号、T2WI、STIR高信号;10例T1WI滑膜部关节软骨内出现混杂信号;13例T1WI、T2WI骨板信号增高;10例关节囊及附着点、周围软组织STIR呈高信号。结论结合病史及MRI影像改变,MRI能对产后骶髂关节炎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7):1600-1604
[目的]探讨阿利吉仑干预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的保护作用和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切开关节囊,而模型组和治疗组按改良后Hulth法建立骨性关节炎模型,前两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而治疗组给予阿利吉仑。建模成功后,取大鼠血样测量IL-1、IL-6的含量;取膝关节行Masson染色、番红花染色;采用RT-qPCR检测各组软骨组织中Runx2、TNF-αmRNA,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软骨IL-1、IL-6、Runx2、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和IL-6浓度明显增加(P0.05),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Masson染色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软骨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肥大,而治疗组情况明显改善;番红花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组织切片中软骨细胞面积明显减少,而治疗组的染色面积明显减少。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Runx2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IL-1、IL-6、Runx2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5),而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阿利吉仑能够有效抑制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的破坏,显著降低膝骨关节炎大鼠血清和软骨中的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